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瑶是瑶族支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文化大多借助神话传说、舞蹈、服饰等传承下来。青瑶服饰图案讲究构图的对称性和统一性,服饰展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视觉享受。研究青瑶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对现代招贴设计具有借鉴的作用,能够使得设计者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在设计中打开心扉,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关键词】:青瑶服饰纹样;招贴设计
青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自稱为“努摩”,主要居住在贵州荔波县瑶麓瑶族乡瑶麓村,因服饰多为青色或者多穿青色裤子而呼之为“青瑶”,《黔南识略》中载又称为“黑裤瑶”。由于久居深山,较少与外界交流沟通。虽然青瑶弱小,但却十分顽强,其文化古老而又独具魅力,在漫长的历史中与其他民族不断的交流、交往、冲突,在这些文化中至今能保留下来的尤其是瑶族的服饰,从古至今洋溢着古典的格调,使其独特性得以传承和保护。
一、青瑶服饰特点及表现题材
青瑶人民对其传统的民族服饰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其服饰主要由自己亲手制作完成,制作工艺多为蜡染和刺绣。男子蓄发绾髻于头顶,用刺绣和青黑二色头巾盘头,一般黑内花外,头巾两端绣有花纹并有及肩巾须。青色上衣无领右衽、前短后长,在领口、袖口、下摆边上都绣有组合几何纹饰。这些几何纹样在满足视觉美的同时还加固了领口、袖口等处的耐磨性,增强了它的使用价值。青瑶用衣扣,而是在衣襟上缝制细布带,结扣固定。腰间栓绣几何纹的腰带。下身穿两条裤子,内部一条及踝,外部则及膝,裤管口以绣有纹饰。女性蓄发绾髻,发簪分两种,日常生活插以牛角制成的骨簪、着盛装时则插五根银簪于。瑶族爱银,青瑶人也不例外,妇女胸戴五至七根银项圈,项圈下挂数只银鸟,少女头插4跟剑形银簪,银簪从后发髻往前,在头顶处上翘,正面看呈扇形。妇女在青黑粗布上衣外套穿背牌小衣,背牌小衣背部刺绣面及整个背部,纹样繁复,以方形为框,内绣有各式花纹,再由腋下垂挂六至十二条彩带。下着裙装,将四条裙片分别系于腰间,脚穿脚笼。女子衣饰相较于男式,更繁复鲜艳,配以银饰更彰显华贵。
青瑶服饰上的纹样题材多来源于人物以及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和建筑纹样。青瑶人民对这些从生活中提取的素材进行抽象、简化处理,形成有规律的抽象图案,这些纹样的总体特征是抽象化、几何化。例如,牛纹,马纹,鸟纹等,大多采用动物身体某一部分再进行抽象化几何化来代表此种动物纹样,人物造型也很简化。几何纹样包括米字纹,云纹,十字纹,山川,水浪等几何纹样,都通过规整的直线搭配生动的表示出来。
二、独具色彩美学特征的青瑶服饰
青瑶和其他瑶族支系一样服饰色彩很美,以符号的形式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信息。青瑶人民将色彩作为一种主观的图示符号,赋予其特殊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理念。并将对物象的视觉认知转换成对内心世界的文化反思。服饰的色彩主色调以蓝色或黑色为主,辅之以红色、黄色、白色等对比强烈的亮色调,在加强对比的同时,又使得服饰上的图案醒目协调,同时不破坏整体的色彩感,达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在瑶族民间,黑色象征着土地。瑶族在历史上曾一度被剥夺了拥有土地的权利,成为一个四处迁徙的民族,黑色由此成为了瑶族人民对失去土地的沉痛之情以及对拥有土地的向往之情的代码。红色則是血液与生命的情感代码,象征了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奋战的血痕,寄托了再生的规定意义。白色、蓝色本身具有丧俗的悲伤哀痛,凄凉惨淡的民族心理情感,成为瑶族人民沉重的民族心理情感代码。黄色代表了阳光,是上天的恩赐,象征了自然界万物生命的源头,也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希望。瑶族人民“好五色衣服”,华丽的外表下掩盖了一个民族对祖先、对土地、对自然、对生存空间的崇拜意味,其图腾崇拜的宗教纪念意义代替了本原的色彩审美意义。
三、青瑶服饰纹样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所谓招贴设计,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的街道、电影院、展览会、商业区、车站等公共场所,在国外被媒体称为“瞬间”的街头艺术,招贴设计能够起到令人满意的广告宣传作用。
对青瑶服饰上的纹样进行重构再运用到招贴设计当中,可使得招贴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的内涵,底蕴深厚。而“重构”就是对青瑶服饰纹样加以现代图形设计组合而形成的合成图,是传统纹样与现代图案的组合。重构的形式包括:打散、替换、切割、错位、变形等等,它是将原有图案元素进行新一轮的分解和融合,使其脱离了原有的风格,而重新被打造成一种古今结合的图案。这种新生图案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仅保留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艺术,而且具备了时尚现代的流行元素,古韵与现代相互兼容,也是当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风格和个性。其次,青瑶服饰纹样是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纹样,在这简单的纹样中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美学概念和人文情怀,是值得深究和发掘的一大瑰宝。
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设计师要注意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将传统纹样进行再创新,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招贴设计才能顺应时代额变化,设计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将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现代的设计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黄海.瑶山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173
[2]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服饰经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7
[3] 候绍庄等.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关键词】:青瑶服饰纹样;招贴设计
青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自稱为“努摩”,主要居住在贵州荔波县瑶麓瑶族乡瑶麓村,因服饰多为青色或者多穿青色裤子而呼之为“青瑶”,《黔南识略》中载又称为“黑裤瑶”。由于久居深山,较少与外界交流沟通。虽然青瑶弱小,但却十分顽强,其文化古老而又独具魅力,在漫长的历史中与其他民族不断的交流、交往、冲突,在这些文化中至今能保留下来的尤其是瑶族的服饰,从古至今洋溢着古典的格调,使其独特性得以传承和保护。
一、青瑶服饰特点及表现题材
青瑶人民对其传统的民族服饰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其服饰主要由自己亲手制作完成,制作工艺多为蜡染和刺绣。男子蓄发绾髻于头顶,用刺绣和青黑二色头巾盘头,一般黑内花外,头巾两端绣有花纹并有及肩巾须。青色上衣无领右衽、前短后长,在领口、袖口、下摆边上都绣有组合几何纹饰。这些几何纹样在满足视觉美的同时还加固了领口、袖口等处的耐磨性,增强了它的使用价值。青瑶用衣扣,而是在衣襟上缝制细布带,结扣固定。腰间栓绣几何纹的腰带。下身穿两条裤子,内部一条及踝,外部则及膝,裤管口以绣有纹饰。女性蓄发绾髻,发簪分两种,日常生活插以牛角制成的骨簪、着盛装时则插五根银簪于。瑶族爱银,青瑶人也不例外,妇女胸戴五至七根银项圈,项圈下挂数只银鸟,少女头插4跟剑形银簪,银簪从后发髻往前,在头顶处上翘,正面看呈扇形。妇女在青黑粗布上衣外套穿背牌小衣,背牌小衣背部刺绣面及整个背部,纹样繁复,以方形为框,内绣有各式花纹,再由腋下垂挂六至十二条彩带。下着裙装,将四条裙片分别系于腰间,脚穿脚笼。女子衣饰相较于男式,更繁复鲜艳,配以银饰更彰显华贵。
青瑶服饰上的纹样题材多来源于人物以及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和建筑纹样。青瑶人民对这些从生活中提取的素材进行抽象、简化处理,形成有规律的抽象图案,这些纹样的总体特征是抽象化、几何化。例如,牛纹,马纹,鸟纹等,大多采用动物身体某一部分再进行抽象化几何化来代表此种动物纹样,人物造型也很简化。几何纹样包括米字纹,云纹,十字纹,山川,水浪等几何纹样,都通过规整的直线搭配生动的表示出来。
二、独具色彩美学特征的青瑶服饰
青瑶和其他瑶族支系一样服饰色彩很美,以符号的形式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信息。青瑶人民将色彩作为一种主观的图示符号,赋予其特殊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理念。并将对物象的视觉认知转换成对内心世界的文化反思。服饰的色彩主色调以蓝色或黑色为主,辅之以红色、黄色、白色等对比强烈的亮色调,在加强对比的同时,又使得服饰上的图案醒目协调,同时不破坏整体的色彩感,达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在瑶族民间,黑色象征着土地。瑶族在历史上曾一度被剥夺了拥有土地的权利,成为一个四处迁徙的民族,黑色由此成为了瑶族人民对失去土地的沉痛之情以及对拥有土地的向往之情的代码。红色則是血液与生命的情感代码,象征了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奋战的血痕,寄托了再生的规定意义。白色、蓝色本身具有丧俗的悲伤哀痛,凄凉惨淡的民族心理情感,成为瑶族人民沉重的民族心理情感代码。黄色代表了阳光,是上天的恩赐,象征了自然界万物生命的源头,也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希望。瑶族人民“好五色衣服”,华丽的外表下掩盖了一个民族对祖先、对土地、对自然、对生存空间的崇拜意味,其图腾崇拜的宗教纪念意义代替了本原的色彩审美意义。
三、青瑶服饰纹样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所谓招贴设计,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的街道、电影院、展览会、商业区、车站等公共场所,在国外被媒体称为“瞬间”的街头艺术,招贴设计能够起到令人满意的广告宣传作用。
对青瑶服饰上的纹样进行重构再运用到招贴设计当中,可使得招贴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的内涵,底蕴深厚。而“重构”就是对青瑶服饰纹样加以现代图形设计组合而形成的合成图,是传统纹样与现代图案的组合。重构的形式包括:打散、替换、切割、错位、变形等等,它是将原有图案元素进行新一轮的分解和融合,使其脱离了原有的风格,而重新被打造成一种古今结合的图案。这种新生图案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仅保留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艺术,而且具备了时尚现代的流行元素,古韵与现代相互兼容,也是当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风格和个性。其次,青瑶服饰纹样是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纹样,在这简单的纹样中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美学概念和人文情怀,是值得深究和发掘的一大瑰宝。
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设计师要注意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将传统纹样进行再创新,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招贴设计才能顺应时代额变化,设计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将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现代的设计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黄海.瑶山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173
[2]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服饰经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7
[3] 候绍庄等.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