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社会流动下农村老年群体精神养老问题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社会流动下农村精神养老问题为焦点,通过深入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老年人精神自养不足、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精神养老意识缺乏、当地政府执政理念老套、过于重视物质养老、精神养老方面被忽略等问题,以期为中国其他地区的对比研究提供样本,以及能改善农村老年群体精神养老问题,推进政府精神养老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农村老年群体;精神养老;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9-0036-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社会流动也加剧,农村地区也不例外。在社会流动背景下,大量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农村老年群体的精神养老问题便是其一。本研究拟以社会流动下农村精神养老问题为焦点,通过深入进行个案研究,为中国其他地区的对比研究提供样本。同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改善农村老年群体精神养老问题,推进政府精神养老体系更加完善。
  一、概况与方法
  (一)调查点概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青泥镇劳动力人口13 262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85%以上,65岁以上的1 351人,大量的老年人和儿童被留在老家,青壮年背井离家支撑着家里的生计。青泥是个农业大镇,但大量的农田都是家里50岁以上的长辈在操持。居民的生活条件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物质上都能实现基本的温饱。因此,选择劳动力大量流失严重的青泥镇为我们调查点。
  (二)研究方法
  在调查点上我们主要是运用了结构式访问法,由当地的村干部或者当地的志愿者向村名发放问卷,并且进行解释说明。问卷的回收率较高,老年群体的真实反馈度也是较高的。后期,我们运用SPSS软件,将有效问卷进行系统分析。
  二、农村老年群体精神养老现状
  分析数据结果,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一)老年人的精神自养不足
  在调查点,研究者发现大量的老年人生活只局限于农田里的庄稼以及晚辈,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感受,更没有规划过自己晚年生活,缺乏独立的圈子。
  (二)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
  农村青壮年大量外流,老年人晚年孤独,难以享受天伦之乐。“重幼轻老”现象突出,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缺乏关爱,心理落差大。
  (三)老年人社区融入度不高
  就社区养老方面,虽然晚上有广场舞之类的群体性活动,但是白天的社区活动较少,老年人都忙于家庭和农事,没有时间同邻里交流感情。经济快速发展,邻里之间的感情也冲淡了许多,不如以前那么亲密。农村社区“比富”现象严重,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老人无法融入到社区中,自卑感严重。
  (四)老年人精神生活缺失
  老年人虽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金等养老政策,但这些都是在物质方面对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帮助,对精神养老没有意识。
  三、问题及原因
  (一)高社会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量的老年人和儿童被留在老家。子女的外出,使得老年人无法与子女经常见面,得不到子女的关怀与慰藉。子女在外忙于工作,无法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并且,大多数的子女只注重物质上能够让父母无忧,但却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使得老年人非常孤单。
  (二)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的没落
  中国的“孝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被忽视,“重幼轻老”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古代的“父母在,不远行”思想,在现代已经被推翻。老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在退化,家庭中的地位更是排在最后。子女的重点在于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没有考虑过老年父母的精神需求。
  (三)老年人身心脆弱
  从老年人的生理角度来看,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在退化,身体素质越来越差,需要药物和住院才能解决疾病问题,甚至需要子辈服侍。医疗费用使得老年人有亏欠感、内疚感,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怀疑,不肯与人交流,将自己排斥在家庭之外。
  (四)经济有一定发展,但是仍然不足
  目前农村的经济相比于原先来说,确实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相比于城市来说,差距仍然还是很大。农村的经济水平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所以,在养老方面,首先落实的就是经济上的养老,在物质还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时,很少有人会想到精神层面的补充。所以在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过程中,物质养老还没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导致精神养老被人们忽视。
  四、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留住农村劳动力
  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优厚的工作待遇。相比于农业活动耗时耗力并且回报率过低,外出务工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如果乡镇能够留住劳动力,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养老也将会有一定的满足。
  (二)鼓励老年群体精神自养
  中国的父母将自己捆绑在儿女的身上,没有为自己的生活着想。老年人年纪又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如以前,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将自己封闭在家庭中,封闭在子女中。走出家门,走入社区,走向社会。
  (三)重新定义和宣传“孝文化”
  传统的“孝文化”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义“孝文化”。对父母的孝不是只表现在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能给父母带来精神慰藉,懂得孝敬父母,赡养父母,并且能够尊敬父母。老年人需要认可与尊重,老年人在家中如果能够感受到温暖以及被重视的感觉,这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加强社区融入
  社区可以组织集体性的活动,比如可以针对地方特色组织地方戏曲赏析,以及可以开展广场舞等集体性较强的活动。能够让老年人积极参与其中,走出家门,融入到社区中。
  (五)执政理念创新
  政府相关的社会养老制度的缺失和不到位,没有与时俱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养老制度仍停留物质层面,忽视老年人精神上的赡养。农村老年群体精神养老更是很少顾及到。建议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老年群体的关怀力度,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结语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关注农村养老问题。农村精神养老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好农村精神养老问题,对整个社会有着重大意义。农村老年群体精神养老不仅仅牵涉农村老年群体,还与城镇化建设、社会养老体系改革等有关。处理好农村老年群体精神养老问题有助于减少社会摩擦,促进农村社区发展,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增强公民的幸福感,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周湘莲,周勇.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 任高丽,万春灵.应当高度重视精神养老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
  [3] 安俊美,邱成岭,张大勇.社会转型期农村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的政策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责任编辑 吴高君]
其他文献
土壤在森林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源和库的角色,同时也调控着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森林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碳成分,在森林生态功能恢复和提高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以提高土壤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维持、周转及其优化调控是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虽然只占土壤有机碳总量的较小部分,但土壤细微的变动能够在土壤总碳变化时通过它反映出来,同时又直接参与土壤生物化学转化过程,也是土壤养分的驱动力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源,因此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中
摘 要:在尽享掌上资讯的时代,微信平台建设是当代民办高校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探索现代服务路径的一种新模式。只有打造媒体型、互动型、移动门户型相结合的综合型微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多样的微信平台数字化资源和服务,才能真正实现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便携式(掌上)图书馆”的目标。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微信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
期刊
摘 要: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它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符号,代表着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当代最科学、最合理的价值追求。应该融入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包括建筑、艺术、日常生产、生活等领域,从而形成中华文化体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以“和谐”价值观为例,认为“和谐”价值观融入建筑领域应遵循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伦理原则,需要注重新老建筑的和谐共生,关注建筑与人、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和谐等问题。
期刊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介绍了资源型企业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从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水平、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以及技术创新的人员数量等方面阐述了河北省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从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以及扩大科技活动的研究队伍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河北省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对策  中
期刊
摘 要:旅游企业价值的增加取决于其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对投资效率的评价将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基于此,以2007—2013年国内24家A股旅游业上市公司的168个面板数据为样本,以营运资金为切入点,运用数据包络法(DEA)的CCR模型对其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整体效率低下、规模效率低下和存在DEA非有效决策单元的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等问题。  关键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污染型的经济结构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从经济与金融对策的视角来治理雾霾,即扭转政府行为对市场信号的扭曲,引导资源进入低污染行业,通过财税手段解决市场失灵,以达到解决跨区域雾霾的外部性问题目的,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关键字:雾霾;天气污染型;经济结构;雾霾治理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期刊
摘 要:随着在市场中导入新品牌的费用急剧增加,品牌延伸成为企业进行品牌管理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研究品牌延伸对品牌依恋的影响,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建立科学的理论模型,解释品牌延伸对品牌依恋的影响机理。建议企业进行品牌延伸时先从契合度高的产品领域入手,通过提升品牌信任和品牌象征价值来提高消费者对延伸品牌的依恋。  关键词:品牌延伸;品牌依恋;契合度;品牌信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在“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时期,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形势依然严峻。邢台市洪涝灾害充分说明了我国农村地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之弱,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府需要不断从抵御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全面提高应灾能力,保障公民的利益。  关键词:基层政府;洪涝灾害;防御缺失  中图分类号:D6
期刊
亚洲黑熊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动物,然而,目前对其分布、食物选择、冲突策略、行为等仍缺乏深入了解。由于生境退化,亚洲黑熊已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本研究旨在探索亚洲黑熊的保育状态及在巴基斯坦Khyber-Pakhtunkhwa西北部可汗山谷地区的人熊冲突。结果显示,可汗山谷地区70%的居民确认当地亚洲黑熊的毁坏农作物,扑杀牲畜(n=32),攻击人类(n=15)。大部分受访者(63%)对黑熊存在负面态度,但37%的受访者持有中性态度。在这一地区,每年黑熊对玉米等农作物的损害约3.8hm2,且多数损坏发生在7~9月
摘 要:以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为例,阐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理念体系、公司的管理原则等,从企业文化的价值观管理、企业精神塑造、企业文化制度管理、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9-0008-02  人们认识一个企业时,通常是从它的外在表象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