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乡村旅游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效应,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特征、负面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应对乡村旅游负面效应的策略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综合接待能力,鼓励扣支持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加强监管力度。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观 负面效应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
乡村旅游在拓展旅游空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致富及促进城乡交流、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至今,在我国迅速升温。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透露出负面效应,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类型
乡村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变传统农业为休闲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变农业区域为农业区域兼旅游区域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分析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兴办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
乡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依托,凭借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游客休闲观光旅游,从而促进农业新功能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对比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相对落后。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空间还很大。由于受到政策、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乡村旅游在开发观念、资源利用、旅游活动开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
(一)造成乡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会产生各类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在乡村景点的开发、道路的修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中,会导致对当地背景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盲目开发、超载使用旅游资源,会使乡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二)对乡村人文旅游资源的破坏
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盲目开发建设,致使一些珍贵的古民居、古街道等被拆除、毁坏,加上游人对文物古迹的践踏、触摸、乱刻乱划,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乡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严重。
(三)对乡村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
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超过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必然会扰乱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尤其在旅游旺季,过多的旅游者还会导致当地物价的上涨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使乡村居民非但没有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有平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被破坏。
(四)过分依赖旅游业,导致乡村农业生产受损
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扶贫效应”,但目前许多地方对其经济作用过分夸大,乡村旅游过热,盲目发展,甚至完全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唯一支柱。过分依赖旅游业,会使当地农业及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三、应对我国乡村旅游负面效应的策略
(一)加强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综合接待能力
乡村旅游负面效应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乡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忽略了对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致使接待能力低下而造成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投资力度,加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
(二)鼓励和支持社区全面参与旅游活动
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使乡村更加和谐;乡村居民在获得旅游发展利益的同时,还会逐步改变对游客的不满情绪及冷漠的态度。在与游客的接触中,乡村居民会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乡土文化的珍贵,从而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其文化独特性的保护,从而避免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同化。因此,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乡村居民对旅游活动的参与,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旅游服务、旅游政策规划的制定、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工作中。
(三)正面引导,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要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教育,增强当地居民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提高他们对不良现象诱惑的抵抗力。其次要健全管理体制,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加强对旅游活动所带来的不良现象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严厉打击一些违法犯罪活动。
(四)多渠道合作培养乡村旅游人才
乡村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要与农业、劳动、民政等部门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合作,与农民工转移培训结合,依托现有的人才培训中心,结合农村远程教育和文化站点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通过提高当地干部和业主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促销等专业知识,培养一支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撑的实用人才队伍。
(五)提高意识落实保障,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
所谓可持续性旅游,指经济上可行,但不会破坏未来旅游赖以开展的资源和接待地区的社会结构。在积极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一方面要提高村民和旅游经营业主的可持续性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有效的旅游管理、建设必要的物质设施来充分保障乡村生态环境资源。同时注重乡村独特文化资源保护,避免外来文化和都市文化带来的负面冲突和冲击,积极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传统。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观 负面效应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
乡村旅游在拓展旅游空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致富及促进城乡交流、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至今,在我国迅速升温。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透露出负面效应,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类型
乡村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变传统农业为休闲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变农业区域为农业区域兼旅游区域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分析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兴办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
乡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依托,凭借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游客休闲观光旅游,从而促进农业新功能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对比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相对落后。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空间还很大。由于受到政策、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乡村旅游在开发观念、资源利用、旅游活动开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
(一)造成乡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会产生各类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在乡村景点的开发、道路的修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中,会导致对当地背景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盲目开发、超载使用旅游资源,会使乡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二)对乡村人文旅游资源的破坏
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盲目开发建设,致使一些珍贵的古民居、古街道等被拆除、毁坏,加上游人对文物古迹的践踏、触摸、乱刻乱划,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乡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严重。
(三)对乡村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
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超过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必然会扰乱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尤其在旅游旺季,过多的旅游者还会导致当地物价的上涨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使乡村居民非但没有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有平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被破坏。
(四)过分依赖旅游业,导致乡村农业生产受损
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扶贫效应”,但目前许多地方对其经济作用过分夸大,乡村旅游过热,盲目发展,甚至完全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唯一支柱。过分依赖旅游业,会使当地农业及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三、应对我国乡村旅游负面效应的策略
(一)加强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综合接待能力
乡村旅游负面效应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乡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忽略了对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致使接待能力低下而造成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投资力度,加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
(二)鼓励和支持社区全面参与旅游活动
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使乡村更加和谐;乡村居民在获得旅游发展利益的同时,还会逐步改变对游客的不满情绪及冷漠的态度。在与游客的接触中,乡村居民会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乡土文化的珍贵,从而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其文化独特性的保护,从而避免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同化。因此,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乡村居民对旅游活动的参与,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旅游服务、旅游政策规划的制定、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工作中。
(三)正面引导,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要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教育,增强当地居民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提高他们对不良现象诱惑的抵抗力。其次要健全管理体制,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加强对旅游活动所带来的不良现象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严厉打击一些违法犯罪活动。
(四)多渠道合作培养乡村旅游人才
乡村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要与农业、劳动、民政等部门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合作,与农民工转移培训结合,依托现有的人才培训中心,结合农村远程教育和文化站点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通过提高当地干部和业主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促销等专业知识,培养一支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撑的实用人才队伍。
(五)提高意识落实保障,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
所谓可持续性旅游,指经济上可行,但不会破坏未来旅游赖以开展的资源和接待地区的社会结构。在积极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一方面要提高村民和旅游经营业主的可持续性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有效的旅游管理、建设必要的物质设施来充分保障乡村生态环境资源。同时注重乡村独特文化资源保护,避免外来文化和都市文化带来的负面冲突和冲击,积极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