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滋生出一种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极具破坏性影响的“空心病”现象,在催生该现象的极其复杂的因素中,价值虚无主义难辞其咎。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渗透导致部分大学生意义世界失落、功利性倾向显露、道德知行脱节。为不断消除“空心病”的滋生土壤并引导大学生走出“空心病”状态,高校应通过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极富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高效双向的心理咨询平台的搭建等方式积极应对这一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空心病;价值虚无主义;反思;对策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3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148-05
对“空心病”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与大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能否有效发挥个人价值密切相关。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对“空心病”问题进行反思,旨在探讨“空心病”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高校应对“空心病”问题的现实路径、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多维保障。
一、“空心病”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空心病”的内涵
“空心病”又称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是近年来我国高校部分大学生正在遭遇、经历并承受的一种因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偏差或缺失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空心病”一词最早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博士在其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提出,通过对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徐凯文发现调查对象中“有 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 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1],而这些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1]。可以说,“空心病”一词形象地概括了这些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游刃有余应对的大学生因无法准确定位自我、缺少对自我需求的正确认知、缺乏持续奋斗的动力而表现出迷茫、无助甚至想要放弃生命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正不断改变着部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鉴于“空心病”对个体生命、个人发展产生的极具破坏性和致命性后果,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也愈加凸显。
2.“空心病”的基本特征
(1)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自我认知 作为人类的精神之钙,缺少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会使人类得“软骨病”,会导致顺境中的骄傲、急躁、盲目和逆境中的消沉、堕落、失望。现有研究成果以及数据分析显示,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缺少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的理想来自父母的理想和期望,他们的信念源于师长的坚持和督促,他们的爱好、目标大多按照父母师长意愿所塑造而非始于内心热爱。对于这一部分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缺少对自我的准确认知与评价,對于未来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缺少清晰定位。其全部生活的意义源于取得好成绩、满足师长期待、找到目标职位时的快感,除此之外,仿佛并不知晓自我的真正发展诉求。
然而,按照他人逻辑和期望生活而没有自我需求的人,放弃自己也并非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当这些以“成绩”“工作”为导向的理想达成之后,以往的价值、目标不能适应新的现实了,大学生便陷入了不知所措的慌乱、迷失状态,再也找不到信仰,进而走入了意义世界崩塌的困境。
(2)价值取向偏移,功利化倾向显现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而品尝过物质文明硕果的人们也逐渐开始将曾经在经济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理念应用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效益最大化”“效率至上”便是其中被人们拓展得较为广泛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一些大学生在利益最大化、分数至上等观念的驱使下,将能否取得“最好结果”“最大功效”视为衡量某一具体实践是否值得参与的准绳,将利益最大化视为人生信条并逐渐陷入逐利怪圈。在学习内容上,他们倾向于实用性较强并能为其择业带来优势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交通运输等,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不能立即产生经济价值的公共类课程则以冷淡、排斥的情绪对待;在政治选择上,部分大学生以未来职业作为判断自身是否需要加入党组织的标准,而非出于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根本认同,若毕业后在党政机关等职能部门工作则需要入党,若毕业后出国或进入外企则不一定入党;等等。
“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了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2]以经济眼光和自身利益为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学生,一旦其目的达成、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支撑其思维和行为的动力便日渐式微,大学生便逐渐陷入了生命意义丧失、内心空虚的“空心病”状态。
(3)道德情感模糊,道德知行脱节 道德情感是在一定道德认知、道德标准基础上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实践、道德关系的爱憎、好恶、同情、认同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态度,对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起到评价、调节等作用。道德情感的稳定性与积极性直接关涉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道德实践能力的增强,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调查显示,“空心病”状态下的大学生道德情感较为浅薄、空洞,在这一道德情感支配下进行的各种实践呈现出模糊与消极的特征。此外,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情感较为内敛,缺少与朋友、教师、家长的诚挚顺畅交流,对于“信任”“感恩”“诚信”“友善”等持消极态度。可以说,对上述道德情感的体验,部分大学生仍停留在认识与了解阶段,在实践中较少身体力行并切身感受。
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影响——诱发“空心病”的关键因素
“价值虚无主义是现代社会最深刻的精神危机”[3],在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多样化思潮影响中,价值虚无主义的传播与渗透无疑需要格外引起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它关乎大学生信仰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在于它关乎人类命运的根基。因此,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对诱发“空心病”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既是一种对解决大学生现实困惑的思考,也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价值追问。 1.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
价值虚无主义,即对价值信仰、目标理想的虚无化、否定化,其主要表现为意义世界的失落、价值体系的崩塌、幸福感的降低。关于对价值虚无主义的理解,尼采认为它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4],是对西方世界各民族发展都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性运动,而非一种单纯的哲学观点、思想理论。自上世纪于西方社会环境中产生之后,价值虚无主义的影响迅速蔓延,当下中国也深受其影响。
价值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带来广泛社会影响,主要在于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曾根据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将人与物的关系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三个阶段,而价值虚无主义正是产生于人类对物产生依赖的第二个阶段。对照马克思的划分,不难发现,当下的人类正处在严重依赖外物基础上发挥独立性的时期,而这一时期人对物的过度依赖常常使“物”反客为主,甚至成为将人类推入异化境地的主要力量。
吉林大学贺来教授曾说,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生命个体的自由被抹杀,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遭窒息,而导致这种抹杀和窒息的最重要的力量,就在于近代以来所形成并型塑着人们生活的种种抽象物”[6]。贺来教授所说的抽象物既包括抽象的观念也包括抽象的存在,前者即传统形而上学观念,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娱乐至上”“消费主义”等跨越合法边界、演变成排他性理论的观念;后者则是指无约束的对个体生命进行奴役与统治、剥夺了生命个体自由与独立本性的物的力量。由此可见,不管是抽象观念还是抽象存在,当人类对这二者的追求与崇尚陷入排他、过度状态之后,往往会使生命个体的发展陷入思想与精神没有寄托的状态,而对价值、信仰的否定观念也便由此产生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广大人民饱尝改革发展带来的各种可喜成果,而这在使人们能愈来愈便捷、自由、立体、舒适地体验世界的同时,也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征服欲望与日俱增,使人们“所持有的理性愈来愈受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的影响”[7]。如今,人们越来越渴望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我不断提升的娱乐、消费、社交需求,越来越渴望在最短时间寻求最佳路径、用最小代价换取最优选择、用最少付出获得最大帮助。也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人们开始逐渐疏远精神世界,不再相信崇高信仰对自我的指导与引领作用,不再相信理想的意义会高于现有利益带来的片刻享受,他们开始用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进行思考,开始否定曾经建立的支撑其思维与行为的价值体系并逐渐以对“抽象物”的追求取而代之。
然而,在对“抽象物”的追求中人们也不断开始承受来自“物质世界”的壓力和负担,为了摆脱这种压力,人们愈加疯狂地在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寻找快感、存在感和幸福感,最终却发现自身所追求的物质世界极易变化,而所得的这种幸福感既不稳定又不持久。这一问题使得人们因对物质世界的追求而建立起来的“意义王国”陷入一种“不断坍塌、不断重建的循环”[8],而当“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不能给人提供生活的目的和价值信念”[9]时,不能给“空心病”患者提供其对意义世界追问的回答时,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便逐渐出现。
2.价值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人类的心灵结构中,价值虚无主义常常表现为“终极价值的贬损、规范价值的逃遁和功利价值的独尊”[10]三个方面,在应对社会问题时人们偶尔显露出的对崇高目标的逃避、对道德问题的冷漠或无视、对“抽象物”的过度依赖便是虚无主义这三个方面在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如今,这种对价值相对主义的认同、对个人利益最大化逻辑的遵从、对工具理性的支持,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们敬畏感、幸福感、获得感的弱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和信仰危机,引发了难以回避的道德问题和关于道德情感的讨论。
在高校中,价值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也有一些或重或轻的表现,如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滑坡问题的漠视、对诱惑的难以抵御、对是非对错观念的模糊,一些情感脆弱或意志薄弱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杀的现象,部分同学在学习中暴露的动力不足或不思进取的问题,挑战、无视权威的态度,沉迷游戏、网剧、八卦新闻而耽误学业的状况,不少大学生抛弃宏大叙事转而关注琐碎世界和小叙事的现状,等等。由此也不难发现,价值信念的缺失、对多元价值观念合理合法性的认同已使大学生形成功利化、娱乐化、碎片化等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模式不断蚕食大学生对崇高价值的追求、动摇大学生的坚定信念,使其原本构建的意义世界在逐渐弱化。
虽然对“物质世界”“娱乐生活”“小叙事”的倾心本无可厚非,但若这些思维模式意欲超出合理范围进而演变成一种生活态度并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的时候,当理想因不能与当下感性生活发生直接联系而被视为“虚假”“不真实”的时候,当经典因难以理解而被“解构”“戏说”的时候,当权威因严肃崇高而被“拒绝”“冷落”“质疑”的时候,当传统被“戏谑”甚至“遗忘”的时候,这些思维方式便会麻木人们原本坚定的价值理念转而成为主要的生活旨趣。伴随着对“物”“利益”“娱乐”等观念的过度认同与追求,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底线也逐渐受到挑战与威胁。因此,价值虚无主义绝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早已成为一个逐渐引发人们忧虑与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一种突出表现,价值虚无主义务必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治愈“空心病”的根本出路
从价值虚无主义视角对“空心病”现象进行成因、影响等维度分析的终极目标在于寻求引领大学生走出价值虚无困境、破解信仰缺失问题的现实路径。“空心病”并非单纯的心理学问题,而是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的综合社会现象,因此,反思“空心病”问题的出路应着眼于理想信念教育、校园环境营造、心理咨询平台搭建等多个视角。 1.开展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向度,能够激发其本质性力量。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战胜各种困难、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和消极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11],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其在享有充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享有健全的精神生活。然而,对90后、00后大学生依然采取单纯灌输、填鸭式教学早已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重视,对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尽管他们能够接触海量丰富信息,但他们依然渴望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依然需要正能量的引导,而真实有效能够直击人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定能赢得他们的接受与认同。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要与大学生实际紧密相连,使大学生意识到为实现“人生出彩”而奋斗的目标并不遥远、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的教育并非不切实际。对此,高校应协助大学生进行学习规划、职业规划,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密切大学生的理想与其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想因其高远而成为理想,需要经过恒久努力、持续奋斗方能实现。然而,若大学生本身设定的目标不具实现可能性,那么其对价值信念与理想目标的冷落、对意义世界的疏远便难以避难。因此,高校要积极开设规划类课程,使大学生在准确认知自我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坚定信念;举办由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主讲的演说或论坛,用真实的理想信念故事打动大学生,使大学生在真实的事例中获取对正确价值的认知。
第二,发挥朋辈作用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榜样的作用无论何时都不能被忽略,特别是对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而言,面对朝夕相处的优秀榜样,他们必定会深受其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树立典型,以学院、专业、年级、寝室为单位寻找大学生群体中的榜样,积极宣传其事迹,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寻找人生的支点、点燃奋进的动力。
第三,依托仪式感教育使大学生体悟理想的价值,引导大学生重塑对意义世界的追求。仪式感教育的实现可以依托于中共一大会址、南湖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渣滓洞、白公馆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场所,通过现场教学使大学生重温入党誓词、重读革命诗歌、重唱革命歌曲、重走红军路,使大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刺激与心灵震撼中感受革命理想。有效的仪式感催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2],有助于大学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坚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营造极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类生命本身的关注、对人类价值的肯定、对人类多层次需求的满足以及对人类主体性的尊重。营造极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生命、个体价值、需要等的关爱与关注,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生命珍视热爱的生命观、形成对崇高理想坚定执着的理想观、养成理性平和与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养成稳定健康与理性正当的道德情感,即通过良好校園环境、人文环境的营造不断降低“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产生的概率,消除“空心病”问题滋生的土壤。
对高校而言,营造这一环境的重要前提在于对“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基本理念的牢固树立。在人文关怀这一问题上,高校决不能做“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般的虚幻承诺,绝不能在面对棘手问题时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绝不能流于形式而脱离学生实际困惑与矛盾,而是要以具体实际为出发点,围绕“现实的人”“现实的问题”“现实的矛盾”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和关爱,创新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将“校训、校歌、学风、优良传统等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播给大学生”[13],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改善大学生“空心病”问题、解决大学生现实困难中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提升校园人文环境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只有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以学生为主体,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才能实现高校育人工作的长足发展。
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整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4]。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并渐成体系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引导将极大地影响其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务必积极担负立德树人使命,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正确的思想理论根基。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致力于做学生成长路上的贴心指导者。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及时掌握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与大学生保持顺畅、良好、有效沟通,发现有“空心病”倾向的大学生应及时采取对应办法,帮助大学生缓解因学业、情感、求职等带来的挫败感和失落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感受除了“好成绩”之外的多样“获得感”;体验除了“满足他人期待”之外的更多“价值感”。
3.搭建高效双向的心理咨询平台
“空心病”已然成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并逐渐进入关注现代性问题的学者们的视野。虽然“空心病”是一种社会问题,应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和观照,但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心理障碍,因此,在应对“空心病”问题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决不能缺位。
作为型塑大学生价值取向、抵御价值虚无主义影响不可或缺的手段,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依托一定的平台才能顺利开展,而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平台主要是指心理咨询教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培训等,即占据实体空间所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早已深深扎根网络,演变成新一代的“网络原住民”,“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最大限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15],鉴于此,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除了要继续吸收传统手段,还应提供网络在线心理咨询服务等依托虚拟空间的疏导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网上心理诊疗室能够较好弥补并避免大学生因面对面问询、诉说而产生的尴尬与羞愧,降低了因难以开口而转向自我消化却不得的概率,从而避免了问题演变成更加难以掌控的局面的可能。运用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将传统心理咨询优势与新技术支撑的线上平台高度融合,使心理咨询工作活起来,真正增强心理咨询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在双向咨询平台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师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能够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咨询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之外,心理咨询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敏感性,在与咨询对象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咨询对象在言语、动作、神态等细节中流露的信息进行解构与分析,捕捉不同“空心病”个体的症结。同时,心理咨询师还应主动运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优势,利用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通过学生在网络中留下的痕迹寻找导致其形成“空心病”的具体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而不是陷入自我构建的精神孤岛不能自拔。
通过双向平台的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帮助,使大学生逐渐消除心中迷茫、缓解现实冲突;在长期或短期的心理咨询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生命观、义利观、交友观、发展观、未来观,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姿态,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养成饱满、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宽容、奉献的交友心态,树立对生命、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参考文献
[1][2] 徐凯文.“空心病”也是一种心理障碍[N].大众卫生报,2017-7-25(16).
[3] 刘宇,秦小兵.论现代社会的价值虚无主义及其扬弃[J].江汉论坛,2015(4):62-67.
[4] 尼采.权力意志(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0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6][9] 贺来.寻求价值信念的真是主体——反思与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基本前提[J].社会科学战线,2012(1):1-8.
[7][8] 刘森林.物与意义:虚无主义意蕴中隐含着的两个世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4-116.
[10] 刘宇.论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精神状况及其超越[J].道德与文明,2014(3):99-104.
[11][1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7,108-109.
[13] 冯开甫,李小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價值的表现形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5-19.
[14]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5] 李庆华,贾凯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75-79.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关键词:大学生;空心病;价值虚无主义;反思;对策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3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148-05
对“空心病”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与大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能否有效发挥个人价值密切相关。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对“空心病”问题进行反思,旨在探讨“空心病”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高校应对“空心病”问题的现实路径、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多维保障。
一、“空心病”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空心病”的内涵
“空心病”又称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是近年来我国高校部分大学生正在遭遇、经历并承受的一种因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偏差或缺失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空心病”一词最早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博士在其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提出,通过对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徐凯文发现调查对象中“有 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 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1],而这些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1]。可以说,“空心病”一词形象地概括了这些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游刃有余应对的大学生因无法准确定位自我、缺少对自我需求的正确认知、缺乏持续奋斗的动力而表现出迷茫、无助甚至想要放弃生命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正不断改变着部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鉴于“空心病”对个体生命、个人发展产生的极具破坏性和致命性后果,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也愈加凸显。
2.“空心病”的基本特征
(1)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自我认知 作为人类的精神之钙,缺少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会使人类得“软骨病”,会导致顺境中的骄傲、急躁、盲目和逆境中的消沉、堕落、失望。现有研究成果以及数据分析显示,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缺少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的理想来自父母的理想和期望,他们的信念源于师长的坚持和督促,他们的爱好、目标大多按照父母师长意愿所塑造而非始于内心热爱。对于这一部分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缺少对自我的准确认知与评价,對于未来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缺少清晰定位。其全部生活的意义源于取得好成绩、满足师长期待、找到目标职位时的快感,除此之外,仿佛并不知晓自我的真正发展诉求。
然而,按照他人逻辑和期望生活而没有自我需求的人,放弃自己也并非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当这些以“成绩”“工作”为导向的理想达成之后,以往的价值、目标不能适应新的现实了,大学生便陷入了不知所措的慌乱、迷失状态,再也找不到信仰,进而走入了意义世界崩塌的困境。
(2)价值取向偏移,功利化倾向显现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而品尝过物质文明硕果的人们也逐渐开始将曾经在经济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理念应用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效益最大化”“效率至上”便是其中被人们拓展得较为广泛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一些大学生在利益最大化、分数至上等观念的驱使下,将能否取得“最好结果”“最大功效”视为衡量某一具体实践是否值得参与的准绳,将利益最大化视为人生信条并逐渐陷入逐利怪圈。在学习内容上,他们倾向于实用性较强并能为其择业带来优势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交通运输等,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不能立即产生经济价值的公共类课程则以冷淡、排斥的情绪对待;在政治选择上,部分大学生以未来职业作为判断自身是否需要加入党组织的标准,而非出于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根本认同,若毕业后在党政机关等职能部门工作则需要入党,若毕业后出国或进入外企则不一定入党;等等。
“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了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2]以经济眼光和自身利益为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学生,一旦其目的达成、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支撑其思维和行为的动力便日渐式微,大学生便逐渐陷入了生命意义丧失、内心空虚的“空心病”状态。
(3)道德情感模糊,道德知行脱节 道德情感是在一定道德认知、道德标准基础上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实践、道德关系的爱憎、好恶、同情、认同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态度,对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起到评价、调节等作用。道德情感的稳定性与积极性直接关涉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道德实践能力的增强,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调查显示,“空心病”状态下的大学生道德情感较为浅薄、空洞,在这一道德情感支配下进行的各种实践呈现出模糊与消极的特征。此外,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情感较为内敛,缺少与朋友、教师、家长的诚挚顺畅交流,对于“信任”“感恩”“诚信”“友善”等持消极态度。可以说,对上述道德情感的体验,部分大学生仍停留在认识与了解阶段,在实践中较少身体力行并切身感受。
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影响——诱发“空心病”的关键因素
“价值虚无主义是现代社会最深刻的精神危机”[3],在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多样化思潮影响中,价值虚无主义的传播与渗透无疑需要格外引起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它关乎大学生信仰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在于它关乎人类命运的根基。因此,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对诱发“空心病”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既是一种对解决大学生现实困惑的思考,也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价值追问。 1.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
价值虚无主义,即对价值信仰、目标理想的虚无化、否定化,其主要表现为意义世界的失落、价值体系的崩塌、幸福感的降低。关于对价值虚无主义的理解,尼采认为它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4],是对西方世界各民族发展都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性运动,而非一种单纯的哲学观点、思想理论。自上世纪于西方社会环境中产生之后,价值虚无主义的影响迅速蔓延,当下中国也深受其影响。
价值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带来广泛社会影响,主要在于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曾根据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将人与物的关系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三个阶段,而价值虚无主义正是产生于人类对物产生依赖的第二个阶段。对照马克思的划分,不难发现,当下的人类正处在严重依赖外物基础上发挥独立性的时期,而这一时期人对物的过度依赖常常使“物”反客为主,甚至成为将人类推入异化境地的主要力量。
吉林大学贺来教授曾说,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生命个体的自由被抹杀,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遭窒息,而导致这种抹杀和窒息的最重要的力量,就在于近代以来所形成并型塑着人们生活的种种抽象物”[6]。贺来教授所说的抽象物既包括抽象的观念也包括抽象的存在,前者即传统形而上学观念,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娱乐至上”“消费主义”等跨越合法边界、演变成排他性理论的观念;后者则是指无约束的对个体生命进行奴役与统治、剥夺了生命个体自由与独立本性的物的力量。由此可见,不管是抽象观念还是抽象存在,当人类对这二者的追求与崇尚陷入排他、过度状态之后,往往会使生命个体的发展陷入思想与精神没有寄托的状态,而对价值、信仰的否定观念也便由此产生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广大人民饱尝改革发展带来的各种可喜成果,而这在使人们能愈来愈便捷、自由、立体、舒适地体验世界的同时,也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征服欲望与日俱增,使人们“所持有的理性愈来愈受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的影响”[7]。如今,人们越来越渴望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我不断提升的娱乐、消费、社交需求,越来越渴望在最短时间寻求最佳路径、用最小代价换取最优选择、用最少付出获得最大帮助。也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人们开始逐渐疏远精神世界,不再相信崇高信仰对自我的指导与引领作用,不再相信理想的意义会高于现有利益带来的片刻享受,他们开始用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进行思考,开始否定曾经建立的支撑其思维与行为的价值体系并逐渐以对“抽象物”的追求取而代之。
然而,在对“抽象物”的追求中人们也不断开始承受来自“物质世界”的壓力和负担,为了摆脱这种压力,人们愈加疯狂地在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寻找快感、存在感和幸福感,最终却发现自身所追求的物质世界极易变化,而所得的这种幸福感既不稳定又不持久。这一问题使得人们因对物质世界的追求而建立起来的“意义王国”陷入一种“不断坍塌、不断重建的循环”[8],而当“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不能给人提供生活的目的和价值信念”[9]时,不能给“空心病”患者提供其对意义世界追问的回答时,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便逐渐出现。
2.价值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人类的心灵结构中,价值虚无主义常常表现为“终极价值的贬损、规范价值的逃遁和功利价值的独尊”[10]三个方面,在应对社会问题时人们偶尔显露出的对崇高目标的逃避、对道德问题的冷漠或无视、对“抽象物”的过度依赖便是虚无主义这三个方面在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如今,这种对价值相对主义的认同、对个人利益最大化逻辑的遵从、对工具理性的支持,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们敬畏感、幸福感、获得感的弱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和信仰危机,引发了难以回避的道德问题和关于道德情感的讨论。
在高校中,价值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也有一些或重或轻的表现,如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滑坡问题的漠视、对诱惑的难以抵御、对是非对错观念的模糊,一些情感脆弱或意志薄弱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杀的现象,部分同学在学习中暴露的动力不足或不思进取的问题,挑战、无视权威的态度,沉迷游戏、网剧、八卦新闻而耽误学业的状况,不少大学生抛弃宏大叙事转而关注琐碎世界和小叙事的现状,等等。由此也不难发现,价值信念的缺失、对多元价值观念合理合法性的认同已使大学生形成功利化、娱乐化、碎片化等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模式不断蚕食大学生对崇高价值的追求、动摇大学生的坚定信念,使其原本构建的意义世界在逐渐弱化。
虽然对“物质世界”“娱乐生活”“小叙事”的倾心本无可厚非,但若这些思维模式意欲超出合理范围进而演变成一种生活态度并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的时候,当理想因不能与当下感性生活发生直接联系而被视为“虚假”“不真实”的时候,当经典因难以理解而被“解构”“戏说”的时候,当权威因严肃崇高而被“拒绝”“冷落”“质疑”的时候,当传统被“戏谑”甚至“遗忘”的时候,这些思维方式便会麻木人们原本坚定的价值理念转而成为主要的生活旨趣。伴随着对“物”“利益”“娱乐”等观念的过度认同与追求,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底线也逐渐受到挑战与威胁。因此,价值虚无主义绝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早已成为一个逐渐引发人们忧虑与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一种突出表现,价值虚无主义务必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治愈“空心病”的根本出路
从价值虚无主义视角对“空心病”现象进行成因、影响等维度分析的终极目标在于寻求引领大学生走出价值虚无困境、破解信仰缺失问题的现实路径。“空心病”并非单纯的心理学问题,而是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的综合社会现象,因此,反思“空心病”问题的出路应着眼于理想信念教育、校园环境营造、心理咨询平台搭建等多个视角。 1.开展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向度,能够激发其本质性力量。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战胜各种困难、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和消极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11],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其在享有充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享有健全的精神生活。然而,对90后、00后大学生依然采取单纯灌输、填鸭式教学早已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重视,对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尽管他们能够接触海量丰富信息,但他们依然渴望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依然需要正能量的引导,而真实有效能够直击人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定能赢得他们的接受与认同。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要与大学生实际紧密相连,使大学生意识到为实现“人生出彩”而奋斗的目标并不遥远、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的教育并非不切实际。对此,高校应协助大学生进行学习规划、职业规划,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密切大学生的理想与其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想因其高远而成为理想,需要经过恒久努力、持续奋斗方能实现。然而,若大学生本身设定的目标不具实现可能性,那么其对价值信念与理想目标的冷落、对意义世界的疏远便难以避难。因此,高校要积极开设规划类课程,使大学生在准确认知自我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坚定信念;举办由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主讲的演说或论坛,用真实的理想信念故事打动大学生,使大学生在真实的事例中获取对正确价值的认知。
第二,发挥朋辈作用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榜样的作用无论何时都不能被忽略,特别是对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而言,面对朝夕相处的优秀榜样,他们必定会深受其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树立典型,以学院、专业、年级、寝室为单位寻找大学生群体中的榜样,积极宣传其事迹,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寻找人生的支点、点燃奋进的动力。
第三,依托仪式感教育使大学生体悟理想的价值,引导大学生重塑对意义世界的追求。仪式感教育的实现可以依托于中共一大会址、南湖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渣滓洞、白公馆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场所,通过现场教学使大学生重温入党誓词、重读革命诗歌、重唱革命歌曲、重走红军路,使大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刺激与心灵震撼中感受革命理想。有效的仪式感催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2],有助于大学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坚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2.营造极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类生命本身的关注、对人类价值的肯定、对人类多层次需求的满足以及对人类主体性的尊重。营造极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生命、个体价值、需要等的关爱与关注,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生命珍视热爱的生命观、形成对崇高理想坚定执着的理想观、养成理性平和与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养成稳定健康与理性正当的道德情感,即通过良好校園环境、人文环境的营造不断降低“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产生的概率,消除“空心病”问题滋生的土壤。
对高校而言,营造这一环境的重要前提在于对“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基本理念的牢固树立。在人文关怀这一问题上,高校决不能做“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般的虚幻承诺,绝不能在面对棘手问题时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绝不能流于形式而脱离学生实际困惑与矛盾,而是要以具体实际为出发点,围绕“现实的人”“现实的问题”“现实的矛盾”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和关爱,创新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将“校训、校歌、学风、优良传统等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播给大学生”[13],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改善大学生“空心病”问题、解决大学生现实困难中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提升校园人文环境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只有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以学生为主体,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才能实现高校育人工作的长足发展。
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整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4]。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并渐成体系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引导将极大地影响其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务必积极担负立德树人使命,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正确的思想理论根基。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致力于做学生成长路上的贴心指导者。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及时掌握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与大学生保持顺畅、良好、有效沟通,发现有“空心病”倾向的大学生应及时采取对应办法,帮助大学生缓解因学业、情感、求职等带来的挫败感和失落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感受除了“好成绩”之外的多样“获得感”;体验除了“满足他人期待”之外的更多“价值感”。
3.搭建高效双向的心理咨询平台
“空心病”已然成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并逐渐进入关注现代性问题的学者们的视野。虽然“空心病”是一种社会问题,应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和观照,但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心理障碍,因此,在应对“空心病”问题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决不能缺位。
作为型塑大学生价值取向、抵御价值虚无主义影响不可或缺的手段,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依托一定的平台才能顺利开展,而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平台主要是指心理咨询教室、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培训等,即占据实体空间所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早已深深扎根网络,演变成新一代的“网络原住民”,“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最大限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15],鉴于此,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除了要继续吸收传统手段,还应提供网络在线心理咨询服务等依托虚拟空间的疏导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网上心理诊疗室能够较好弥补并避免大学生因面对面问询、诉说而产生的尴尬与羞愧,降低了因难以开口而转向自我消化却不得的概率,从而避免了问题演变成更加难以掌控的局面的可能。运用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将传统心理咨询优势与新技术支撑的线上平台高度融合,使心理咨询工作活起来,真正增强心理咨询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在双向咨询平台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师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能够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咨询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之外,心理咨询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敏感性,在与咨询对象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咨询对象在言语、动作、神态等细节中流露的信息进行解构与分析,捕捉不同“空心病”个体的症结。同时,心理咨询师还应主动运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优势,利用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通过学生在网络中留下的痕迹寻找导致其形成“空心病”的具体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而不是陷入自我构建的精神孤岛不能自拔。
通过双向平台的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帮助,使大学生逐渐消除心中迷茫、缓解现实冲突;在长期或短期的心理咨询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生命观、义利观、交友观、发展观、未来观,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姿态,形成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养成饱满、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宽容、奉献的交友心态,树立对生命、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参考文献
[1][2] 徐凯文.“空心病”也是一种心理障碍[N].大众卫生报,2017-7-25(16).
[3] 刘宇,秦小兵.论现代社会的价值虚无主义及其扬弃[J].江汉论坛,2015(4):62-67.
[4] 尼采.权力意志(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0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6][9] 贺来.寻求价值信念的真是主体——反思与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基本前提[J].社会科学战线,2012(1):1-8.
[7][8] 刘森林.物与意义:虚无主义意蕴中隐含着的两个世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4-116.
[10] 刘宇.论当代中国价值虚无主义精神状况及其超越[J].道德与文明,2014(3):99-104.
[11][1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7,108-109.
[13] 冯开甫,李小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價值的表现形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5-19.
[14]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5] 李庆华,贾凯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75-79.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