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该院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所上报数据,对该院2016年度上报的307例ADR报告的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药物类别、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64岁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引起ADR的药物首位为抗微生物药;静脉途径给药为引起ADR最主要的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过敏反应。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需注意患者的个体化给药,减少非必需的联合用药,提高ADR的监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