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艺博会、上海ART021艺博会、上海双年展、第三届西岸设计与艺术博览会……回顾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在上海举行的艺术展会,会发现这座城市正在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展示它即将成为艺术世界新中心的决心。这之中,作为当代艺术在世界的风向标—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前不久带来的包括毕加索、夏加尔、贾科梅蒂等现代大师作品在内的“蓬皮杜现代大师艺术展 1906—1977”无疑不容错过。
据悉,2018年蓬皮杜还将会在上海开设分馆。为此,《中国收藏》杂志记者特别邀请到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赛尔日·拉维尼(Serge Lasvignes)先生与本次的两位策展人——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罗朗·乐朋(Laurent Le Bon)先生和Claire Garnier女士,来细说一下蓬皮杜展览的始末,以及蓬皮杜与中国的渊源。
《中国收藏》:据说此次展览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巡展”,而是从日本“顺便来上海展览的”。能为我们透露一下为什么会办这个展吗?
拉维尼:一般来说,对于这种大型的巡回展,我们都会选择一个以上的展览地点,才能保证如此大规模的展览计划为更多观众所参与,也不枉费我们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与日本的合作方进行筹划,并计划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蓬皮杜现代大师艺术展 1906—1977”,同时也在寻找另外一个在邻近地区合作办展的机会,因此我们也与上海各方进行了沟通。在接洽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上海天协文化公司的创始人谢定伟,在详细说明了这个展览项目后,双方一拍即合,就有了此次“蓬皮杜的上海之旅”。
《中國收藏》:有媒体报道称,蓬皮杜希望2018年在上海打造一个“弹出式”的临时展览空间,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拉维尼:蓬皮杜中心对它在国际上各种艺术场景中的曝光度具有敏锐的嗅觉,所以在拓展国际化艺术空间这个事情上,我们也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去加强与各个国际伙伴之间的联系。比如说我们在世界各大城市设置临时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一方面可以分享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筹办艺术展览;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艺术背景与艺术语言,从而丰富我们的馆藏。2015年3月在西班牙开馆的马拉加蓬皮杜艺术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基于此,我们也非常希望在未来的几年中,可以在上海开设另一个蓬皮杜艺术中心。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对于我们来讲其实非常特别,因为中国本身拥有纷繁的艺术体系,去博物馆看展的观众群体也在稳步快速上升中,这些现象都可以从本次的“蓬皮杜大师展”的成功举办中窥到。
《中国收藏》:2005年,蓬皮杜与古根海姆美术馆曾发起过一个合作项目,准备在香港的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建造一个文化设施中心。但今天,蓬皮杜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上海,这是否说明上海的当代艺术发展,或者说中国内地的当代艺术发展已经超过了香港?
拉维尼:香港与上海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比较,然而蓬皮杜中心的关心重点却不在此。两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语言,并且都有着善于发掘国际、还有各地文化中衍生出的当代艺术的观众群体。尽管两个城市的发展策略以及文化发展角度不同,但我们觉得两个城市都同样重要。然而,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以及会议商讨,蓬皮杜艺术中心最终非常清晰地认定,上海的一些机构更加热衷于与我们合作,并且我们愿意和他们一同推进蓬皮杜的项目。
《中国收藏》:在未来如果蓬皮杜可能开设分部,是否也会选择上海,而不是作为中国文物艺术品中心的北京?
拉维尼:对的,我们确实希望能够落脚上海。北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城市,一个真正的艺术中心,并且致力于当代文化与艺术的机构也在日益增加。与香港和上海一样,我们也并不想把北京和上海进行比较,但是我们知道上海的合作伙伴会更加愿意、更加热衷于同我们协作,并且他们在和我们一同推进蓬皮杜的国际发展这件事上也准备得更加充分。还有,上海观众对艺术的热情在不断高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说各类新的博物馆与画廊的开设、艺术双年展以及艺术展览会的举办等等。
我们目前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商洽相关事宜,所以没有办法透露一些细节。但是在推动蓬皮杜艺术中心国际化这件事上,我们欢迎各种公共的、私人的和其他形式的合作,只要我们的核心目标一致—向更广大的观众群体推动当代艺术文化以及蓬皮杜中心的专业性。
据了解,本次“蓬皮杜现代大师艺术展 1906—1977”力图在展示原汁原味的艺术作品之上,给不论老少、专业与否的观众提供一些新的艺术思路与思考角度。采访中,其两位策展人—罗朗·乐朋和Claire Garnier也向《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分享了策展过程中的许多有趣想法。
《中国收藏》:今年是达达主义流派兴起的第 100 周年,达达主义曾经提出“20 世纪没有杰作”的观念,此次展览对此如何诠释?
策展人:达达主义运动对于20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深远甚至根本性的改变,并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本次展览中,在开始位置出现的杜尚《自行车轮》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作品。尽管“杰作”(masterpieces)这个词看上去每一个现代人都“懂”,然而这个概念却远远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包含了很多信息。这种包含在一个简单词中的“复杂信息”正是我们这次展览中想要传达的,这既是对达达主义“无杰作”的又一种挑战,也是单纯对于毕加索与马蒂斯这些大师的一种致敬。
《中国收藏》:据悉,本次在上海的场馆设计与布展非常与众不同,两位在策展思路上和布展人是如何沟通的?
策展人:我们和本次的布展人Margo Renisio以及上海的Ideaa 3工作室从展览筹备的最初就开始合作,他们提出的“碑林”创意立即引起我们的兴趣,因为这个创意可以很好地实现我们“散步一般的回顾1906—1977这段艺术史”的策展想法。每一个展览“石碑”正面是艺术作品,背面则是蓬皮杜中心的标志性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并标注着艺术家的名言。如此一来,艺术品与蓬皮杜中心的故事元素就结合起来了,并且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展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中国收藏》: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此次展览很关注。请问此次策展是如何结合受众群体,使“不好懂”的当代艺术,变得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策展人:本次展览的目标群众是全体观众,无论老少、专业与否、爱艺术与否。展览旨在带领观众走过这段历史,使大家对这段艺术发展历程,以及法国的艺术创作历史有更深、更广的认识,激发新的想法。与艺术品原作的接触是无法被取代的一种体验,特别是在复制品被大规模生产和泛滥的当下,这种第一手的体验非常重要。
《中国收藏》:也有人说,与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大师展相比,本次在上海的蓬皮杜展览在主办方、展厅效果以及展览衍生品方面都略显逊色,您二位这么看吗?
策展人:在东京的蓬皮杜展览非常惊艳,上海与它的风格截然不同。同样的一组艺术品,在不同的城市却有着如此不同的展示方式,令人惊喜又着迷。在上海的展览从布展到思路上都内涵丰富,令人感到愉悦,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因为这是一次真正能够展现国际艺术家丰富多样性的展览,所以展览本身就是一颗通过国际团队共同协作而采摘的“成功果实”。
(注:本文配图来自上海蓬皮杜展览主办方、日本朝日新闻社,在此表示感谢!)
据悉,2018年蓬皮杜还将会在上海开设分馆。为此,《中国收藏》杂志记者特别邀请到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赛尔日·拉维尼(Serge Lasvignes)先生与本次的两位策展人——巴黎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罗朗·乐朋(Laurent Le Bon)先生和Claire Garnier女士,来细说一下蓬皮杜展览的始末,以及蓬皮杜与中国的渊源。
《中国收藏》:据说此次展览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巡展”,而是从日本“顺便来上海展览的”。能为我们透露一下为什么会办这个展吗?
拉维尼:一般来说,对于这种大型的巡回展,我们都会选择一个以上的展览地点,才能保证如此大规模的展览计划为更多观众所参与,也不枉费我们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与日本的合作方进行筹划,并计划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蓬皮杜现代大师艺术展 1906—1977”,同时也在寻找另外一个在邻近地区合作办展的机会,因此我们也与上海各方进行了沟通。在接洽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上海天协文化公司的创始人谢定伟,在详细说明了这个展览项目后,双方一拍即合,就有了此次“蓬皮杜的上海之旅”。
《中國收藏》:有媒体报道称,蓬皮杜希望2018年在上海打造一个“弹出式”的临时展览空间,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拉维尼:蓬皮杜中心对它在国际上各种艺术场景中的曝光度具有敏锐的嗅觉,所以在拓展国际化艺术空间这个事情上,我们也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去加强与各个国际伙伴之间的联系。比如说我们在世界各大城市设置临时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一方面可以分享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筹办艺术展览;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艺术背景与艺术语言,从而丰富我们的馆藏。2015年3月在西班牙开馆的马拉加蓬皮杜艺术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基于此,我们也非常希望在未来的几年中,可以在上海开设另一个蓬皮杜艺术中心。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对于我们来讲其实非常特别,因为中国本身拥有纷繁的艺术体系,去博物馆看展的观众群体也在稳步快速上升中,这些现象都可以从本次的“蓬皮杜大师展”的成功举办中窥到。
《中国收藏》:2005年,蓬皮杜与古根海姆美术馆曾发起过一个合作项目,准备在香港的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建造一个文化设施中心。但今天,蓬皮杜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上海,这是否说明上海的当代艺术发展,或者说中国内地的当代艺术发展已经超过了香港?
拉维尼:香港与上海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比较,然而蓬皮杜中心的关心重点却不在此。两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语言,并且都有着善于发掘国际、还有各地文化中衍生出的当代艺术的观众群体。尽管两个城市的发展策略以及文化发展角度不同,但我们觉得两个城市都同样重要。然而,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以及会议商讨,蓬皮杜艺术中心最终非常清晰地认定,上海的一些机构更加热衷于与我们合作,并且我们愿意和他们一同推进蓬皮杜的项目。
《中国收藏》:在未来如果蓬皮杜可能开设分部,是否也会选择上海,而不是作为中国文物艺术品中心的北京?
拉维尼:对的,我们确实希望能够落脚上海。北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城市,一个真正的艺术中心,并且致力于当代文化与艺术的机构也在日益增加。与香港和上海一样,我们也并不想把北京和上海进行比较,但是我们知道上海的合作伙伴会更加愿意、更加热衷于同我们协作,并且他们在和我们一同推进蓬皮杜的国际发展这件事上也准备得更加充分。还有,上海观众对艺术的热情在不断高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说各类新的博物馆与画廊的开设、艺术双年展以及艺术展览会的举办等等。
我们目前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商洽相关事宜,所以没有办法透露一些细节。但是在推动蓬皮杜艺术中心国际化这件事上,我们欢迎各种公共的、私人的和其他形式的合作,只要我们的核心目标一致—向更广大的观众群体推动当代艺术文化以及蓬皮杜中心的专业性。
据了解,本次“蓬皮杜现代大师艺术展 1906—1977”力图在展示原汁原味的艺术作品之上,给不论老少、专业与否的观众提供一些新的艺术思路与思考角度。采访中,其两位策展人—罗朗·乐朋和Claire Garnier也向《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分享了策展过程中的许多有趣想法。
《中国收藏》:今年是达达主义流派兴起的第 100 周年,达达主义曾经提出“20 世纪没有杰作”的观念,此次展览对此如何诠释?
策展人:达达主义运动对于20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深远甚至根本性的改变,并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本次展览中,在开始位置出现的杜尚《自行车轮》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作品。尽管“杰作”(masterpieces)这个词看上去每一个现代人都“懂”,然而这个概念却远远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包含了很多信息。这种包含在一个简单词中的“复杂信息”正是我们这次展览中想要传达的,这既是对达达主义“无杰作”的又一种挑战,也是单纯对于毕加索与马蒂斯这些大师的一种致敬。
《中国收藏》:据悉,本次在上海的场馆设计与布展非常与众不同,两位在策展思路上和布展人是如何沟通的?
策展人:我们和本次的布展人Margo Renisio以及上海的Ideaa 3工作室从展览筹备的最初就开始合作,他们提出的“碑林”创意立即引起我们的兴趣,因为这个创意可以很好地实现我们“散步一般的回顾1906—1977这段艺术史”的策展想法。每一个展览“石碑”正面是艺术作品,背面则是蓬皮杜中心的标志性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绿色,并标注着艺术家的名言。如此一来,艺术品与蓬皮杜中心的故事元素就结合起来了,并且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展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中国收藏》: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此次展览很关注。请问此次策展是如何结合受众群体,使“不好懂”的当代艺术,变得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策展人:本次展览的目标群众是全体观众,无论老少、专业与否、爱艺术与否。展览旨在带领观众走过这段历史,使大家对这段艺术发展历程,以及法国的艺术创作历史有更深、更广的认识,激发新的想法。与艺术品原作的接触是无法被取代的一种体验,特别是在复制品被大规模生产和泛滥的当下,这种第一手的体验非常重要。
《中国收藏》:也有人说,与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大师展相比,本次在上海的蓬皮杜展览在主办方、展厅效果以及展览衍生品方面都略显逊色,您二位这么看吗?
策展人:在东京的蓬皮杜展览非常惊艳,上海与它的风格截然不同。同样的一组艺术品,在不同的城市却有着如此不同的展示方式,令人惊喜又着迷。在上海的展览从布展到思路上都内涵丰富,令人感到愉悦,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因为这是一次真正能够展现国际艺术家丰富多样性的展览,所以展览本身就是一颗通过国际团队共同协作而采摘的“成功果实”。
(注:本文配图来自上海蓬皮杜展览主办方、日本朝日新闻社,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