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缘于有心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flgvd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5日,沈阳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场雪,在浑南新区的彩霞社区,王奶奶收到了新年里第一份电费缴费通知单。若在往常,她要冒雪到3.3公里外的浑南营业厅办理缴费业务。不过现在,她只要走上300米到小区门口的自助缴费终端,就可以在一分钟内轻松完成缴费。
  就在王奶奶按动键盘时,她家的缴费信息已经通过4G网络传到了3.3公里之外——国家电网沈阳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潘泳超创新工作室里。
  潘泳超是国家电网沈阳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营销信息技术管理员,参加工作后,潘泳超就决心“必须做出点事来”。他发动了单位的几个年轻人,并获得了领导的认可,组建了潘泳超创新工作室。
  潘泳超向记者介绍说:“在无线自助终端发明之前,我们是通过无线POS机和有线的ATM机来帮助用户缴费。”当时,潘泳超想,既然用POS机可以做到无线,何不将ATM机也做成无线搬到小区,不是更方便用户吗?在那之前,创新工作室还在磨合阶段,并未有特别实际的成果,因此他向领导说明自己的想法时,显得底气不足。没想到,领导听了他的汇报,竟然非常支持,当即决定拨给他们研究基金。这样,潘泳超带领工作室的14名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研究。
  不论哪个国家,公共缴费系统都属于国家机密,潘泳超等人无从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刚開始,潘泳超和工作室成员们尝试着将网线接口变成无线通讯模式,并尝试着在无线自助缴费终端上加入一些新的功能,可软件兼容性和安全性都不理想。眼看研究经费不断往里“砸”,成果却一直出不来,一向活泼外向的他在那段日子突然变得少言寡语,他甚至把睡袋搬到了工作室,誓言要攻克无线自助缴费终端的技术难题。经过近半个月,无数次的硬件调试、软件升级,他终于做成了!
  潘泳超的成功引起了公司的注意,也使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更加自信。在这个三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一群年轻人的想法任意驰骋,产生创新成果12项。
其他文献
爸爸妈妈去哪儿了?这不是荧幕中的亲子互动节目,而是一些盼望家人团聚的孩子发自内心的疑问。他们的父母到外地打工,自己却留在农村家里。这些被迫骨肉分离的孩子就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诞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留守儿童。  2200万留守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最新统计,我国现有1.5亿农民工常年于城市工作,因户籍和经济原因,近2200万农民工子女留守家中。  在母亲外出、父亲外出、父母外出3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中,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