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中国教育的罗斯高演讲:63%的农村孩子没上过高中,母亲该回乡带孩子吗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yd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
  2017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发展经济学家罗斯高的一个演讲文本走红网络。讲稿里的大量数据引起了人们关注:调查发现,逾半数受调查农村幼儿认知能力滞后,中国农村大约只有1/3的人口进入高中,而高中教育完成率低的原因,在于农村小学和0~3岁幼儿阶段教育出了问题。罗斯高认为,中国农村孩子认知低下的重要群体是留守儿童。其研究表明,在孩子0~3岁期间,如果妈妈在家,并按照她们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科学教导,孩子的认知发展完全正常。所以,他提出在0~3岁的时候,让母亲回到孩子身边,接受健康与养育的培训。结论一出,激起了网友热议。
  [罗斯高的发现]
  现象1
  自二战结束后的七十年间,非洲、南亚等国家一直收入偏低,而欧洲地区,以及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收入一直居高。有15个国家或地区完成了从中等收入到高等收入的转变。但是,近20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一直在中等收入阶段原地踏步。在高等收入国家,他们的劳动力中有75%的人受过高中教育。而那些完成了从中等收入到高等收入跨越的国家或地区,如中国台湾、爱尔兰、新西兰,它们在处于中等收入时,就已经有了成为高等收入国家应具备的人力资源基础。但是,在“陷阱”里的国家,平均每3个劳动力里,只有一个人是高中毕业的。
  【影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中等收入变成高等收入的过程中,工资涨得很快,低工资的工作减少了,新的工作机会涌现,这时,如果你的劳动力没准备好,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的人(受过高中教育)发展得非常快,能获得很高的收入;可是还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未受过高中教育),或者失业。失业后,一部分人就开始犯罪,而犯罪必然造成社会混乱,从而致使没有人往该国家或地区投资,最后这些地方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70年来一直这样周而复始,无法从“陷阱”里出来,变成真正的高等收入国家。
  现象2
  在中国,有约38%的人是城市户口,由于城市人口生育较少,只占24%,也就是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孩子出生在城市,剩下大部分孩子生活在贫困农村,还有一部分生活在其他农村。不过,中国城市里的孩子有93%的人都读过高中,这甚至高于美国92%的比例。但在贫困农村,63%的孩子没有读过高中,这几乎与20世纪80年代的墨西哥相同。相反,在韩国处于中等收入时期,几乎每一个农村孩子都上过高中。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20岁到60岁的劳动人口中,读过高中或高中以上的人口占24%,这个比例比南非还低。
  【链接】20世纪80年代的墨西哥,人们的收入开始上涨,而后便出现两极分化了。没有读过高中的人只有三个选择:第一个是打杂工,如做玉米饼,这些工作是没有福利、没有未来的;第二个就是偷渡到美国去;第三个就是加入犯罪组织。所以这么多年来,墨西哥仍然只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
  现象3
  在一次包含中国175所初中,2万人样本的调查中,有47%的学生表示想上高中;13%的学生表示想上职高;29%的学生想直接就业;此外,11%的学生还没有决定。对他们进行专项测试显示,想读高中的学生,在初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不想读高中的学生,学习到的绝对知识的值是负值。追溯到学生的小学阶段,根据13万个学生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农村有27%的学生贫血,33%的学生肚子里有寄生虫,25%的学生看不到黑板。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实验】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发眼镜,发驱虫药。选100个学校,50个学校发维生素,50个学校不发。一年以后学生的成绩会有很大的变化。发眼镜也会有变化,这是当然的结果——如果你看不见,我给你眼镜,你的成绩会提高。
  现象4
  在上海,0~3岁的儿童中,有14%的孩子智力发展缓慢。在北京、伦敦、悉尼等城市,这个数据都在15%左右。不过,在中国贫困农村,如陕南山区,超过50%的孩子智力发展缓慢。在河北、云南,得出来的数据是45%和51%。包括浦东、北京、郑州等地的民工,数据分别都是在50%左右。还有数据显示,中国农村0~3岁儿童的贫血比例高于小学阶段。调查中,有95%的农民表示愿意让孩子上大学,但实际中只有8%的农村孩子上大学。被调查家长中,给孩子读书听的家长不足10%,将近80%的农村家庭只有一本儿童书或者没有一本书。
  【科普】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James Heckman表示,在孩子0~3岁间对其投资会获得最高的回报。我们的IQ,有90%是由0到3岁的发育决定的。
  [大众观点]
  观点1
  “让爸妈回家”不是留守儿童的解决之道
  “让妈妈留在农村”的这个提议,却掉进了当前很多人对农村问题的基本认知陷阱,尤其是很多公益项目,提出了诸如“让爸爸回家”这类的目标,这和“让妈妈留在农村”的逻辑和思路是一致的。但这显然是不符合目前的中国国情和农民自身意愿的,显得空有情怀,最后却是反人性和反城市化的。
  中国农村问题的解决之道,重点应该是要呼吁和推动城市应该有所作为,应该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政策,迎納为在城市工作的农村爸爸妈妈,让他们在自己奋斗过的地方能够落地生根,尽早地结束家庭分离,让制度(尤其在教育机会、社会保障方面)给异地工作的农村人在城市里安个家,让留守儿童可以享受城市的优质资源。
  观点2
  妈妈就该留在农村带孩子吗
  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很严重,解决之路也很崎岖,但唯独不包括把女性重新召回农村。农村母亲留在城市上班是一个经济选择问题,在当前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下,让妈妈放弃工作回农村照顾孩子,并非理性选择。
  姑且抛开经济因素,从教育观念来看,让妈妈回到农村也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与城市相比,农村育儿观念普遍落后,就算妈妈回到农村照顾孩子,也很少会像罗斯高所说的那样经常读书给孩子听。   与营养不良导致的农村儿童认知能力低下相比,农村女性地位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村女性地位较低,被传统的陋习所束缚,个人发展自主权严重缺失。与男性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一定程度上,这也是造就了很多最贫困地区孩子智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能离开这种地方,去城市里寻找自身价值,是对她们天性的解放。很大程度上,贫困和重男轻女是农村孩子智力因素低下难以解决的深刻原因;不改变农村女性的地位,孩子的基因改善、教育水平提高,都是无稽之谈。
  观点3
  罗斯高的建言并不离谱,父母陪伴很重要
  罗斯高强调的“妈妈的重要性”,应该只是基于大的时代语境而给出的说法。实际上,父亲或母亲,通过陪伴孩子而收获的绝不是一种自我满足式的幸福,而是孩子在睡眠能力、自主进食能力、反应力、认知力、情绪控制能力上的正常发展。
  许多做了父母的人,都几乎在同时意识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即父母带的孩子比祖辈带的孩子更活泼、灵敏乃至快乐。长此以往,在身体、心理发展上,两个群体的孩子将会遭遇可怕的差距。对于个体来说,应该认识到父母在早期育儿的非凡价值。
  因此,无论在个人选择层面,还是公共政策层面,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凝聚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父母陪伴的重要性,要呼吁国家在税收、津贴、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和投入;因为这不仅仅是对父母有益,对孩子有益,而且关乎未来中国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观点3新闻链接
  超一成受调查留守儿童称父母已死
  □人民网
  调查显示,11.4%的孩子称自己父母已离世,明显高于中国年平均死亡率千分之七。而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年龄越大,比例越低。这一调查结果出于孩子们的玩笑或对父母发泄不满,也表明越小的孩子对于父母离开的伤害感受、怨恨程度越深。
  2017年7月21日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这是公益组织“上学路上”连续第三年发布《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今年的白皮书问卷总计收回有效问卷14868份,涵盖17个省(区、市)。
  通过问卷调查,9.3%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父亲或母亲去世对自己“几乎没有影响”,而把城镇的留守儿童纳入进来后,比例上升至9.7%——这说明,因为留守造成的亲情淡薄,孩子视父母为“路人”的情况跟经济发达无关,城镇甚至比乡村还严重。
  对于留守和孩子遭受他人欺负之间的关系,调查显示,处于缺母留守状态的学生最易受到欺负,达58%;其次是完全留守(指父母均不在身边)54%,再次是缺父留守48%。从数字中看,留守确实降低了孩子在人群中的地位,使其更弱势,更容易被挑选成为欺负的对象,而这种情况会使得孩子本就不良的心理状态雪上加霜。
  与想象中不同,调查结果发现,母亲一旦外出打工,她跟孩子的联结情况会出现陡然下降,无论是回家看望,还是电话联系的次数,都比父亲外出打工少10%~13%,表现得对孩子好像更为“绝情”。反过来,这种情况也反映在孩子的心理状态上,多个指标显示,母亲单独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心理负面影响等同甚至大于父母双方都出去打工。
  【范文片段示例】



  “媽妈”是否回乡,值得商榷,关注留守儿童,势在必行。针对罗斯高的演讲与建议,我们首先要表达真诚的敬意,感谢他为我国发展所作出的思考,以及为帮扶留守儿童而做的良性探索。我们与其为“妈妈是否该回乡”争论不休,不如像罗斯高那样多做些实际的努力与探索。
其他文献
人民日报海外版批其为“文化自宫”  2017年9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进行新课纲审议,研拟将文言文比例降低,计划采用“三分制”,即文言文、台湾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各占1/3的比例。文言文从现行的50%左右,降至30%,必读古文篇数也从20篇减至10篇,并由网络票选出10篇推荐选文。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人民日报海外版更批其为“文化自宫”,而另一方面,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义务教育语文、
期刊
這周日,编编们来加班。杂志社的办公楼在周六日是不开空调的,在“秋老虎”“横行霸道”的当下,坐在没有空调的办公室,编编们还是热得出汗。突然,本编灵机一动,想起了在放杂志的小仓库里有台电扇。于是,“开仓拿扇”。  为了让电扇能同时吹到我和隔壁的蒋燕编编,我一直在调电扇的角度,还不停地问:“蒋燕,你吹得到吗?”蒋燕:“吹得到,但是不是很凉爽。”于是一大早,我们俩就在那摆弄电扇,一边给风扇找角度一边嘀咕,
期刊
【适用话题】文化熏陶 环境影响 热爱文学  南京能不能算文学之都,即将成为一个话题。  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评选南京的传世名著,为选不选《红楼梦》,肚子里都是学问的专家没法统一意见。有说应该,有说不应该,都有道理,都有充分根据。可是说一千道一万,有了“金陵十二钗”,你若是不选,南京人民不答应。  要申请文学之都,就会有专家的认证会。我被安排发言,要求介绍“南京创作土壤培育南京作家情况”,看这题目,老
期刊
【适用话题】城市特色 软实力 竞争力名人效应与文学实力  卡尔维诺曾经描写过这样一座城市,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市,倒不如说是无数城市組成的一个荒原,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市中心都长得完全相似:他们驾车送我经过的郊区,跟别些地方的郊区没什么分别,都有绿绿黄黄的小屋子。依循着同样的路标,我们绕过同样的广场里的同样的花坛。市区街道上陈列的商品、包裹、招牌都没有改变。这简直就是一个预言,对今天中
期刊
莎士比亚曾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写下这样一句:“我们叫作玫瑰的这种花,要是换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芬芳。”对此,很多父母可能并不认同。2017年9月5日人民网报道,一位陕西的父亲给孩子取名“王者荣耀”,一名重庆的大学生在开学时被发现叫“黄埔军校”,前几年一江苏考生因名叫“是朕”,让其他考生大呼“给跪”了。  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被识别的符号,也是寄托父母或自身美好愿望的载体。传统取名,女的多叫菊
期刊
作文君  《王者荣耀》自上市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在《意素》往期,我们已经从许多角度选取了相关的素材供童鞋用于写作,比如《的委屈》《卸载之后我又做了什么》等,虽然如此,依然有许多素粉来信,表示还不过瘾。那怎么办?好吧好吧,作文君只好请名师做成专题,手把手教大家把二类文指导升格成一类,一起玩转素材和范文!  【文题展示】  《王者荣耀》自上市以来,就一直爆出中小学生沉迷其中引发种种悲剧:浙江省杭州市
期刊
这日周五,一想到即将到来的周末,各位小编心里就长满了草,时间一过五点,编辑部里就有了点小骚动。  六點了(下班时间),大家却都没走,故作矜持又待了一小会儿。  六点十分,众小编交头接耳、暗下决心,拿起小包不好意思又迫!不!及!待!地冲着因为请假耽误工作还在奋战的本编挥挥手:“那我就先走了,下周见哦~”  “素编,再见,不要太晚哦~”  “再见了,周末愉快~”  “一个人加班的少女素,fightin
期刊
作文君  2017年是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逝世10周年。2007年冯内古特去世时,《纽约时报》称其为“捕获到时代想象力的小说家”。作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作家,冯内古特的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他的作品抓住了他身处时代的情绪,令人着迷,还激发了整整一代人的想象。今天作文君推荐的这本《欢迎来到猴子馆》是冯内古特的短篇小说集,
期刊
精彩回放  我觉得整个中国目前的家长也好,教育家也好,可以说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觉得美国的中小学好。我再三讲过,一个比较好的学生,比如80分的学生,如果能够考进中国一个比较好的大学,那么在这个学校念四年,得了学士学位,再可能的话送到美国去念研究生,这是一生最容易接近成功的。我自己就是这样,我后来本科教育、两年硕士教育都是在西南联大,这个给我打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异见  【适用话题】学校教育
期刊
【适用话题】创新 用心 责任感 寓教于乐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2017年的微博直播里,潜藏着一匹红得一塌糊涂的黑马——浙江大学教授苏德矿。早几年,苏德矿就因授课时常用段子将高深的数学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而走红,他的课历来是浙大校园里最受欢迎的,一度出现多达3000人报名抢课的场面,而他也被亲切地称为“矿爷”。如今,玩起直播的“矿爷”更潮了,一场就是一两个小时,最多时点击量超过90万次,还有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