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医院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11122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某二甲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依据《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法,对某二甲医院2009年度收治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主要应用的抗菌药物前3位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静脉注射为主,占68.87%。结论: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但给药途径和联合用药上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善。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药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24-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由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需时较长且有误差,不能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故CAP的治疗原则为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由于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合理用药引起的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多,已经成为抗感染治疗中的难题。因此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加强经验用药的规范使用,本研究对兴宁市某二甲医院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如下的分析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广东省兴宁市某二甲医院2009年临床确诊为CAP、入院后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病例。随机抽取100例,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19~82岁。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对100份病例中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联合用药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给药途径静脉给药177例,占68.87%;口服给药68例,占26.46%;雾化吸入11例,1例皮内注射。(存在同一病例两种给药途径)
  2.2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主要有6类47种,包括头孢菌素类22种,喹诺酮类9种,氨基糖苷类5种,大环内酯类4种,β-内酰胺类6种,氧头孢烯类1种。使用率前5名的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占34%;头孢克洛,占29%;头孢曲松,占22%;阿奇霉素注射液,占18%;庆大霉素注射液,占11%。
  2.3联合用药情况使用单一抗菌药物14例,联合用药86例,其中,二联的55例,占55%;三联及三联以上的31例,占31%。
  3讨论
  3.1种类使用经统计,头孢菌素类在使用品种频次上达到22种114次,位列第一。其中,二代头孢使用率最高,有54例;三代为36例;一代头孢为27例。头孢菌素类属于广谱抗生素,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7]基于CAP治疗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这一理念,从种类的选择程度上看是符合这一理念的。另外,我国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在上升,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也较高[2]。这直接导致这两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减少,而对细菌高敏感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有所增加。当然这些药物应用比例的增加不排除药商的推销。
  排第二位的是喹诺酮类,72例。理论上,喹诺酮类单药应用的疗效可达到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合应用的效果,而患者依从性更高[3]。左氧氟沙星是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对于包括厌氧菌在内的革兰阳性、阴性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铜绿假单胞菌是喹诺酮类最强者。尤其适用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其不仅对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有效,也覆盖了其他病原体的治疗[4]。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而安全的抗菌药物[5]。
  3.2给药途径喹诺酮类静脉滴注53例,占为72.6%,口服用药19例,占27.4%。喹诺酮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高,口服用药与静脉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差别不大,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所以临床应该提倡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以便降低用药费用和减少治疗成本[6]。氨基糖苷类中硫酸庆大霉素采用雾化吸入,我国目前没有庆大霉素雾化剂型,临床应用的是注射剂型替代,属于经验用药,没有循证医学依据。即使显示出较好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为避免药物产生耐药性,应避免如此使用。
  3.3联合用药原则上限于2种药物联用,但统计发现有三联、四联的情况,三联22例,四联8例,五联1例。同时,联用药物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大环内酯类和林可类属于快速抑菌药,二者联用可产生拮抗作用。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均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不宜联用。不当的联合应用易产生新的耐药菌株,降低药物疗效,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应注意合理联合应用。
  综上所述,广东省兴宁市某二甲医院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绝大多数患者的药物选择都可以依据指南的推荐选药,但是也有个别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出现,如给药方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用药不足等情况,这方面应该加强对医师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4):l99.
  [2] 陈亚红,赵鸣,赵鸣武.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5):267-269.
  [3] 林萍,赵力波,贾霜.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因及治疗原则[J].中国药业,2006,15(6):63-64.
  [4] 欧阳宇.3种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2):130-133.
  [5] 张建勇,银春,董碧蓉,等.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06,26(4):245-247.
  [6] 陈敏玲.上海地区81家医院2006~2008年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32):2492-2494.
  [7] 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42-153.
其他文献
【关键词】纳秒脉冲;肿瘤治疗;应用;概述  【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23-1    纳秒脉冲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前沿研究课题,它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肿瘤治疗的进步。本文介绍了纳秒脉冲技术的特点、作用原理以及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1概述  目前生物学上传统的电穿孔治疗的研究多集中在脉冲电场致细胞膜结构的种类发生改变,尚未涉及对细胞核DNA的
摘要 目的:为了解决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从医院到家庭得到持续护理服务的需要,使亲情卡发挥作用,提高患者对保健知识知晓程度。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方法:对我科的住院患者建立亲情护理联系卡,给予持续性的健康护理服务,制订健康评估测评表,将得到链式亲情护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而对未实施链式亲情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者的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程度、患者满意度、诊疗情况、方式做一比较。结
【摘要】:临床实习是培养优秀护士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多年实习管理的体会与思考,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具体措施,探讨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60-2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校学生在医院实践学习的一部分,“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教师的使命,只有言传身教,才能
2 材料与方法    2.1材料:流量表、过滤管、湿化瓶、湿化液  2.2氧气湿化系统消毒方法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对原发病的治愈也非常不利,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麝香、熊胆和藏红花外敷治疗压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摘要】:为改进和加强妇产科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1)充分准备,得心应手;(2)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效果;(3)实行严格的实验考试制度。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质量;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62-1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
【摘要】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为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上的影响因素较多,故本组研究从标本采集、微生物检验的快速诊断、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及检验人员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多方面来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并重点探讨了标本采集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