中职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infob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素养是从业人员在就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由于当前中职学校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岗位需求存在差距,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有效开发项目课程、巧妙创设企业氛围、大力倡导尊重监测数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养;岗位需求;项目课程;企业氛围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了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精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职业规范要求渗透入课堂内容中,培养学生成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环境监测工作者。
  现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工矿企业、环保公司希望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操作技能。《全国环境监测系统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下列要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科学监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
  而我们面对的职业学校环境监测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自身所学的专业兴趣不浓,对今后的工作岗位职责要求模糊不清,急需利用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同时,职业学校的部分学生行为习惯不良,爱迟到,懒散,无法接受批评,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将无法适应工作要求。
  基于学生现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培养环境监测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尝试,以期让学生达到社会需求的标准。
  一、有效开发项目课程,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依托
  实践证明,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依托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依靠与岗位工作相符的技能培养。我们必须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进程作为设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以企业对现代职业人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学中若按照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授课,学生学习的各项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间缺乏直接关联,必须依赖后续大量的实训和实习才能让学生适应工作要求,职业素养的培养无法系统完成。因此,我们必须将当前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教材中的知识体系重新搭配组合,开发出与监测岗位任务相符的项目课程。当我们的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实践,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某个监测工作项目,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教学中可结合地方区域特色将环境监测技术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增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水质、大气、噪声等多个具体环境监测工作项目组织教学,并将每个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学习型工作任务来完成,有针对性地采取“以项目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以“某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项目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校园资料的实地调查,了解校园功能分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等)和空气污染源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学生依照布点原则在校园内设置空气监测的采样点,并参考现今空气质量评价的依据确定监测项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之后,利用空气采样机在各采样点采集空气样品、开展实验室分析测定工作。当学生得出实验结果后再根据环境评价的公式开展计算,进行综合评价。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的过程均由学生来实施,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思考,提出问题,并确定解决方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活动完成项目任务,达到训练其职业技能的目的,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2]。
  二、巧妙创设企业氛围,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供平台
  所谓企业氛围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企业环境相符合的物理环境和工作方式。它包括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如各种硬件设施、陈设、布置等;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交流形式。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文化和专业技术之间的重要关系,并自觉培养起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意识等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 [3]。
  首先,依照企业工作环境将实验实训场地进行相应布置。可将实训场地分为水质检测室、大气检测室和噪声检测室等。让学生在实训场地张贴环境监测系统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板;张贴相应仪器使用说明和各项工作规程、要求。极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接受职场熏陶。通过规范的实训现场,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企业氛围,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平台。
  其次,模仿企业人事管理模式让学生分担相应职务。在教学中将职业道德要求细化渗透到教学任务要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岗位需求设置监测工作科室,科室主任取代了原组长的职务,每个同学担当相应部门的职位角色,一个学习周期后轮换。当教师分派监测任务时,全体人员一起分析任务书、共同探讨工作方案。制订出质监测工作计划后,主任根据职务安排将采集水样、运输、实验室分析、数据分析等工作任务分配给各成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让学生熟悉每个工作职位的责任范围和职责要求的目的。当学生的学习场所变成了工作环境时,学习的方式变成企业工作模式时,我们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渗透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
  三、 大力倡导尊重数据,为培养核心职业素养提供保障
  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核心工作任务是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故环境监测系统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科学监测,诚实守信”,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科学严谨,数据准确,杜绝虚假。此规范也相应地成为中职环境监测专业学生重点培养的职业素养。
  而从每学期末开展的学生实验教学反馈中笔者发现:当学生被要求完成某监测项目的实验任务时,如果实验数据与他人不符或者没有得出实验结果,八成以上的学生会篡改实验数据,以期得到“完美”的实验结果。由此可见,学生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 [4]针对学生素养现状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需要教师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正确引导学生,以实现培养他们核心职业素养的目的。
  那么,教师在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教学中该怎样倡导学生尊重监测数据,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数据准确,杜绝虚假”的核心职业素养保障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其一、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监测数据,重点探讨原因,淡化学生对数据结果的不诚信追求。以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中的酸法测定高锰酸指数的实验项目为例,该实验的加热条件、滴定操作技巧等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学生在学习此项目的初始阶段,一般无法熟练操控加热条件以及滴定技能。因此,获取的实验数据准确度低,各个工作组的实验结果相对偏差大。此时,教师应该组织全体学生就每个工作组的监测数据开展探讨,客观分析数据背后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热时间是否从水浴沸腾时开始计算?水浴加热时水浴液面是否低于反应液的高度?滴定时是否达到60-80℃?滴定动作是否规范,有没有及时摇匀,有没有半滴操作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养成尊重数据的职业习惯,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职业态度。
  其二,合理设置对实验结果的要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实验室条件,设置学生能够达到的数据准确度的要求标准。例如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的实验中,实验的加热时间和条件控制,滴定操作等技能水平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学生初次测定样品浓度时,只需要求学生的实验结果与标准样数值误差在正负20%之内就可判定为合格。在学生掌握该分析方法的测定步骤,熟悉测定过程后,应适度提高要求,此时可将误差允许范围缩减到正负10%以内。通过以上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尊重原始数据,杜绝虚假。而误差范围的限定能让学生意识到数据准确的重要性,力求在实验中排除干扰、科学监测。
  总之,要想让中职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学生素养达到岗位需求的标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项目课程,创设企业氛围有效开展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基于环境监测的核心任务是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故要求从业人员科学监测,诚实守信。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学情、合理设置对实验结果的要求,引导学生尊重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核心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环境鉴测系统职业道德规范[J].中国环境监测,2002(06).
  [2]武凤翔.浅析在实训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1(20):143-145.
  [3]庄梅兰.浅析企业文化在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的渗透[J].教育前沿,2008(09):28-29.
  [4]鲍克燕.对学生涂改实验数据的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J].群文天地,2011(22):3-5.
其他文献
作为概念,科学和技术浓缩成科技,科技和教育又浓缩成科教,就如科教本身始终在进步,这正是人的智慧。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最不能小觑的就是人的智慧,而智慧开启要靠教育,智慧体现在科
中国图书首次批量进入英国主流销售渠道   从4月9日开始,在伦敦WH Smith旗下的希思罗机场和市区的数家连锁书店,开始出现中国图书展销专架,并在店内橱窗及书架上张贴主宾国招贴画,在店门口放置灯箱广告,由此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题图书推广月”活动拉开帷幕。据了解,这是中国图书首次成规模地进入英国主流销售渠道,因而引起当地媒体的注意和公众的兴趣,英国有多家媒体报道了此次销售活动。  本次展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