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小就喜欢书。
我清楚地记得:祖国刚刚解放的时候,我上了小学,就爱上了读书。那时家里很穷,日子过得结结巴巴。当农民的父母从牙缝里摳出一丁点零花钱,悄悄塞进我的小手里,自己总是小心翼翼地拿着捧着,不买糖果、不买零食,而是一分一分的积攒着。当攒到了几角钱的时候,我就跑呀跳呀,一溜烟似的赶到那个小小货郎家,挑选着那一册册迷人的小人书。当买回以后,我就静静地蹲在一个角落里,眼睛紧紧盯着那一幅幅画面,一眼不眨地一口气读完。我常常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在朦朦胧胧中,那难以忘怀的小小连环画,给了我小小的人生种上了知识的种子。
我还清楚地记得:家乡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后,我家生活过得十分拮据。父亲在那荒落的小河沟的两旁,种上几窝红薯、几棵玉米,一垄大葱。大葱收下以后,父亲包扎成一捆一捆的,十几捆装在一个包袱里,叫来十三岁的我背上,赶到很远的集市去卖。当卖完以后,在一个小书店里,我亲手买下了第一本学习辅导书《算术自修辅导》,以后我陆续购买了《智取威虎山》《把一切献给党》《红旗谱》……这些图书伴随着我的成长,陆续进入我的心灵世界。我进入正定师范以后,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只要一有闲暇,我就牢牢地泡在那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泉,领略着那醉人的风光。我读报纸、读期刊,读古今中外名著。书,让我度过了一段多么美好、难以忘怀的时光,那是一段多么永远值得回忆的日子。
我更清楚的记得,参加工作以后,我经常光顾的是书店。每次去书店,我都很少空手而归,我买回一册又一册光鲜耀眼的图书,今儿买喜欢的一册,明儿买中意的几本,后天又抱回难以割舍的一摞,我那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都用在了买书读书上了。即使是捉襟见肘时,我也依然乐此不疲。我的书从小纸箱到小木箱,从小书柜到大书架,我的屋里成了图书世界,但买书的热情依然不减,读书买书是年轻的我最大乐事。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未婚妻去县城置办婚礼,我竟一头扎进书店呆了大半天,害得未婚妻在书店外面悻悻地站立着,苦苦地等啊,等啊。这些年来,这件事一直被妻子当作挠人的话柄,常常挂在嘴边上嗔怪 敲打调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我拎进家里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挤,越来越多地侵占着屋里的地盘。我生活在图书的围城里,床铺下塞满了书,角落里挤满了书,整个屋子到处都是书:写字台上、茶几面上、桌柜顶上、窗台沿上、睡觉的床铺上,摆放着一摞又一摞的书,满屋尽是蛀虫书。这些书或仰脸、或匍匐、或侧翻,打开的、半开的、折着角的、夹着小条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一踏进屋里,走动起来,有时都得蹑手蹑脚,一不小心,唯恐触动了那本书。搬进新楼房以后,我有了书房——一一个面积20平米的地方,但几年以后,却显得又小又挤。能放手摆放书架的地方,我安置了一个又一个,现在已是再也无从下手。屋里高高的书架,沿墙而立,直通屋顶,巍巍壮观,煞是好看。身临其中,书香缕缕,坐拥书城,我常常遐想无限,书是有生命的,我望着那些深情的书,彷佛与其交谈,在聆听着那一个个蹦蹦跳跳的人物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
我平生喜欢思考,喜欢安静,喜欢安安静静地做学问,不喜欢东跑西颠。书是我的经常必备一宝,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带上一本书,中间哪怕有三五分钟,我会忙里偷闲,把随身带着的一本书专心致志的读起来。过去古人读书要“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今天在这信息爆炸化的年代,读书更应发扬“三上”的精神,应是车上、枕上、厕上。有些人总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关键还是在自己。一切都是别人的,唯有时间是自己的。每一个人都难有机会在静谧的环境里学习,心安理得地享受阅读的美妙,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时间碎片。我总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碎片,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填补时间的空白,享受阅读的无限乐趣。
古人云: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读书,让人从世俗喧嚣中寻得生命的绿荫,心浮气躁变得气定神闲。现在,物欲充斥于社会每个角落,许多人心浮了,气躁了,手懒了。生命如同一棵枯竭的树,没有了绿叶婆娑的丰润,没有了怡然自得的沉静。读书是治病的良方妙药——繁忙时,书是一片放松的风景,闲暇时,书是一条欢乐的小溪;烦恼时,书是一个清凉的泉水;困惑时,书是一池透亮的阳光。读书是一瓶煎熬生活,滋养岁月的美酒,童年时代的读书岁月是多么令人怀念啊!
世界著名大都市都生长在博大、厚重的文化根基上 ,有资料显示,2009年伦敦拥有书店2904家,纽约拥有书店7298家,东京拥有书店4715家,巴黎拥有书店6662家。而世界著名大学都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一举一动牵动着美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走向。这个学校有综合图书馆、有专业图书馆,每个学院有图书馆,甚至学生宿舍也有图书馆,图书馆多达100座。这些图书馆散落在学院各个地方,方便、舒适,随意,是学生求知的一个重要资源。哈佛大学说,有这100座图书馆在,哈佛大学就一直在,哈佛精神就一直在。
书店——图书馆——文化,是一座现代城市的生存基石;书桌——书店——图书馆,是我养身处事的生命根基。阿根廷文学大师、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愿自己一生都安然地依恋在这座天堂里。茶也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与书结缘是多么幸福啊,当我静坐在四壁皆书的房间,信手翻开那些令我陶醉的书,乐不足言表,与书厮长相守,其心已足矣,我复何求?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而最吸引我的,还是书店的风景!
(作者系辛集市文联退休干部)
我清楚地记得:祖国刚刚解放的时候,我上了小学,就爱上了读书。那时家里很穷,日子过得结结巴巴。当农民的父母从牙缝里摳出一丁点零花钱,悄悄塞进我的小手里,自己总是小心翼翼地拿着捧着,不买糖果、不买零食,而是一分一分的积攒着。当攒到了几角钱的时候,我就跑呀跳呀,一溜烟似的赶到那个小小货郎家,挑选着那一册册迷人的小人书。当买回以后,我就静静地蹲在一个角落里,眼睛紧紧盯着那一幅幅画面,一眼不眨地一口气读完。我常常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在朦朦胧胧中,那难以忘怀的小小连环画,给了我小小的人生种上了知识的种子。
我还清楚地记得:家乡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后,我家生活过得十分拮据。父亲在那荒落的小河沟的两旁,种上几窝红薯、几棵玉米,一垄大葱。大葱收下以后,父亲包扎成一捆一捆的,十几捆装在一个包袱里,叫来十三岁的我背上,赶到很远的集市去卖。当卖完以后,在一个小书店里,我亲手买下了第一本学习辅导书《算术自修辅导》,以后我陆续购买了《智取威虎山》《把一切献给党》《红旗谱》……这些图书伴随着我的成长,陆续进入我的心灵世界。我进入正定师范以后,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只要一有闲暇,我就牢牢地泡在那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泉,领略着那醉人的风光。我读报纸、读期刊,读古今中外名著。书,让我度过了一段多么美好、难以忘怀的时光,那是一段多么永远值得回忆的日子。
我更清楚的记得,参加工作以后,我经常光顾的是书店。每次去书店,我都很少空手而归,我买回一册又一册光鲜耀眼的图书,今儿买喜欢的一册,明儿买中意的几本,后天又抱回难以割舍的一摞,我那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都用在了买书读书上了。即使是捉襟见肘时,我也依然乐此不疲。我的书从小纸箱到小木箱,从小书柜到大书架,我的屋里成了图书世界,但买书的热情依然不减,读书买书是年轻的我最大乐事。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未婚妻去县城置办婚礼,我竟一头扎进书店呆了大半天,害得未婚妻在书店外面悻悻地站立着,苦苦地等啊,等啊。这些年来,这件事一直被妻子当作挠人的话柄,常常挂在嘴边上嗔怪 敲打调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我拎进家里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挤,越来越多地侵占着屋里的地盘。我生活在图书的围城里,床铺下塞满了书,角落里挤满了书,整个屋子到处都是书:写字台上、茶几面上、桌柜顶上、窗台沿上、睡觉的床铺上,摆放着一摞又一摞的书,满屋尽是蛀虫书。这些书或仰脸、或匍匐、或侧翻,打开的、半开的、折着角的、夹着小条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我一踏进屋里,走动起来,有时都得蹑手蹑脚,一不小心,唯恐触动了那本书。搬进新楼房以后,我有了书房——一一个面积20平米的地方,但几年以后,却显得又小又挤。能放手摆放书架的地方,我安置了一个又一个,现在已是再也无从下手。屋里高高的书架,沿墙而立,直通屋顶,巍巍壮观,煞是好看。身临其中,书香缕缕,坐拥书城,我常常遐想无限,书是有生命的,我望着那些深情的书,彷佛与其交谈,在聆听着那一个个蹦蹦跳跳的人物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
我平生喜欢思考,喜欢安静,喜欢安安静静地做学问,不喜欢东跑西颠。书是我的经常必备一宝,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带上一本书,中间哪怕有三五分钟,我会忙里偷闲,把随身带着的一本书专心致志的读起来。过去古人读书要“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今天在这信息爆炸化的年代,读书更应发扬“三上”的精神,应是车上、枕上、厕上。有些人总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关键还是在自己。一切都是别人的,唯有时间是自己的。每一个人都难有机会在静谧的环境里学习,心安理得地享受阅读的美妙,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时间碎片。我总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碎片,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填补时间的空白,享受阅读的无限乐趣。
古人云: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读书,让人从世俗喧嚣中寻得生命的绿荫,心浮气躁变得气定神闲。现在,物欲充斥于社会每个角落,许多人心浮了,气躁了,手懒了。生命如同一棵枯竭的树,没有了绿叶婆娑的丰润,没有了怡然自得的沉静。读书是治病的良方妙药——繁忙时,书是一片放松的风景,闲暇时,书是一条欢乐的小溪;烦恼时,书是一个清凉的泉水;困惑时,书是一池透亮的阳光。读书是一瓶煎熬生活,滋养岁月的美酒,童年时代的读书岁月是多么令人怀念啊!
世界著名大都市都生长在博大、厚重的文化根基上 ,有资料显示,2009年伦敦拥有书店2904家,纽约拥有书店7298家,东京拥有书店4715家,巴黎拥有书店6662家。而世界著名大学都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一举一动牵动着美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走向。这个学校有综合图书馆、有专业图书馆,每个学院有图书馆,甚至学生宿舍也有图书馆,图书馆多达100座。这些图书馆散落在学院各个地方,方便、舒适,随意,是学生求知的一个重要资源。哈佛大学说,有这100座图书馆在,哈佛大学就一直在,哈佛精神就一直在。
书店——图书馆——文化,是一座现代城市的生存基石;书桌——书店——图书馆,是我养身处事的生命根基。阿根廷文学大师、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愿自己一生都安然地依恋在这座天堂里。茶也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与书结缘是多么幸福啊,当我静坐在四壁皆书的房间,信手翻开那些令我陶醉的书,乐不足言表,与书厮长相守,其心已足矣,我复何求?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而最吸引我的,还是书店的风景!
(作者系辛集市文联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