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准确把握教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习惯 问题设计 生活情景 合作学习
  一、准确把握教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就目前的数学教学来看,往往会出现教材吃不透,理解不到位,课堂上热热闹闹,看似是一堂成功的课,其实仔细分析,偏离了重点、难点,学生凑了热闹,基础性的知识都没有学好。
  比如: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这一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对它们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只要能识别这些物体,能找出生活中的这些形状的物体即可,不要对物体的特征做规范的语言描述。而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归纳出特征并板书出来,提高了教学要求,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还有的教师教材吃不透,教学时出现形物不分现象。比如认识物体一课,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会说:“这个物体是什么形?”因此,教师专业培训必须回归理性,回归到教材的把握研究上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读、写、说、听等各种习惯养成,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只要会听讲、会学习了,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数学是严谨的,不容许教师有半点马虎,从数字、算式的学写到算理的掌握,以及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都需要教师有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教师是楷模,天天给学生做榜样,书法、普通话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单位名称都说错,如:将面积单位是“1平方米”说成是“1平米”,单位名称与面积单位混淆。因此,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扎实训练教学基本功。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问题设计要科学。
  数学是以课堂思维为主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进行的是有意义的思维训练。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况:教师设计好每一个细节问题,学生顺着教师解题思路解答;有的还是一问一答,还有的是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这些设计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仍然是传统的知识教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爬坡,不要给学生搭“梯”,不能牵着学生走。教师在课堂上不知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向学生呈现问题时,不要急于去分析、肢解。学生解答问题,需要一个对问题全方位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嚼碎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设计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不懂的问题、不同的问题、想知道的问题。在平时就要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入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情景中。
  课堂教学要实现情感、心理、思维定向,而不只是让学生看热闹。
  课堂设计要具有现实生活性、趣味性与数学性、思维性、思维导向性。
  比如,教学9 几,如果领学时学生只看画面画的内容,不归结为数学问题,不让学生去发现数学信息,就缺乏数学性。
  教学时注意两个方面:1.低年级设计生活情景;2.高年级设计数学情景。如:三角形的认识,直接出示三角形引入新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直接进入数学情景研究,让学生直接去测量。
  创设情境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避免出现“有情景无思考,有情景无数学,有情景无教学”等现象。
  3.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实现认知结构、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自主与合作的统一。
  合作学习不只是思维碰撞,个人完成各方面的合作,还包括学具等的、需要帮助的合作,整堂课要做到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培养学生合作态度、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及民主竞争意识。
  合作学习应达到激励、民主、合作、竞争四者统一,避免学生“灌”学生。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参考.2012(1、3、5).
  [2]数理化学习.2012(2、4、6).
  [3]学周刊.2012(7、8、9).
  [4]小学教学研究.2012(2、3、4).
  [5]教育界.2012(5、6、7).
其他文献
本草乳炎清散是内蒙古华天制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兽用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肿止痛,托毒排脓的功效。目的:通过进行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本草乳
摘 要: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教学成绩非常重要。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方法的今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应注重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使学生爱学,主动学。采取培养观察
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最主要途径。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在概念课中进行问题情景教学,情景展示生活化。  数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大特点,使得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单调,枯燥乏味,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甚至厌学的情绪。这就势必造成平时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去教,学生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学,但效果仍不理想的情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 Hp)是急性期蛋白的一种,主要在肝脏中合成代谢。Hp的浓度在动物机体发生病理损伤24 h至48 h后就会迅速升高,在组织恢复健康以后又会迅速降低至正常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假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要创设宽松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要鼓励学生“再创造”。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探究活动 数学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对有效课堂教学做了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 现状 思考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
一、制约地方性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几个方面(一)地区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地方性院校是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应根据地区经
摘 要: 追问是指在学生解答了老师预设的问题后,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它可以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在认识冲突处追问,在认识粗浅处追问,在探索方法处追问,在发生错误处追问,从而生成有效课堂。  关键词: 追问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
在近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学科是最基本,也是最晦涩难懂的一门学科。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逐渐认识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才是课程改革的精髓。虽然是教材依然没有变更,但可以老瓶灌新酒,将旧教材上出新意来。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让学生表面上动起来,而是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数学课程中的概念、规律、公式等都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原型的缩影,为了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
摘 要: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就动手操作的方法和意义谈了看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动手操作能力 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可以让课堂更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急于探究的情绪;培养学生创造力,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大大加强,并能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