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支架在急性期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tic repair,TEVAR)治疗急性期锚定区不足假腔未血栓化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时“烟囱”支架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1月采用TEVAR结合“烟囱”支架重建LSA治疗急性期锚定区不足假腔未血栓化的3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3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应用覆膜“烟囱”支架11例,裸“烟囱”支架28例,均成功植入主体支架及“烟囱”支架,术后无脑卒中、左上肢缺血、截瘫、偏瘫及死亡病例,无支架移位、逆撕、夹层破裂等表现;1例裸“烟囱”支架术后18个月出现堵塞,余“烟囱”支架随访均通畅。覆膜“烟囱”支架组和裸“烟囱”支架组的即时Ⅰa型内漏发生率分别为0(0/11)和32.1%(9/28)(P=0.04);覆膜“烟囱”支架组、裸“烟囱”支架未内漏亚组与内漏亚组的近端破口和LSA间距离分别为(5.1±2.3)、(14.4±5.2)和(7.8±7.0)mm(P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党建、医院文化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医院文化在党建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两轮德尔菲法构建公立医院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4—6月,对上海市33家公立医院的429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Cronbachα系数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信效度检验,同时通过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中介效应验证。结果组织14名专家经过两轮德尔菲法构建出涵盖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公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某院进行了病案自动归档无纸化管理的建设实践:梳理并明确业务系统改造范围,构建集各业务系统、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归档系统、电子服务认证体系于一体的体系架构,打造病案首次归档、晚归归档、修改归档三大自动归档流程,对归档病案的审查与追踪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病案自动归档无纸化管理后,病历文书的归档率达95.95%,检验结果达96.47%,医嘱单达99.58%;实现了对病案收集、归档、审查、利用的全流程、全周期信息化闭环管理,切实提升了医院信息化程度及病案管理水平。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在逐步推行专科医师培训项目,但妇产科专科医师培训尚未纳入国家专科培训体系,上海率先于2013年在区域内开展妇产科专科培训项目试点。本研究介绍并比较美国和我国上海市的妇产科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在全国开展妇产科专科医师培训建设的建议。
期刊
目的评价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胃肠中心收治的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2例,比较手术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胃镜检查、24h食管pH监测结果、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等临床指标。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抗反流黏膜切除术。19例患者术后3个月停用质子泵抑制剂,9例减少了质子泵抑制剂量。术后6个月患者的
目的从反流症状缓解情况、吞咽困难及手术满意度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抗胃食管反流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92例抗胃食管反流术患者术后不良主诉的发生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反流症状不缓解率约为21.8%(42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抑郁状态和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时间过长;持续吞咽梗阻感发生率为7.3%(14例),高危因素包括术前抑郁状态和食管蠕动弱;手术效果不满意率为26.0%(50例),高危因素包括术前处于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时间长和中~重度抑郁状态,而术前存在食管括约肌压力低和食管裂
目的探讨袖状胃切除同期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在减重和抗反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中心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21例肥胖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同期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分为单纯减重手术组(9例)和同期联合手术组(12例)。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重、腰围、BMI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54P=0.013;F=14.319,P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和合成补片在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分析选择应用生物补片或合成补片完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使用生物补片和合成补片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临床症状VAS评分、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胃底折叠术,术中均未出现脏器或血管损伤致大出血病例,未出现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生物
目的探讨一种双通道重建改良术式─近端胃切除背驮式间置空肠单通道重建术(PJIR-STR)应用于早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双重抗反流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SiewertⅡ型AEG并且行PJIR-STR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对患者术后3、6、12、18个月的反流情况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3、6个月时复查胃镜,采用洛杉矶分类标准对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本组8例患者术后均恢
目的研究p53基因突变和Numb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DNA测序分析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状况,Westernblot检测Numb蛋白的表达,分析p53基因突变状态与Numb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和HCT116(-)分别采用基因过表达及RNA干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53基因突变与Numb蛋白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31例存在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2%,外显子(E)5、6、7、8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