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青瑶服饰纹样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work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瑶是瑶族支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文化大多借助神话传说、舞蹈、服饰等传承下来。青瑶服饰图案讲究构图的对称性和统一性,服饰展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视觉享受。研究青瑶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对现代招贴设计具有借鉴的作用,能够使得设计者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在设计中打开心扉,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关键词】:青瑶服饰纹样;招贴设计
  青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自稱为“努摩”,主要居住在贵州荔波县瑶麓瑶族乡瑶麓村,因服饰多为青色或者多穿青色裤子而呼之为“青瑶”,《黔南识略》中载又称为“黑裤瑶”。由于久居深山,较少与外界交流沟通。虽然青瑶弱小,但却十分顽强,其文化古老而又独具魅力,在漫长的历史中与其他民族不断的交流、交往、冲突,在这些文化中至今能保留下来的尤其是瑶族的服饰,从古至今洋溢着古典的格调,使其独特性得以传承和保护。
  一、青瑶服饰特点及表现题材
  青瑶人民对其传统的民族服饰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其服饰主要由自己亲手制作完成,制作工艺多为蜡染和刺绣。男子蓄发绾髻于头顶,用刺绣和青黑二色头巾盘头,一般黑内花外,头巾两端绣有花纹并有及肩巾须。青色上衣无领右衽、前短后长,在领口、袖口、下摆边上都绣有组合几何纹饰。这些几何纹样在满足视觉美的同时还加固了领口、袖口等处的耐磨性,增强了它的使用价值。青瑶用衣扣,而是在衣襟上缝制细布带,结扣固定。腰间栓绣几何纹的腰带。下身穿两条裤子,内部一条及踝,外部则及膝,裤管口以绣有纹饰。女性蓄发绾髻,发簪分两种,日常生活插以牛角制成的骨簪、着盛装时则插五根银簪于。瑶族爱银,青瑶人也不例外,妇女胸戴五至七根银项圈,项圈下挂数只银鸟,少女头插4跟剑形银簪,银簪从后发髻往前,在头顶处上翘,正面看呈扇形。妇女在青黑粗布上衣外套穿背牌小衣,背牌小衣背部刺绣面及整个背部,纹样繁复,以方形为框,内绣有各式花纹,再由腋下垂挂六至十二条彩带。下着裙装,将四条裙片分别系于腰间,脚穿脚笼。女子衣饰相较于男式,更繁复鲜艳,配以银饰更彰显华贵。
  青瑶服饰上的纹样题材多来源于人物以及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和建筑纹样。青瑶人民对这些从生活中提取的素材进行抽象、简化处理,形成有规律的抽象图案,这些纹样的总体特征是抽象化、几何化。例如,牛纹,马纹,鸟纹等,大多采用动物身体某一部分再进行抽象化几何化来代表此种动物纹样,人物造型也很简化。几何纹样包括米字纹,云纹,十字纹,山川,水浪等几何纹样,都通过规整的直线搭配生动的表示出来。
  二、独具色彩美学特征的青瑶服饰
  青瑶和其他瑶族支系一样服饰色彩很美,以符号的形式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信息。青瑶人民将色彩作为一种主观的图示符号,赋予其特殊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理念。并将对物象的视觉认知转换成对内心世界的文化反思。服饰的色彩主色调以蓝色或黑色为主,辅之以红色、黄色、白色等对比强烈的亮色调,在加强对比的同时,又使得服饰上的图案醒目协调,同时不破坏整体的色彩感,达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在瑶族民间,黑色象征着土地。瑶族在历史上曾一度被剥夺了拥有土地的权利,成为一个四处迁徙的民族,黑色由此成为了瑶族人民对失去土地的沉痛之情以及对拥有土地的向往之情的代码。红色則是血液与生命的情感代码,象征了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奋战的血痕,寄托了再生的规定意义。白色、蓝色本身具有丧俗的悲伤哀痛,凄凉惨淡的民族心理情感,成为瑶族人民沉重的民族心理情感代码。黄色代表了阳光,是上天的恩赐,象征了自然界万物生命的源头,也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希望。瑶族人民“好五色衣服”,华丽的外表下掩盖了一个民族对祖先、对土地、对自然、对生存空间的崇拜意味,其图腾崇拜的宗教纪念意义代替了本原的色彩审美意义。
  三、青瑶服饰纹样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所谓招贴设计,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的街道、电影院、展览会、商业区、车站等公共场所,在国外被媒体称为“瞬间”的街头艺术,招贴设计能够起到令人满意的广告宣传作用。
  对青瑶服饰上的纹样进行重构再运用到招贴设计当中,可使得招贴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的内涵,底蕴深厚。而“重构”就是对青瑶服饰纹样加以现代图形设计组合而形成的合成图,是传统纹样与现代图案的组合。重构的形式包括:打散、替换、切割、错位、变形等等,它是将原有图案元素进行新一轮的分解和融合,使其脱离了原有的风格,而重新被打造成一种古今结合的图案。这种新生图案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仅保留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艺术,而且具备了时尚现代的流行元素,古韵与现代相互兼容,也是当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风格和个性。其次,青瑶服饰纹样是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纹样,在这简单的纹样中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美学概念和人文情怀,是值得深究和发掘的一大瑰宝。
  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设计师要注意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将传统纹样进行再创新,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招贴设计才能顺应时代额变化,设计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将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现代的设计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黄海.瑶山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173
  [2]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服饰经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7
  [3] 候绍庄等.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清代篆刻在明代文、何之后,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更大发展,风格各异派支繁衍,成为专门之学。特别是清代碑学盛行,碑学书家无不兼擅篆刻,清代篆刻与其碑学是相辅相成的,早中期主要的篆刻大家都是安徽与浙江籍的,当然也有侨居扬州的,所以一直有浙
期刊
【摘要】:篆刻艺术,顾名思义,就是书法和镌刻结合起来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大部分印章字体采用的是用篆书,是一种实用艺术品。而篆刻的章法布局,则是根据印文和印面进行设计构图。章法形式的多样和灵活使得印章方寸之间展现出淋漓尽致的美。  【关键词】:篆刻艺术;审美;章法  一、篆刻艺术的朱白分布  篆刻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篆刻艺术中的朱白分布即是所说的
期刊
【摘要】:在现代首饰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积极应用材料创意构思方式,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按照相关要求等,明确材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意义,转变传统的材料应用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满足消费者对于现代首饰的需求,提高其外观美感程度。  【关键词】:材料创意构思;现代首饰;设计措施  在现代首饰设计中,材料创意构思形式较为重要,设计者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可以提高现代首饰设计工作水平,发挥材料在现代首饰设
期刊
【摘要】:色彩是影响人感官的第一要素,也是表达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色彩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情绪。色彩在居住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应讲究整体上的协调统一,既要突出设计的创意,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又要体现居住者的个性。因此,设计师应不断的進行创新,与时俱进,将感性的色彩理性的应用于居住空间中。本文针对色彩在居住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色彩;居住环境设计;应用
期刊
【摘要】:“唐璜”从十四、十五世纪就开始为人所知,作为西班牙的一个贵族青年而风靡一时,古老而神秘的塞维利亚城赋予了唐横热情、洒脱、风流的性格,作为上层社会的骄子,他的行为举止与他的高贵出身几乎不能相得益彰。传说中的“唐横”是一个风流无情、丑闻不断的浪荡子,他勾引未婚少女,杀害无辜,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并没有掩盖他身上所散发的人性光辉,他吸引了众多文艺创作者的目光,无数的“唐璜”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市场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艺术市场这根链条,研究分析了批评家、画家、收藏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批评家;画家;收藏家  当代艺术的市场化进程使得艺术创作成为一个复合工程,成为一种“创意产业”。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开篇中曾说过“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
期刊
【摘要】:王露,山东诸城人,是中国近代诸城琴派和北派琵琶的代表人物对诸城琴派和北派琵琶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1918年,王露受聘到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担任古乐老师并在音乐研究会会刊《音乐杂志》中发表乐学专著数篇《音乐泛论》是王露发表的其中一篇文论,代表王露的音乐思想。本文主要从分析《音乐泛论》的美学思想,并探究其产生根源。  【关键词】:王露;《音乐泛论》;美学思想  一、王露生平活动简介  王露,
期刊
【摘要】:“表现性”是格塔式心理学的一个术语。鲁道夫·阿恩海姆对艺术活动中“表现性”的形成、存在以及在事物中的优先地位等方面进行了独特的阐述。他强调“表现性”是知觉对象的视觉式样在观看者的神经系统中所唤起的力量的传递。  【关键词】:表现性;梵高;象征性;格塔式心理学  我们总是习惯于从科学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和看待一切,所以总是以事物的大小、重量和其它尺度去解释它们,而不是以它们的外表中
期刊
《蝙蝠》作为一部经典的轻歌剧,备受世界各大剧院青睐,成为世界上各大著名剧院的保留剧目, 其中的咏叹调《侯爵请听》作为本歌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更是受到世界各大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的喜爱[1]。本文主要对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作曲的轻歌剧《蝙蝠》中阿德勒的咏叹调《侯爵请听》进行系统的音乐风格分析,探析其艺术魅力,并在演与唱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侯爵请听》最初的名字叫《我的侯爵先生》 Mein
期刊
【摘要】:最近的艺术舆论对“丑态图像”的抨击声,可谓不绝于耳,它似乎揭开了“审丑”谬误所引起的社会结果;同时说明了中国整体文化艺术和学术思想的普遍滞后。“审丑”说的出炉是来自美学界的误导,从而导致人们对当代艺术的误解。  【关键词】:当代艺术;审丑  “丑”在中国艺术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相貌上的“丑”以及落后、守旧、荒唐等“丑”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且经常为艺术所表现。人性的恶、憎、耻等这一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