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积极采用最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随着微课资源的不断丰富,在小学信息技术用应用微课教学也展现出更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作用,然后分析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微课短小精悍,内容简洁丰富,适用场景众多,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及课下自学中,成为原有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补充内容。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来看,微课本身契合信息技术发展理念,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促进作用。
一、微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一)明确学生学习任务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小学生在普通教学课堂上易失去听课耐心,易对教学内容产生厌烦情绪,同时,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不够到位,这导致学生效率低,不能在一定学时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微课可改变学生学习现状,视频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运用视频进行教学还可充分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并能提升教学效果。
(二)增加师生交流
教学中不仅仅有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更需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在微课教学中增加一些交流活动,有意识带动学生思考,要为学生解答疑惑,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提问题,带动学生动脑思考,促使学生用独特视角看问题。教师应在微课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这不仅仅能开发学生脑力、激发学生潜力,更能弥补微课教学中的不足,使微课教学更加完整。
(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微课支持下,教师可以细化知识,把一个复杂知识分解成多个小知识点,分别制作成微课。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自主选择要学习的微课内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同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微课设计质量
微课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微课的设计,在对微课设计时,为确保微课质量得到有效
的提升,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其设计思路进行明确。为了达到微课教学的目的,首先就需要结合实际针对性的确定微课的类型,常见的有演示类、导入类和启发类,例如,在教学表格的相关知识时,在导入环节应用导入类的导入视频,而达到激趣的目的。而在教学表格插入、删除行列、单元格合并与拆分等知识时,主要是采演示类的视频进行导入,学生不仅能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而且还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其次是在设计原则上,主要是具有贴近性、碎片性、针对性、整体性和互动性等基本原则。再次是在开发流程上,主要是按照“开始→素材准备→视频录制→视频编辑→检测视频(修改)完成”的流程加强微课资源的开发。这样在教学中就能确保微课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结合实际需求强化教学方案的设计
微课设计中,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案,并将微课与教学方案进行有机结合。通常来看,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分析学习内容,并分析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目标。比如在教学有关画表格的内容时,其学习内容主要是演示操作知识,比如表格插入、删除、调整行高列宽、合并拆分单元格等。而就学生来看,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制作精美Word表格来吸引学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学习动力的激发。但是教学目标则是掌握如何制表、如何操作表格,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对表格行列操作和单元格的合并拆分等操作均要掌握,并借助微课开展自主综合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思考与决绝能力的提升。最后学生在设计制作表格之后,能感受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实用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其教学重点是表格制作、插入行列和删除行列、拆分单元格和调整行列高宽等。
(三)应用微课的高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微课的高效性是大家公认的,因为教师已经在小视频中展示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不用跟学生再三强调了,学生可以根据小视频中的内容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不注重课堂的高效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课堂效率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应用微课的高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从小视频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改进,自己发现自己学习中的弱点所在,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比如:《信息与信息技术》这课内容的重点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及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是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教师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小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视频中的展示可以看到自己操作中的不足,通过教材内容进行完善,也可以请教师帮忙完善,还可以通过查询网络进行完善,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的高效性可以在微课中得到体现,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四)微课融入课后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边学一边丢”的情况十分常见,往往是学习了新内容就忘记了旧知识,因此课后复习尤为重要。课后复习时,学生经常因为记忆不深刻,导致其不知道该如何复习,自然达不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把微课融入课后复习,教师利用微课把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3~5min的短小视频,让学生课后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学习微课。遇到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即使没有教师从旁指导,学生也可以独立自主地用微课复习过往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阶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新课改模式下,加强微课的应用,能更好地促进增效目的的实现。教会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找到更多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法,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伍金艳.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8):172-173.
[2] 徐燕斐,张力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7):173+184.
作者简介:蒋小峰(1974-),男(汉族),湖南衡阳市,工作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教育局,本科,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微课短小精悍,内容简洁丰富,适用场景众多,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及课下自学中,成为原有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补充内容。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来看,微课本身契合信息技术发展理念,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促进作用。
一、微課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一)明确学生学习任务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小学生在普通教学课堂上易失去听课耐心,易对教学内容产生厌烦情绪,同时,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不够到位,这导致学生效率低,不能在一定学时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微课可改变学生学习现状,视频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运用视频进行教学还可充分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并能提升教学效果。
(二)增加师生交流
教学中不仅仅有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更需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在微课教学中增加一些交流活动,有意识带动学生思考,要为学生解答疑惑,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提问题,带动学生动脑思考,促使学生用独特视角看问题。教师应在微课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这不仅仅能开发学生脑力、激发学生潜力,更能弥补微课教学中的不足,使微课教学更加完整。
(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微课支持下,教师可以细化知识,把一个复杂知识分解成多个小知识点,分别制作成微课。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自主选择要学习的微课内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同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微课设计质量
微课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微课的设计,在对微课设计时,为确保微课质量得到有效
的提升,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其设计思路进行明确。为了达到微课教学的目的,首先就需要结合实际针对性的确定微课的类型,常见的有演示类、导入类和启发类,例如,在教学表格的相关知识时,在导入环节应用导入类的导入视频,而达到激趣的目的。而在教学表格插入、删除行列、单元格合并与拆分等知识时,主要是采演示类的视频进行导入,学生不仅能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而且还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其次是在设计原则上,主要是具有贴近性、碎片性、针对性、整体性和互动性等基本原则。再次是在开发流程上,主要是按照“开始→素材准备→视频录制→视频编辑→检测视频(修改)完成”的流程加强微课资源的开发。这样在教学中就能确保微课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结合实际需求强化教学方案的设计
微课设计中,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案,并将微课与教学方案进行有机结合。通常来看,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来分析学习内容,并分析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目标。比如在教学有关画表格的内容时,其学习内容主要是演示操作知识,比如表格插入、删除、调整行高列宽、合并拆分单元格等。而就学生来看,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制作精美Word表格来吸引学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学习动力的激发。但是教学目标则是掌握如何制表、如何操作表格,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对表格行列操作和单元格的合并拆分等操作均要掌握,并借助微课开展自主综合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思考与决绝能力的提升。最后学生在设计制作表格之后,能感受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实用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其教学重点是表格制作、插入行列和删除行列、拆分单元格和调整行列高宽等。
(三)应用微课的高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微课的高效性是大家公认的,因为教师已经在小视频中展示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不用跟学生再三强调了,学生可以根据小视频中的内容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不注重课堂的高效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课堂效率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应用微课的高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从小视频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改进,自己发现自己学习中的弱点所在,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比如:《信息与信息技术》这课内容的重点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及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是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教师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小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视频中的展示可以看到自己操作中的不足,通过教材内容进行完善,也可以请教师帮忙完善,还可以通过查询网络进行完善,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的高效性可以在微课中得到体现,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四)微课融入课后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边学一边丢”的情况十分常见,往往是学习了新内容就忘记了旧知识,因此课后复习尤为重要。课后复习时,学生经常因为记忆不深刻,导致其不知道该如何复习,自然达不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把微课融入课后复习,教师利用微课把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3~5min的短小视频,让学生课后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学习微课。遇到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即使没有教师从旁指导,学生也可以独立自主地用微课复习过往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阶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新课改模式下,加强微课的应用,能更好地促进增效目的的实现。教会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找到更多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法,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伍金艳.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8):172-173.
[2] 徐燕斐,张力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7):173+184.
作者简介:蒋小峰(1974-),男(汉族),湖南衡阳市,工作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教育局,本科,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