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入落实和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要以教育为本,德育优先的精神,是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人多年从事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中职生年龄、身心特征和学科特点,注重发挥德育课教学在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兴趣,尝试了多种方式和方法,略有所得。
一、愉快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学习没有信心,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帮助学生矫正认识,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消除不健康的心理,树立信心,大胆思考回答问题。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正面教育为主,及时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荣誉感,学生受到了鼓舞,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引起学习兴趣,如,机电班的一位女同学,开始回答问题时不理想又紧张,我及时给以支持和鼓励,经过几次锻炼后,她就非常积极主动,答得也比较好了,还带动了许多同学,使他们逐步树立了信心,师生关系也融洽了。
二、师生互动,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有无民主的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只是引导者。起点播作用,而不是领导者,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注意教学中的双边活动,与学生共同讨论、评析,实行开放式、合作式教学,有了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有兴趣。
三、引用案例,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学生政治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很多是通过案例来实现的。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实效性强的潜在优势,选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重视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如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选用生动有趣,符合职中生特点的典型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实例,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点”促“效”,优化课堂教学
这里的“点”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悟,优化课堂教学的几个“要点”,“效”指课题教学收到的实际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即研究学生需求点和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理清知识点和德育点,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精心设计起点和终点,完善德育课教学;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发现热点,关注焦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开疑点,消除盲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实效,如需求点和兴奋点侧重研究学生,注重正面教育;知识点和德育点,重在钻研教材,吃透精神实质,从而有效驾驭学生和教材,控制课堂教学。再如起点创设情景,破题释义,先声夺人;终点升华,“留白”,意味悠长,激发学生求知欲。重点适当展开,巧妙点播;难度层层剥笋,化难为易;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联系实际,展开讨论;疑点和盲点问题,要科学地分析,辨证地解释,绝不能含糊其辞或忽略不讲。
五、灵活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的职中生获得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我们还抱着教师口授、学生耳听笔记的方式不放,必然引起学生的腻烦心理。这些年我校政治课教师已走出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利用录像直观立体教学;利用课件辅助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阅览室上课;开展一些专属性的大讲座,如法制专题讲座、感恩教育专题讲座、形式与任务专题讲座等;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讲《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时,首先给大家讲了“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讲《经济政治》“货币产生的过程”时,做一个古人打猎有了剩余,把猎物扛回家去交换的幽默动作,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方法运用在教学中,操作起来并不困难,而且效果还比较明显,它可以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愿意接受知识,到乐于接受知识。从而在寓教于乐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许多好方法,这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也是千变万化的,新时期的职校政治课教师必须面对现实,把握学生,引导学生去发掘政治课的魅力,用政治课的灵魂与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让越来越多的职中生对政治课产生兴趣。
一、愉快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学习没有信心,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帮助学生矫正认识,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消除不健康的心理,树立信心,大胆思考回答问题。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正面教育为主,及时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荣誉感,学生受到了鼓舞,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引起学习兴趣,如,机电班的一位女同学,开始回答问题时不理想又紧张,我及时给以支持和鼓励,经过几次锻炼后,她就非常积极主动,答得也比较好了,还带动了许多同学,使他们逐步树立了信心,师生关系也融洽了。
二、师生互动,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有无民主的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只是引导者。起点播作用,而不是领导者,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注意教学中的双边活动,与学生共同讨论、评析,实行开放式、合作式教学,有了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有兴趣。
三、引用案例,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学生政治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很多是通过案例来实现的。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实效性强的潜在优势,选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重视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如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选用生动有趣,符合职中生特点的典型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实例,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点”促“效”,优化课堂教学
这里的“点”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悟,优化课堂教学的几个“要点”,“效”指课题教学收到的实际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即研究学生需求点和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理清知识点和德育点,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精心设计起点和终点,完善德育课教学;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发现热点,关注焦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开疑点,消除盲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实效,如需求点和兴奋点侧重研究学生,注重正面教育;知识点和德育点,重在钻研教材,吃透精神实质,从而有效驾驭学生和教材,控制课堂教学。再如起点创设情景,破题释义,先声夺人;终点升华,“留白”,意味悠长,激发学生求知欲。重点适当展开,巧妙点播;难度层层剥笋,化难为易;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联系实际,展开讨论;疑点和盲点问题,要科学地分析,辨证地解释,绝不能含糊其辞或忽略不讲。
五、灵活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的职中生获得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我们还抱着教师口授、学生耳听笔记的方式不放,必然引起学生的腻烦心理。这些年我校政治课教师已走出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利用录像直观立体教学;利用课件辅助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阅览室上课;开展一些专属性的大讲座,如法制专题讲座、感恩教育专题讲座、形式与任务专题讲座等;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讲《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时,首先给大家讲了“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讲《经济政治》“货币产生的过程”时,做一个古人打猎有了剩余,把猎物扛回家去交换的幽默动作,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方法运用在教学中,操作起来并不困难,而且效果还比较明显,它可以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愿意接受知识,到乐于接受知识。从而在寓教于乐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许多好方法,这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也是千变万化的,新时期的职校政治课教师必须面对现实,把握学生,引导学生去发掘政治课的魅力,用政治课的灵魂与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让越来越多的职中生对政治课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