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宿州经济开发区是2001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目前管辖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约3万人。
宿州市背倚中原,连东贯西,交通便捷,是淮海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2010年,宿州市将“两区两园”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经济开发区和煤炭循环经济园的建设,提高工业总量,增强工业实力;通过新型乡村工业园的建设,大力推进就业和民生工作;通过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寻求“三农”工作新突破。
2010年6月28日,宿州市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宿州经济开发区内举行,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并按触摸球启动开工仪式。省委常委、秘书长詹夏来,省委副秘书长、皖北办主任丁海中,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任泽峰,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及宿州市领导李宏呜、吴旭军、姜元、刘晓云、陈卫东、张冬云、张旭、罗宏出席仪式。市委书记李宏鸣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旭军主持仪式。
飞速发展助力宿州崛起
2010年,宿州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挖潜增效、培育支柱、完善功能、优化环境”的总体要求,以“项目建设大突破,园区形象大提升”为重点,开展“开发区大建设年”活动,着力打造产业链、资金链、物流链“三大链条”,建设高载能(不锈钢)、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五大特色产业园”,努力构筑“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现代物流园区和商住新城区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宿州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4亿元,建成道路30条,总长43.6千米;建成污水管网25千米;完成绿化面积55万多平方米,220千伏沱河变电所及110千伏金海变电所投入使用,规划区内基本实现“七逍一平”。7个住宅区、书刊文化大市场、花鸟市场和二中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宿州经济开发区累计签约项目161个,协议引资160亿元。已建成投产企业82家,其中工业企业59家。在建项目41个,其中工业项目3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8.76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3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初步形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加工、化工、商贸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
经济运行态势良好。2009年,宿州经济开发区共签约项目28个,协议引资405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建成投产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55.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7亿元,同比增长54.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96亿元,同比增长7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8亿元,同比增长58.7%。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5%。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宿州经济开发区妥善处理民生热线和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区内群众充分享受开发区发展成果,先后安置1060多名失业农民就业,为3784人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为12661人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1268人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有力确保了开发区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四项堤速力保全年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宿州经济开发区将着力加快推进在手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一批重大在建项目早日完工投产,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在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上实现提速。进一步做好人区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全面提升入区项目质量。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对项目前期工作提前介入,超前服务,主动加强与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深入细致做好项目可研论证、登记注册、证照办理、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能够得到整体推进。
在开工项目建设进度上实现据速。对在建项目,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全程负责制,细化项目建设时序进度,完善项目服务保障体系,加大督查调度力度,找准工作节点,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施工组织、资金供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争取元邦金属制造、雨润生猪屠宰、安徽戈尔管业、永通电缆等重点项目尽快完工投产。
在投产项目达产达效上实现据速。深入开展“投产企业挖潜增效”专项行动,对已部分建成投产的企业进行逐户分析,在优惠政策兑现、融资、企业用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创造条件,促进现有华电生物质能发电二期、中元化肥二期等项目尽快投入建设,实现达产增效。
在提升项目服务水平上实现提速。整合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职能,推行项目审批全程代理制度,打造客商办事顺利的政务环境。充分发挥开发区担保公司作用,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帮助项目单位贷款融资。及时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协调解决企业水、电、气、通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切实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六大措施助推和谐发展
在招商引资上提质增量。一是优化招商方式。加大对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特点、企业经营方向等问题的研究,抓好专业招商、产业招商、领导招商、以商引商和特色园区招商等招商方式。二是明确招商重点。注重引进对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型、科技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项目、大企业,努力在引进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上有新突破。三是健全招商网络。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大企业、大商会及行业协会的沟通交流力度,紧盯重点地区、重点客商、重点企业。不断加强与市产招商中心和专业招商分局的对接联系,搞好招商项目前期各项衔接服务工作。不断强化央企对接,进一步加强与马安鞍山经济开发区的共建合作。
在项目建设上握递增效。一是对投产项目抓达产增效。对华电生物质能发电一期、电光冶金高碳铬铁一期等部分建成投产企业,在政策扶持、融资、用工、技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促使企业尽快达产达效。特别是对规模以上企业进一步加强跟踪调度,提高产出效益。二是对正在建设的项目抓建设进度。进一步找准节点,明确责任,倒排工期,全力确保百丽鞋业、雨润食品、戈尔管业、永通电缆等重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三是对签约项目抓落地开工。对冠军瓷砖生产项目、杭州腾龙燃料镍铁合金冶炼项目、电光冶金第二、三、四条高碳铬铁生产线等项目,加强沟通联络,进一步明确开工前期准备、建设进度安排等各个环节任务,强化跟踪落实,促使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四是对意向项目紧盯不放。安排专人加强沟通联系,促使意向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在园区面貌上焕然一新。一是加快推进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道路配套设施提升。开工建设拂晓南路南段、人民南路南段、西昌南路、外环二路、金泰三路、金泰五路、金江三路西段等7条道路;改造提升金海大道、金河路和外环路高架桥至淮海路段3条道 路,建成开发区的景观大道。全面完成外环路、金海二路等11条道路和部分节点花园的绿化工作。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环境整治。要求企业清除院内的建筑垃圾、杂草和农作物,院内进行绿化;高标准建设企业围墙和门楼。四是大力推进园区配套功能提升。高标准建设3所公厕和1个垃圾中转站,重点建设二级甲等医院、第二水厂、农贸市场和商务酒店;积极推进小学、金融网点、公交车站、综合商业广场、大型超市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老城区与新城区实现畅通对接。五是大力推进综合开发。加快职工安置房建设,规划100亩土地建设10万平方米职工安置房。今年计划分别在铁路以东、铁路以西建设2个职工安置房小区,共2万平方米。约400户;加快村庄拆迁整治,启动沿外环路8个自然村的拆迁工作,今年完成七里、河拐、江家、花王家、王古堆5个村庄拆迁工作。加快沱河、龙河两个安置小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成500户失地农民安置;实行“退二进三”办法,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周边地区综合开发。
在西南片区建设上大见成效。一是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拂晓南路南段、人民南路南段、西昌南路和外环二路,尽快形成“三纵两横”路网格局;二是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尽快完成邵王村拆迁工作;三是3月底开工建设时代商贸城和五金钢材大市场;全年计划开工建设35个市场项目;四是出台西南片区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说明手册,尽快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在资本运作上加大力度。一是加大争取中央新增投资的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围债资金、国家以工代赈资金、国家预算内专项补助等国家资金以及省专项补助资金。二是加强政银企合作。抓住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争取显著扩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争取商业银行加大对开发区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三是开展多渠道筹融资工作。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公益项目。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各种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参股等不同方式参与社会事业项目及其它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建设。
在优化环境上更进一步。一是营造大建设的浓厚氛围。继续弘扬“苦干、实干、快千”的工作精神,坚持领导干部埋头干,以实际行动引领大家勇于担当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的重任,努力形成热火朝天的工作局面。二是提高大建设的服务效能。实行项目帮办制度,进一步细化内部分工,强化项目联系人制度,做到分工明确、人员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大建设的工作成效。健全完善分类、动态、序时考核体系,强化工作倒逼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确保大建设的和谐稳定。优先处理好征地补偿、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就业安置等工作,妥善处理民生热线和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开发区和谐发展。
2010年,宿州经济开发区经济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亿元以上,同比增长57%以上;宴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力争5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0%以上;完成网定资产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45%以上。其它工业同定资产投资2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6%以上;实现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3%以上。
宿州市是创业者的“新大陆”、承接转移的“新高地”:宿州经济开发区是创业者的“新天地”。欢迎投资兴业,共赢美好未来!
宿州市背倚中原,连东贯西,交通便捷,是淮海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2010年,宿州市将“两区两园”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经济开发区和煤炭循环经济园的建设,提高工业总量,增强工业实力;通过新型乡村工业园的建设,大力推进就业和民生工作;通过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寻求“三农”工作新突破。
2010年6月28日,宿州市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宿州经济开发区内举行,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并按触摸球启动开工仪式。省委常委、秘书长詹夏来,省委副秘书长、皖北办主任丁海中,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任泽峰,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及宿州市领导李宏呜、吴旭军、姜元、刘晓云、陈卫东、张冬云、张旭、罗宏出席仪式。市委书记李宏鸣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旭军主持仪式。
飞速发展助力宿州崛起
2010年,宿州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挖潜增效、培育支柱、完善功能、优化环境”的总体要求,以“项目建设大突破,园区形象大提升”为重点,开展“开发区大建设年”活动,着力打造产业链、资金链、物流链“三大链条”,建设高载能(不锈钢)、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五大特色产业园”,努力构筑“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现代物流园区和商住新城区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宿州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4亿元,建成道路30条,总长43.6千米;建成污水管网25千米;完成绿化面积55万多平方米,220千伏沱河变电所及110千伏金海变电所投入使用,规划区内基本实现“七逍一平”。7个住宅区、书刊文化大市场、花鸟市场和二中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宿州经济开发区累计签约项目161个,协议引资160亿元。已建成投产企业82家,其中工业企业59家。在建项目41个,其中工业项目3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8.76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3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初步形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加工、化工、商贸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
经济运行态势良好。2009年,宿州经济开发区共签约项目28个,协议引资405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建成投产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55.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7亿元,同比增长54.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96亿元,同比增长7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8亿元,同比增长58.7%。完成财政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5%。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宿州经济开发区妥善处理民生热线和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区内群众充分享受开发区发展成果,先后安置1060多名失业农民就业,为3784人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为12661人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1268人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有力确保了开发区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四项堤速力保全年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宿州经济开发区将着力加快推进在手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一批重大在建项目早日完工投产,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在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上实现提速。进一步做好人区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全面提升入区项目质量。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对项目前期工作提前介入,超前服务,主动加强与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深入细致做好项目可研论证、登记注册、证照办理、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能够得到整体推进。
在开工项目建设进度上实现据速。对在建项目,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全程负责制,细化项目建设时序进度,完善项目服务保障体系,加大督查调度力度,找准工作节点,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施工组织、资金供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争取元邦金属制造、雨润生猪屠宰、安徽戈尔管业、永通电缆等重点项目尽快完工投产。
在投产项目达产达效上实现据速。深入开展“投产企业挖潜增效”专项行动,对已部分建成投产的企业进行逐户分析,在优惠政策兑现、融资、企业用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创造条件,促进现有华电生物质能发电二期、中元化肥二期等项目尽快投入建设,实现达产增效。
在提升项目服务水平上实现提速。整合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职能,推行项目审批全程代理制度,打造客商办事顺利的政务环境。充分发挥开发区担保公司作用,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帮助项目单位贷款融资。及时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协调解决企业水、电、气、通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切实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六大措施助推和谐发展
在招商引资上提质增量。一是优化招商方式。加大对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特点、企业经营方向等问题的研究,抓好专业招商、产业招商、领导招商、以商引商和特色园区招商等招商方式。二是明确招商重点。注重引进对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型、科技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项目、大企业,努力在引进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上有新突破。三是健全招商网络。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大企业、大商会及行业协会的沟通交流力度,紧盯重点地区、重点客商、重点企业。不断加强与市产招商中心和专业招商分局的对接联系,搞好招商项目前期各项衔接服务工作。不断强化央企对接,进一步加强与马安鞍山经济开发区的共建合作。
在项目建设上握递增效。一是对投产项目抓达产增效。对华电生物质能发电一期、电光冶金高碳铬铁一期等部分建成投产企业,在政策扶持、融资、用工、技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促使企业尽快达产达效。特别是对规模以上企业进一步加强跟踪调度,提高产出效益。二是对正在建设的项目抓建设进度。进一步找准节点,明确责任,倒排工期,全力确保百丽鞋业、雨润食品、戈尔管业、永通电缆等重大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三是对签约项目抓落地开工。对冠军瓷砖生产项目、杭州腾龙燃料镍铁合金冶炼项目、电光冶金第二、三、四条高碳铬铁生产线等项目,加强沟通联络,进一步明确开工前期准备、建设进度安排等各个环节任务,强化跟踪落实,促使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四是对意向项目紧盯不放。安排专人加强沟通联系,促使意向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在园区面貌上焕然一新。一是加快推进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道路配套设施提升。开工建设拂晓南路南段、人民南路南段、西昌南路、外环二路、金泰三路、金泰五路、金江三路西段等7条道路;改造提升金海大道、金河路和外环路高架桥至淮海路段3条道 路,建成开发区的景观大道。全面完成外环路、金海二路等11条道路和部分节点花园的绿化工作。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环境整治。要求企业清除院内的建筑垃圾、杂草和农作物,院内进行绿化;高标准建设企业围墙和门楼。四是大力推进园区配套功能提升。高标准建设3所公厕和1个垃圾中转站,重点建设二级甲等医院、第二水厂、农贸市场和商务酒店;积极推进小学、金融网点、公交车站、综合商业广场、大型超市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老城区与新城区实现畅通对接。五是大力推进综合开发。加快职工安置房建设,规划100亩土地建设10万平方米职工安置房。今年计划分别在铁路以东、铁路以西建设2个职工安置房小区,共2万平方米。约400户;加快村庄拆迁整治,启动沿外环路8个自然村的拆迁工作,今年完成七里、河拐、江家、花王家、王古堆5个村庄拆迁工作。加快沱河、龙河两个安置小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成500户失地农民安置;实行“退二进三”办法,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周边地区综合开发。
在西南片区建设上大见成效。一是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拂晓南路南段、人民南路南段、西昌南路和外环二路,尽快形成“三纵两横”路网格局;二是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尽快完成邵王村拆迁工作;三是3月底开工建设时代商贸城和五金钢材大市场;全年计划开工建设35个市场项目;四是出台西南片区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说明手册,尽快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在资本运作上加大力度。一是加大争取中央新增投资的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围债资金、国家以工代赈资金、国家预算内专项补助等国家资金以及省专项补助资金。二是加强政银企合作。抓住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争取显著扩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争取商业银行加大对开发区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三是开展多渠道筹融资工作。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公益项目。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各种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参股等不同方式参与社会事业项目及其它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建设。
在优化环境上更进一步。一是营造大建设的浓厚氛围。继续弘扬“苦干、实干、快千”的工作精神,坚持领导干部埋头干,以实际行动引领大家勇于担当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的重任,努力形成热火朝天的工作局面。二是提高大建设的服务效能。实行项目帮办制度,进一步细化内部分工,强化项目联系人制度,做到分工明确、人员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大建设的工作成效。健全完善分类、动态、序时考核体系,强化工作倒逼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确保大建设的和谐稳定。优先处理好征地补偿、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就业安置等工作,妥善处理民生热线和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开发区和谐发展。
2010年,宿州经济开发区经济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亿元以上,同比增长57%以上;宴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力争5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0%以上;完成网定资产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45%以上。其它工业同定资产投资2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6%以上;实现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3%以上。
宿州市是创业者的“新大陆”、承接转移的“新高地”:宿州经济开发区是创业者的“新天地”。欢迎投资兴业,共赢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