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e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重视人权、尊重人权的全新社会。洞察目前存在的一些媒体报道,很多关于校园霸凌的案件,小小年纪的孩子就忽视人权、侮辱同龄人,教师师德丧失的新闻也不在少数,一些孩子由于学习成绩问题得到教师的轻视与伤害,教育部表示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不容小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笔者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当前社会小学管理模式的弊端。目前国内的小学管理模式并没有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无论是学校领导班子、教师队伍、还是学校工作人员都存在忽视人权,忽视全面教育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观点,以期对小学教管理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教育模式 模式探索
  目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已经下发至各个中小学校,但是不得不说,各大中小学校并没有对严格制定教育管理模式,就算制定了也没有严格实施。追根到底还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应试教育”造成的。笔者今天从国家规定、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以及小学生的心理探索怎样是正确的“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模式。
  一、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
  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管理极端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发展兼顾不全面等问题。小学的教育不能同各大公司一般进行严格的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小学面对心智不成熟的儿童来说更多的应该是温馨与快乐,但是目前很多小学校为了打出名声,多招生加大收入,剥夺孩子的游戏时间,教育为目的的学校最终如同公司一般运营。
  1.管理极端化
  严格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向极端化发展,那么就是对小学生以及教师的不人性。比如:规定教师的任务量(超过负荷)、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度规范儿童行为习惯,诸如此类在全国的各大小学内每天都在发生着。“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应该以人为主体,而不是招生量、成绩是否优异、教师完成任务的速度等。本末倒置是小学校管理存在的弊端,无法真正由心地改变管理模式。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由学校的基本管理模式决定的,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会通过分析教师的状态、心理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则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定,一味以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只会是单一的,枯燥的,通过不断的讲解与课后作业来增加学生的成绩。这不仅让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重,也会让教师失去教学的乐趣与主观性。学校应该应激励、鼓励的方式管理教师队伍,让他们真正的投入到教学当中,而不是以目标为硬性要求。
  3.学生发展兼顾不全面
  根据上文的传统管理模式描述,绝大多数学校针对于成绩,剥夺学生的德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对比外国的小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很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一定所有的孩子学习都好,他们有不同的爱好、兴趣,小学是为了孩子能有正确的认知、符合年龄的智力水平发展。小学管理模式应当全面兼顾小学生的发展,以此为教学目标,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二、就业环境对小学管理模式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中国从科考制度就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以成绩为目标的思想存在各大小学、教师、家长甚至孩子的头脑里,国家的高考规定也是此思想的映射。虽然考试升学是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的事,但是中国更加严重,成绩就是未来,美好的未来需要你搞好成绩来实现。目前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高学历对应高薪工作,有特长的人很难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国家严峻的就业环境、国家的教育发展使得应试教育地位持续不下,“以人为本”变成口号。很多人觉得就业与小学生没有关系,但是什么都要从孩子抓起,学习就更不例外了,从小学习优异对以后的高考是有很大联系的,高考与就业的关系也很清楚,因此就业环境影响小学的教育模式。
  三、从小学生的心理探索小学管理模式的正确方向
  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其目的是让小学生减轻负担,减少国家的压力值,引导学生从小全面发展。因此正确的方向应该在充足的了解小学生心理后才能确定。
  目前国内的小学生压力不比成年人大,在校有无数的知识等着学习,放学有成本的作业等待完成,休息的周六周日也要去补习各种特长或者课本知识,完全没有喘息的机会。因为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存在攀比心理,学校方更可以说是完全从利益出发,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就会提升招生率。
  1.支持學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人才是我国一直提倡的教育观点,孩子喜欢什么不要太过去组织,因为这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未来的成长以及生活是没有过多好处的。很多学校以成绩取人,成绩好的学生是优等生坐在前排,成绩不好的学生是差生坐在后排,刚开始这种方式是为了奖励与惩罚并用,可以激励孩子们的学习,但是久而久之就完全变质,这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损害。有的孩自擅长运动,学习不好,教师就会进行批评;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成绩跟不上还是会有批评,这是在遏制人的天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双向教育,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现在的整个小学教育模式则是以教师为主。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剥夺休息时间造成厌烦心理
  一个人的忍受力是有限度的,更何况是小学生,有的学校认为体育课不重要,于是就间接取消体育课,进行数学英语等等科目。过度的灌输知识,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相反地,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为此而厌烦上课,厌烦学习。适当的休息与娱乐是维持人有充足精神的根本,完全压制性的教育是不尊重人权,忽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变现。从学生的心理分析整个小学教育的模式得出:教师应当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强行灌输;面对有特长有爱好的学生,更要鼓励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相关规定等。
  本文主要说明传统小学教育模式中的弊端,通过分析调查得出其看中利益,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上有不尊重人权的表现。正确的“因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提升教学成果,提供进修机会强大教师能力;而最终这些都要落实在小学教育的核心处课堂,打造双向的教学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变现。
  参考文献
  [1]王金全.当代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探析_基于人本主义的视野[J].教育时空,2014(09).
  [2]卜志广.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2016(04).
  [3]任可斌.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2014(0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教师素质的几个问题,影响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这一实际情况,论述了当前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措施和应当注意的问题,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师素质提高 注重管理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的改革,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要培养合格的中高级的技
【摘 要】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新生入馆教育工作需要不断革新。文章闡述了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新导向:包括新的教育宗旨、技术手段和侧重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新生入馆教育  一、入馆教育的意义  新生入馆教育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第一环节,也是图书馆读者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接受教育的大学生和实施教育的图书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