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述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应用能力的具体措施。数学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应用能力数学学习存在问题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长期以来一味追求“高、难、繁、深”的解题方法,忽视了实际生活的应用,结果出现了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所谓人才。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将数学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有效地克服了弊端。为数学教育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它倡导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除了注重“双基”外,应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注重教材中應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渗透实践问题,使学生遇到实际应用问题能够入手解答;关注社会热点,不断引进生活中的鲜活例子,为数学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开展研究性课题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一、以文本为切入点,夯实双基,在铺垫中培养
加强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削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相反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样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不是脱离文本,孤立地进行,相反更需要依托文本来开展教学活动。因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不可或缺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必不可少的辅垫。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实践问题,要想从中发现其本质,建立起数量关系,转化成数学问题,若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越丰富,“潜知”积累越多,产生能力的基础就越雄厚,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也就越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人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提高事物之间隐蔽的共同点和内在联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随着数学技术化的日益发展,数学已成为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量化意识等数学意识,已成为人们分析问题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具备都有待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坚实的后盾。数学文本作为双基的载体,有着科学性、系统性、生成性,离开了文本,犹如缘木求鱼,不可能有序地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同时,对于文本中出现的应用题教学,可以改变设问方式,变换题设条件,互换条件结论,综合拓广类比成新的问题。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编者精心筛选的,一般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结合例题和学生实际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可以逐步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成比例线段”一节中的例题,可结合该题让学生根据“同一时刻影长与物高成比例”,组织学生几人一组去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旗杆的高度等。学习了“黄金分割”这一知识,可让学生思考:要想在新建的环形跑道边建立一个旗杆应在什么位置比较美观?学习了“轴比称”一节中的作图题,可结合实际编一道应用题:“在一条河的同侧有两个村庄,现要在两村之间建立一水塔,怎样建使它到两村水管最短”等。这一类问题都是文本知识的简单应用,学生往往在学习新知的时候能较快的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二、以情境为切入点,学会建模,在探求中发展
数学真实地反映着现实中某方面的关系,学习数学要善于在现实中寻找“原型”,获得生动直观的体验模式,从而不仅掌握形式上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而且能掌握概念和结论背后的丰富的事实及本质属性。通过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体验并学会数学建模,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如学习“数轴”时,以温度计作为数轴的“原型”,结合温度计用标有读数的刻度来表示温度的大小这个事实出发,引入数轴的概念,学生就会加深对数轴“三要素”的理解。同时,也自然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又如,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可从形象的角度给它赋以一个运算的直观模式:
(□+△)(□-△)=□2-△2
别小看这个模式,有了这个模式可以及时摆脱一种干扰,以为公式只对某个数和字母才适用。
学习几何,可以告诉学生:人类的几何观念首先源于对自然界的直接认识,从太阳和月亮获得了圆与弯的观念;从光线、笔直的树木获得直的观念;从静止的湖面获得平的观念;从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获得对“轨迹”的认识;通过电影胶卷上的景物和银幕上的景物的比较获得对相似形的认识……从周围世界中抽象概括出这类概念就是最初的几何概念。
数学应从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在学生熟悉的情境过程中,概念就从实物、事件及其关系中产生了。如学习公理“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从上海到广州,一般可乘火车,路程约1811km;也可以坐轮船,航程约1690km;还可以搭飞机,只有约1200km。为什么坐飞机路程最短?因为陆地或水路交通受地形、水情的限制,路线弯弯曲曲;而飞机在空中飞行,所受条件的限制较少,一般情况下是沿着直线前进的,所以坐飞机的路程最短。
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向学生展示我国天文工作者拍摄的日环蚀过程中的照片,让学生从中归纳出太阳(大圆)与月亮(小圆)的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这些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更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了清澈的“源头”,还为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提供了具体的素材。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以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在情境中沉思,在情境中领悟。
三、以问题为切入点,活跃思维,在解决中提高
“问题解决”是一种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他们周围世界中的力量和有用性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贯穿着一个始终不变的内容,就是学习和应用数学。问题情境可以确立“需要懂得数学”的思想,并促进概念的发展。
数学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互相合作、运用技术手段,表达互相关联和有趣的数学思想,去体会数学的力量和用途。
下面的问题可以说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互相学习别人的解决方法:
问题:3个朋友在一起,每两人握一次手,他们一共握了几次手,4个朋友在一起呢?n个朋友在一起呢?
分析:显然3个朋友在一起共握3次手,4个朋友在一起共握6次手,n个朋友在一起我们不妨这样考虑:n个人中的每个人都和其他的(n-1)个人握一次手,应握n(n-1)次手,但实际上甲与乙握手也就是乙与甲握手,所以每两人握手都重复计算了一次,故实际握手次数是n(n-1)/2(n≧2且为整数)。
应用能力数学学习存在问题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长期以来一味追求“高、难、繁、深”的解题方法,忽视了实际生活的应用,结果出现了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所谓人才。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将数学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有效地克服了弊端。为数学教育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它倡导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除了注重“双基”外,应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注重教材中應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渗透实践问题,使学生遇到实际应用问题能够入手解答;关注社会热点,不断引进生活中的鲜活例子,为数学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开展研究性课题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一、以文本为切入点,夯实双基,在铺垫中培养
加强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削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相反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同样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不是脱离文本,孤立地进行,相反更需要依托文本来开展教学活动。因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不可或缺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必不可少的辅垫。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实践问题,要想从中发现其本质,建立起数量关系,转化成数学问题,若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越丰富,“潜知”积累越多,产生能力的基础就越雄厚,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也就越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人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提高事物之间隐蔽的共同点和内在联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随着数学技术化的日益发展,数学已成为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量化意识等数学意识,已成为人们分析问题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具备都有待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坚实的后盾。数学文本作为双基的载体,有着科学性、系统性、生成性,离开了文本,犹如缘木求鱼,不可能有序地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同时,对于文本中出现的应用题教学,可以改变设问方式,变换题设条件,互换条件结论,综合拓广类比成新的问题。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编者精心筛选的,一般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结合例题和学生实际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可以逐步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成比例线段”一节中的例题,可结合该题让学生根据“同一时刻影长与物高成比例”,组织学生几人一组去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旗杆的高度等。学习了“黄金分割”这一知识,可让学生思考:要想在新建的环形跑道边建立一个旗杆应在什么位置比较美观?学习了“轴比称”一节中的作图题,可结合实际编一道应用题:“在一条河的同侧有两个村庄,现要在两村之间建立一水塔,怎样建使它到两村水管最短”等。这一类问题都是文本知识的简单应用,学生往往在学习新知的时候能较快的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二、以情境为切入点,学会建模,在探求中发展
数学真实地反映着现实中某方面的关系,学习数学要善于在现实中寻找“原型”,获得生动直观的体验模式,从而不仅掌握形式上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而且能掌握概念和结论背后的丰富的事实及本质属性。通过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体验并学会数学建模,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如学习“数轴”时,以温度计作为数轴的“原型”,结合温度计用标有读数的刻度来表示温度的大小这个事实出发,引入数轴的概念,学生就会加深对数轴“三要素”的理解。同时,也自然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又如,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可从形象的角度给它赋以一个运算的直观模式:
(□+△)(□-△)=□2-△2
别小看这个模式,有了这个模式可以及时摆脱一种干扰,以为公式只对某个数和字母才适用。
学习几何,可以告诉学生:人类的几何观念首先源于对自然界的直接认识,从太阳和月亮获得了圆与弯的观念;从光线、笔直的树木获得直的观念;从静止的湖面获得平的观念;从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获得对“轨迹”的认识;通过电影胶卷上的景物和银幕上的景物的比较获得对相似形的认识……从周围世界中抽象概括出这类概念就是最初的几何概念。
数学应从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在学生熟悉的情境过程中,概念就从实物、事件及其关系中产生了。如学习公理“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从上海到广州,一般可乘火车,路程约1811km;也可以坐轮船,航程约1690km;还可以搭飞机,只有约1200km。为什么坐飞机路程最短?因为陆地或水路交通受地形、水情的限制,路线弯弯曲曲;而飞机在空中飞行,所受条件的限制较少,一般情况下是沿着直线前进的,所以坐飞机的路程最短。
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向学生展示我国天文工作者拍摄的日环蚀过程中的照片,让学生从中归纳出太阳(大圆)与月亮(小圆)的五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这些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更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了清澈的“源头”,还为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提供了具体的素材。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以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在情境中沉思,在情境中领悟。
三、以问题为切入点,活跃思维,在解决中提高
“问题解决”是一种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他们周围世界中的力量和有用性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贯穿着一个始终不变的内容,就是学习和应用数学。问题情境可以确立“需要懂得数学”的思想,并促进概念的发展。
数学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互相合作、运用技术手段,表达互相关联和有趣的数学思想,去体会数学的力量和用途。
下面的问题可以说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互相学习别人的解决方法:
问题:3个朋友在一起,每两人握一次手,他们一共握了几次手,4个朋友在一起呢?n个朋友在一起呢?
分析:显然3个朋友在一起共握3次手,4个朋友在一起共握6次手,n个朋友在一起我们不妨这样考虑:n个人中的每个人都和其他的(n-1)个人握一次手,应握n(n-1)次手,但实际上甲与乙握手也就是乙与甲握手,所以每两人握手都重复计算了一次,故实际握手次数是n(n-1)/2(n≧2且为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