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学校应用中来看,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作用得不到最大的发挥。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技工院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77-01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咨询、计划、决策、试试、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学校应用中来看,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作用得不到最大的发挥,甚至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问题一:为行动导向而导向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一种教学的流行趋势。但在技工院校中,有不少人过分夸大其作用,变成“为行动导向而导向”。这些人认为行动导向型教学适用于所有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因此在一些技工院校开展了使所有科任老师都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改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须知不同学科类型需要建构不同性质的教学方法分类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从“做”当中去“认知”、“累积”、“再认知”的教学方法,应是针对实践性强的学科,而对理论性强的学科并非有好的适用性。例如,以本校开设的《电商基础》为例,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考证。于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就采用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等。而在《网络营销》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就充分地应用了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因为该门课程如果单纯通过讲授,课程的教学就对学生的实用性不大了。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问题二:一提行动导向必分组与讨论
很多教师一提到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分组—讨论—总结。似乎分组与讨论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唯一手段。于是,不同的科目进行了不同的分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直呼头晕,因为同个学生在不同课程属于不同的组。另外,也导致学生认为所谓“做中学”,就是从“分组讨论中学”。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须知行动导向教学法并非只有分组讨论这一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使用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实验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考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
问题三:导向目的只为教学,而非让学生掌握技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科本位的。以项目教学为例,大多数试行的项目教学还是停留在教给学生一个现成的项目(课题),学生只需要照要求完成项目制作就可以了,因此教学的出发点停留在学生学过该技能的程度上,并未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该技能。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对同一个任务,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导向,并在导向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任务难度,从而让学生在“做中掌握”,而不单单只是“做中学”。
问题四:全课程导向,忽视学生需求
技工院校的一部分教师在其所讲授的科目中都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效果暂且不说,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意见。例如在某个技工院校的学生座谈会上,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每天都做任务,虽然动手能力提高了,但是理论知识却没有学到。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开始一门课程之前,先对学生进行调研,让他们决定行动导向课程的比例多少比较合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根据课程需要以及学生意愿,对行动导向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既满足教学的需要,又满足学生的需求。
问题五:导向脱离企业实际需求
在我国的技工院校,大多数教师缺乏职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这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主要是近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专业性职业实践的经验。并且,由于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参加培训者寥寥可数,更是导致教师在行动导向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脱离企业实际需求。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须知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技能并找到工作。鉴于此,本人认为技工院校应该让教师不定期地到企业中进行下厂实习,才能使教师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行动导向任务。在有可能的情况,甚至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下厂实习,效果更佳。
问题六:缺少与行动导向教学适应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虽然近年来行动导向教学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教材往往滞后于实际,无法体现当前的典型问题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多数技工院校在硬件资源上也是较为匮乏。例如给学生讲授洗衣业务时,告诉学生:地毯需要干洗,不锈钢器具需要用酮油擦拭,瓷砖需要用全能水稀释后清洗。学过之后,教师感觉学生似乎都领会了。但到了岗位上,学生根本不认识酮油是什么,因为他们都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须知教材与教学资源的缺乏将导致行动导向教学大打折扣。在教材缺乏的情况下,技工院校应鼓励教师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行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对于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技工院校可以加大投入,增加教学的硬件。如果资金不足,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模拟生产线,从而达到增加教学资源的目的。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在技工院校的应用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院校的应用能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揭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苏永伟,张跃强.《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几点思考.
[2]胡海侠.浅析高职营销专业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问题.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刘书梅,付东青,王建敏,张志彬.关于高职行动导向型教学误区的剖析.
[4]吴晶晶,陈江晔.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国职业类学校的适用性探索.
[5]“行动导向教学”原则下的教师职业能力建设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邦祥
[6]现代职业教育学 主编 王新如 副主编 顾成英 康大秋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技工院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77-01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咨询、计划、决策、试试、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学校应用中来看,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作用得不到最大的发挥,甚至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问题一:为行动导向而导向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一种教学的流行趋势。但在技工院校中,有不少人过分夸大其作用,变成“为行动导向而导向”。这些人认为行动导向型教学适用于所有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因此在一些技工院校开展了使所有科任老师都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改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须知不同学科类型需要建构不同性质的教学方法分类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从“做”当中去“认知”、“累积”、“再认知”的教学方法,应是针对实践性强的学科,而对理论性强的学科并非有好的适用性。例如,以本校开设的《电商基础》为例,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考证。于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就采用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等。而在《网络营销》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就充分地应用了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因为该门课程如果单纯通过讲授,课程的教学就对学生的实用性不大了。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问题二:一提行动导向必分组与讨论
很多教师一提到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分组—讨论—总结。似乎分组与讨论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唯一手段。于是,不同的科目进行了不同的分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直呼头晕,因为同个学生在不同课程属于不同的组。另外,也导致学生认为所谓“做中学”,就是从“分组讨论中学”。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须知行动导向教学法并非只有分组讨论这一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使用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实验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考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
问题三:导向目的只为教学,而非让学生掌握技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科本位的。以项目教学为例,大多数试行的项目教学还是停留在教给学生一个现成的项目(课题),学生只需要照要求完成项目制作就可以了,因此教学的出发点停留在学生学过该技能的程度上,并未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该技能。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对同一个任务,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导向,并在导向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任务难度,从而让学生在“做中掌握”,而不单单只是“做中学”。
问题四:全课程导向,忽视学生需求
技工院校的一部分教师在其所讲授的科目中都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效果暂且不说,不妨先听听学生的意见。例如在某个技工院校的学生座谈会上,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每天都做任务,虽然动手能力提高了,但是理论知识却没有学到。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开始一门课程之前,先对学生进行调研,让他们决定行动导向课程的比例多少比较合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根据课程需要以及学生意愿,对行动导向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既满足教学的需要,又满足学生的需求。
问题五:导向脱离企业实际需求
在我国的技工院校,大多数教师缺乏职业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这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主要是近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专业性职业实践的经验。并且,由于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参加培训者寥寥可数,更是导致教师在行动导向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脱离企业实际需求。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须知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技能并找到工作。鉴于此,本人认为技工院校应该让教师不定期地到企业中进行下厂实习,才能使教师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行动导向任务。在有可能的情况,甚至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下厂实习,效果更佳。
问题六:缺少与行动导向教学适应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虽然近年来行动导向教学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教材往往滞后于实际,无法体现当前的典型问题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多数技工院校在硬件资源上也是较为匮乏。例如给学生讲授洗衣业务时,告诉学生:地毯需要干洗,不锈钢器具需要用酮油擦拭,瓷砖需要用全能水稀释后清洗。学过之后,教师感觉学生似乎都领会了。但到了岗位上,学生根本不认识酮油是什么,因为他们都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须知教材与教学资源的缺乏将导致行动导向教学大打折扣。在教材缺乏的情况下,技工院校应鼓励教师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行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对于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技工院校可以加大投入,增加教学的硬件。如果资金不足,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模拟生产线,从而达到增加教学资源的目的。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在技工院校的应用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院校的应用能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揭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苏永伟,张跃强.《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几点思考.
[2]胡海侠.浅析高职营销专业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问题.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刘书梅,付东青,王建敏,张志彬.关于高职行动导向型教学误区的剖析.
[4]吴晶晶,陈江晔.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国职业类学校的适用性探索.
[5]“行动导向教学”原则下的教师职业能力建设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邦祥
[6]现代职业教育学 主编 王新如 副主编 顾成英 康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