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政治理论诨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诨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教学的模式很多,阅读型实践教学是其中之一且是其它实践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就阅读型实践教学的涵义、功能和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阅读 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教学形式;是高校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计民生,了解世界,向人民群众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最好平台;是广大学生加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增强他们运用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现实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更有效地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就必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因此,实践教学在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结合课程的实际,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形式各异,功能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案例型课堂教学实践、基地型课外社会实践、网上虚拟型实践、研究型实践、阅读型实践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发挥了不同的教育功能,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互补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阅读型实践教学。
1 阅读型实践教学的涵义。阅读型实践教学中的“阅读”并不是通常所指的或出于兴趣爱好、或为拓宽知识面、或为消磨时间等而进行的阅读,而是特指作为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与相关课程对应的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阅读。通过此类阅读,引导学生读书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理解与思考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等。
大家都知道,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非常重视实践,同样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实践在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具有一定阅读、理解乃至掌握相关材料的经历是必须的,政治理论课“三进入”的最终目的,是“扎实进头脑”,实现理论上的认同或内化,而要达到这一效果,一定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它甚至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理论把握程度和理论水平高低。理论的把握首先要在理论的范围内初步解决,对前人思想材料、理论成果的掌握应该是实践的第一步,具体到政治理论课而言,则需要阅读相关原著、经典文献等。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要树立“阅读也是一种实践,而且是最基本的实践”的理念。
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实践教学而言,阅读实践更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这并不是否认带学生到革命遗址参观、到改革前沿考察、深入基层调研等其它实践形式的教学效果,承认这类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对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或理论认可究竟有多大帮助则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为了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其前提也应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或理性认识。政治理论课学习有其特殊性。间接经验的获取并不能为简单的社会实践所替代,只有通过阅读实践,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有针对性而不是无目的的占有前人的理论成果,来思考现实问题,才会有理论学习向社会学习的转化,也才会通过社会实践获取感性认识,再经过思维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
2 阅读型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政治理论课上尝试了阅读型实践教学,配合课堂教学需要,指定学生阅读相关经典名著及重要文献,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并将阅读与课堂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2.1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知识的权威占有者、传递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被边缘化。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精神。阅读型实践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把教学主体地位和权利还给学生,给他们以充裕的自学时间和充足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有效手段之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座内容丰富的思想宝库,把握它们仅靠阅读教材和课堂有限时间内教员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阅读原著,从理论著作中汲取营养,使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中得到精神升华,也使自身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2.2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从方法论意义上来讲的,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读书到一定时期,就不能仅靠教科书之类的东西来填充自己的思想与知识宝库,而要学会直接与大师级人物对话。学会像他们那样思考、怀疑及提出问题。而对话的最好办法就是去研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因为一部经典著作,绝不是仅仅因为它提出个某个深刻的思想观点,还因为这些思想观点是系统而严密地论证出来的。它给了我们一个思想的榜样。系统而认真地阅读,可以与大师站在同一平台上思考,所以阅读经典名著、名篇最主要是体验大师的思想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走近大师,学会像大师那样去思考。最终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2.3 在阅读过程中重构理论的魅力,领略伟人的风范,“理论魅力”是理性所具有的感性力量,是指理论对读者的吸引力、说服力和震撼力。它既是科学的,也是审美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非常独特的理论魅力。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存在理论性强、抽象的语言过多等诸多缺点,严重影响到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从而削弱了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而阅读原著则可弥补这些不足。以毛泽东的著作为例,毛泽东的著作因其强烈的理论魅力而形成了独特的毛氏风格,这种理论魅力包括思想的魅力、精神的魅力、逻辑的魅力和语言的魅力等,其中尤以语言魅力最为具有中国风格和语言艺术。这在毛泽东思想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能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毛氏的韵味和魅力,比如统一战线思想中的对大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联合”的策略;文化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等等。阅读原著的过程同时也是领略魅力的过程,领略魅力的过程同时又是领略伟人风范的过程。毛泽东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教育家,他更是享誉中外的诗人和哲学家。他的讲话文章,富于激情,善于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著作中充分体现出来,毛泽东的诗词更是激情浪漫, 气势恢宏。意蕴深远,行文如行云流水,文采风流,才气横溢,尤以《沁园春,雪》为诗中精品。在阅读原著和经典文献的过程中,不仅仅重构了理论的魅力,还充分领略和感受了伟人的风范,进而增强了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3 阅读型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阅读原著,并不是要求学生通读经典著作,而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原因有二,一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著作浩瀚如海。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就有50卷,《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也有60卷,《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和《邓小平文选》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党的重要文献也很多,要求学生通读显然不太适宜。其二,从学生角度来说,它们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无需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阅读篇目。以毛泽东思想为例,比较经典的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等。
3.2 形式要多样灵活。作为教学辅助形式的阅读型实践教学,一般都在课外进行。阅读方式以学生自读为主,可以采取教师布置必读篇目和学生自选选读篇目、个人自学与学习小组相结合,形式上要灵活、多样,还可采取教师领读的方式,边读边引导,或在阅读之前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思考,或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自己提出问题,并提交课堂讨论。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实现“学”与“思”、“学”与“问”、“学”与“习”的结合。
3.3 要加强管理与指导。要使阅读型实践教学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真正阅有所获,读有所得,就必须加强管理与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充分结合课程教学的需求,精心设计、准备和组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在阅读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对阅读内容要精心安排,难易结合,并要布置一些题目,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如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就需要加以合理组织,做到明确分工,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交流沟通能力。第三,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制定出评价标准,以鼓励学员的阅读兴趣。营造阅读原著的浓厚氛围。比如对必读篇目要求写出读书心得,安排一定的时间全班交流和探讨,成绩计入课终成绩。
3.4 要与其它实践活动相配合。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相互联系又互相补充共同构成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这里强调阅读实践,并非否定或替代其它实践教学形式的作用,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来讲,阅读型实践教学是政治理论“进头脑”的必要环节,是其它案例型实践教学、基地型实践教学和研究型实践的前提和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可以促进理论的发展。因此,从学生和院校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将不同的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广泛参与进去,才能达到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和主体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 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教学形式;是高校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计民生,了解世界,向人民群众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最好平台;是广大学生加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增强他们运用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现实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更有效地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就必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因此,实践教学在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结合课程的实际,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形式各异,功能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案例型课堂教学实践、基地型课外社会实践、网上虚拟型实践、研究型实践、阅读型实践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发挥了不同的教育功能,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互补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阅读型实践教学。
1 阅读型实践教学的涵义。阅读型实践教学中的“阅读”并不是通常所指的或出于兴趣爱好、或为拓宽知识面、或为消磨时间等而进行的阅读,而是特指作为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与相关课程对应的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阅读。通过此类阅读,引导学生读书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理解与思考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等。
大家都知道,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非常重视实践,同样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实践在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具有一定阅读、理解乃至掌握相关材料的经历是必须的,政治理论课“三进入”的最终目的,是“扎实进头脑”,实现理论上的认同或内化,而要达到这一效果,一定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它甚至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理论把握程度和理论水平高低。理论的把握首先要在理论的范围内初步解决,对前人思想材料、理论成果的掌握应该是实践的第一步,具体到政治理论课而言,则需要阅读相关原著、经典文献等。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要树立“阅读也是一种实践,而且是最基本的实践”的理念。
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实践教学而言,阅读实践更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这并不是否认带学生到革命遗址参观、到改革前沿考察、深入基层调研等其它实践形式的教学效果,承认这类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对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或理论认可究竟有多大帮助则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为了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其前提也应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或理性认识。政治理论课学习有其特殊性。间接经验的获取并不能为简单的社会实践所替代,只有通过阅读实践,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有针对性而不是无目的的占有前人的理论成果,来思考现实问题,才会有理论学习向社会学习的转化,也才会通过社会实践获取感性认识,再经过思维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
2 阅读型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政治理论课上尝试了阅读型实践教学,配合课堂教学需要,指定学生阅读相关经典名著及重要文献,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并将阅读与课堂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2.1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知识的权威占有者、传递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被边缘化。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精神。阅读型实践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把教学主体地位和权利还给学生,给他们以充裕的自学时间和充足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有效手段之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座内容丰富的思想宝库,把握它们仅靠阅读教材和课堂有限时间内教员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阅读原著,从理论著作中汲取营养,使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中得到精神升华,也使自身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2.2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政治理论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从方法论意义上来讲的,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读书到一定时期,就不能仅靠教科书之类的东西来填充自己的思想与知识宝库,而要学会直接与大师级人物对话。学会像他们那样思考、怀疑及提出问题。而对话的最好办法就是去研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因为一部经典著作,绝不是仅仅因为它提出个某个深刻的思想观点,还因为这些思想观点是系统而严密地论证出来的。它给了我们一个思想的榜样。系统而认真地阅读,可以与大师站在同一平台上思考,所以阅读经典名著、名篇最主要是体验大师的思想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走近大师,学会像大师那样去思考。最终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2.3 在阅读过程中重构理论的魅力,领略伟人的风范,“理论魅力”是理性所具有的感性力量,是指理论对读者的吸引力、说服力和震撼力。它既是科学的,也是审美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非常独特的理论魅力。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存在理论性强、抽象的语言过多等诸多缺点,严重影响到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从而削弱了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而阅读原著则可弥补这些不足。以毛泽东的著作为例,毛泽东的著作因其强烈的理论魅力而形成了独特的毛氏风格,这种理论魅力包括思想的魅力、精神的魅力、逻辑的魅力和语言的魅力等,其中尤以语言魅力最为具有中国风格和语言艺术。这在毛泽东思想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能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毛氏的韵味和魅力,比如统一战线思想中的对大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联合”的策略;文化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等等。阅读原著的过程同时也是领略魅力的过程,领略魅力的过程同时又是领略伟人风范的过程。毛泽东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教育家,他更是享誉中外的诗人和哲学家。他的讲话文章,富于激情,善于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著作中充分体现出来,毛泽东的诗词更是激情浪漫, 气势恢宏。意蕴深远,行文如行云流水,文采风流,才气横溢,尤以《沁园春,雪》为诗中精品。在阅读原著和经典文献的过程中,不仅仅重构了理论的魅力,还充分领略和感受了伟人的风范,进而增强了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3 阅读型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阅读原著,并不是要求学生通读经典著作,而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原因有二,一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著作浩瀚如海。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就有50卷,《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也有60卷,《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和《邓小平文选》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党的重要文献也很多,要求学生通读显然不太适宜。其二,从学生角度来说,它们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无需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阅读篇目。以毛泽东思想为例,比较经典的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等。
3.2 形式要多样灵活。作为教学辅助形式的阅读型实践教学,一般都在课外进行。阅读方式以学生自读为主,可以采取教师布置必读篇目和学生自选选读篇目、个人自学与学习小组相结合,形式上要灵活、多样,还可采取教师领读的方式,边读边引导,或在阅读之前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思考,或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自己提出问题,并提交课堂讨论。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实现“学”与“思”、“学”与“问”、“学”与“习”的结合。
3.3 要加强管理与指导。要使阅读型实践教学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真正阅有所获,读有所得,就必须加强管理与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充分结合课程教学的需求,精心设计、准备和组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在阅读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对阅读内容要精心安排,难易结合,并要布置一些题目,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如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就需要加以合理组织,做到明确分工,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交流沟通能力。第三,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制定出评价标准,以鼓励学员的阅读兴趣。营造阅读原著的浓厚氛围。比如对必读篇目要求写出读书心得,安排一定的时间全班交流和探讨,成绩计入课终成绩。
3.4 要与其它实践活动相配合。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相互联系又互相补充共同构成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这里强调阅读实践,并非否定或替代其它实践教学形式的作用,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来讲,阅读型实践教学是政治理论“进头脑”的必要环节,是其它案例型实践教学、基地型实践教学和研究型实践的前提和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可以促进理论的发展。因此,从学生和院校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将不同的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广泛参与进去,才能达到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和主体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