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一批高一涵先生的遗墨出现在南京的民间收藏界,其中包括三部手稿:《马克思唯物史观公式集解——附唯物辩证法诸家解释》《中国言官制度沿革史》以及3卷《金城集》未刊稿。经过一番辗转周折,前两部手稿为北京一收藏家购得,后一部手稿则为上海一收藏家购得。承上海收藏家的好意,笔者得以一睹高一涵先生的遗墨,并得到了这3卷《金城集》诗稿的影印件。
一、高一涵生平及其历史地位
高一涵(1885~1968),安徽六安南官亭人。1909年,被保送进入安徽高等学堂。1912年,东渡日本留学,留日期间,他协助章士钊在东京创办了《甲寅》杂志;后又与李大钊一起组织了神州学会,共同筹办《民彝》杂志。
1916年7月,高一涵回国,积极为《新青年》撰稿,后又与李大钊一起专事《甲寅》日刊的编辑、撰稿工作。1918年,任北京大学丛书编译委员,并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轮流编辑《新青年》。同年11月,又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共同创办《每周评论》。
1921年,为搜集欧洲政治思想史资料,高一涵曾再渡日本,回国后在北大任教。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高一涵加入了国民党。1926年,高一涵在李大钊的劝说下去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工作,并在途经上海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高一涵避居上海,在上海政法大学任教授。
1931年,高一涵出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5年在武昌任两湖监察使,1940年在兰州任甘、宁、青监察使,1943年出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抗战胜利后,高一涵回武汉,复任两湖监察使;1948年,在南京任监察院专门委员。1949年,国民党高层准备挟其逃台,委任其为国民政府考试院委员,他坚持未就。此后,高一涵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隐居南京。
解放后,高一涵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民盟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高一涵在南京逝世,葬雨花台公墓。
高一涵是现代著名的政治学家,在学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著有《政治学纲要》《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等,另有译作《杜威的实用主义》《杜威哲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又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报刊政论家和活动家。
目前学术界有关高一涵的研究,大多局限于高一涵在五四时期的人权、政治思想和自由主义观念等方面。而对于高一涵一生的学术成就及政治思想,学术界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有待于加强。
二、《金城集》未刊手稿略介
高一涵在兰州任甘、宁、青监察使的5年时间内,写下了大量纪事、咏景、感时的诗作,后编为《金城集》,并于1946年自行刊印出版。已刊的《金城集》分上、下两册,共有5卷,32开,线装,铅印。刊刻时错讹较多,书末所附“正误表”有4页8面之多,用纸也极普通。笔者收藏的一册,封底系用废纸剪裁而成,这应是战乱年代纸张紧缺的缘故。
这次意外发现的3卷《金城集》未刊手稿,系卷七、卷八、卷九,抄于一册,起于1947年,终于1963年,共录有诗作125首。其中卷七为1947年所作,共有51首;卷八为1948年所作,共有19首;卷九为1949年至1963年间所作,共有55首。
《金城集》已刊稿为5卷,此次发现的未刊稿缺失了第六卷,初步推断高一涵生前每三卷抄成一册,第六卷当在第二册中,根据《金城集》之编纂体例推测,应为1946年之诗作,今恐已佚失不存。下面对《金城集》未刊手稿中的部分诗作做些简单的介绍。
将别武昌感怀
廿年三度武昌游,三见烽烟半九州。蜀洛称戈吾党恨,铜驼泣草上京羞。遭逢直似怀荆璞,局促真疑作楚囚。老去已无争席意,满江风月付闲鸥。
浮生碌碌岁骎骎,篱畔梅花又满林。霜鬓疏过黄叶树,风尘阻绝白云心。脱笼羁鸟惊天阔,转壑流民痛水深。安得武陵干净地,闭门高卧对书琴。
1947年冬,高一涵离开武昌,返回南京。想起自己三次来武昌,又三次被迫离开的经历,高一涵特作下这首“将别武昌感怀”,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慨。
离汉返京
征帆斜挂武昌城,晓月寒笳送客程。三度来游逢乱日,十年奉使负苍生。澄清素志随冰冷,淡泊孤心对水明。回首鹿门烟树合,鸟归鱼聚触乡情。
梅落江城又解舲,满天风雪没寒汀。贾生痛苦嫌多虑,渔父狂歌笑独醒。俯仰乾坤双白眼,浮沉身世一青萍。年年笛里关山月,鹤去楼空不忍听。
矶头日日望烽烟,祖帐凄凉断管弦。度陇少陵当乱世,乞湖狂客正衰年。横江鹤渡黄州夜,背郭堂依白下天。心远地偏堪大隐,六朝风月浩无边。
高一涵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独裁统治和种种暴行,倍感失望,诗中所记,反映了他此时的心境。“三度来游逢乱日,十年奉使负苍生”,流露出了高一涵对自己未能在任内有所建树所怀的沉重心情;“贾生痛苦嫌多虑,渔父狂歌笑独醒”,表达了高一涵对政局混乱的忧虑。由此,高一涵渐生隐退之念,遂有“心远地偏堪大隐,六朝风月浩无边”之咏。
高一涵到南京后不久就辞职,与国民党政权正式脱离了关系,并作“解职后喜赋”,曰:
出处浮沉理亦齐,白头失喜遂幽栖。寒门车马何妨少,乱世声名莫厌低。半亩林园堪学圃,十年桃李也成蹊。明时不禁谭风月,自咏新诗自品题。
闲居白日到羲皇,澹泊为欢意更长。久嚼菜根忘肉味,乍捐瓜片觉泉香。身无言责应缄口,锥欲藏锋合处囊。咫尺五台山色好,低头入户送清凉。
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和个人政治命运的沉浮,加上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和失望,高一涵选择了远离政务,甚至缄口不谈政事。吟诗品题,寄情山水之美,享受田园生活。
但是,沉默并不等于他不再关心时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放弃的只是在国民党政府中的政务,却一直没有放弃他的一贯主张,即和平、自由、民主和平等。在渡江战役前夕,高一涵就秘密与中共地下组织联系,与民主人士朱子帆、沈子修等积极筹备迎接人民解放军渡江。1949年4月24日晨,南京解放。高一涵赋诗两首,表达了他激动喜悦的心情。
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解放军入城纪事
江南红雨洛花天,江北朱旗照眼鲜。幡出石头争弃甲,将飞天堑未投鞭。破荒大业开新运,多难苍生解倒悬。刁斗无声军令肃,青鞋布袜六街前。
闻歌
宛转秧歌笑语哗,喜将腰鼓换成笳。年衰无补人间世,木拙难添锦上花。曼衍鱼龙趋海市,高低禾黍付田家。乾坤一雨兵尘了,解愠风回舞袖斜。
这两首诗,记录的就是南京解放之时人民解放军进城的情景以及解放后民众愉悦欢腾的场面。
《金城集》未刊手稿中有大量解放后的诗作,意境与以前已完全不同,先前的沉重与无奈已全然不见。如“农村杂咏”曰:
稻缀黄金豆缀珠,耕耘相助疾相扶。川原千里花如锦,一幅田家乐岁图。
夫种桑麻妇种菘,横笛牛背坐儿童。小姑浣罢闲无事,细数鸡雏入栅中。
这首诗写于1953年,描写的是土地改革以后,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景象。诗中已全然不见了战争的阴霾,人们劫后重生,安逸自然的生活情趣尽显其中,高一涵的心境也逐渐明朗起来。可见,高一涵始终是把自己的命运、观念和心态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以后的一些诗作,多属于游记。试举两例:
山色水光各逞奇,太湖晴雨两相宜。斯游如赴神仙会,细雨和风远不辞。
黄山远眺
六六峰头眼界开,天都高耸压蓬莱。松从石罅盘根起,泉自岩巅挂壁来。黄海姓传轩帝号,碧溪诗仰谪仙才。众山皆在儿孙列,五岳虽尊只作陪。
前一首诗,作于1961年6月2日,高一涵随民盟中央主席、副主席等冒雨游太湖鼋头渚,写下该诗以作留念,没有加标题。后一首诗,作于1963年8月,江苏省政协组织黄山旅行团至黄山避暑。高一涵感叹黄山的美景,赋诗十余首,这是其中的一首。从另外一些游记类诗作来看,高一涵的足迹还遍及到了杭州、广州、厦门等地。可见,天下大定,高一涵也放松了心境,个人命运就像这国家命运一样,不再漂泊不定了,也难怪在他的笔下,处处是桃源了。
纵观《金城集》未刊手稿,从1947年国共内战一直到解放后的60年代,高一涵的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展现在每一篇诗作中。因此《金城集》未刊手稿的发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高一涵的一生、研究其学术成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 责任编辑:王关兴
一、高一涵生平及其历史地位
高一涵(1885~1968),安徽六安南官亭人。1909年,被保送进入安徽高等学堂。1912年,东渡日本留学,留日期间,他协助章士钊在东京创办了《甲寅》杂志;后又与李大钊一起组织了神州学会,共同筹办《民彝》杂志。
1916年7月,高一涵回国,积极为《新青年》撰稿,后又与李大钊一起专事《甲寅》日刊的编辑、撰稿工作。1918年,任北京大学丛书编译委员,并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轮流编辑《新青年》。同年11月,又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共同创办《每周评论》。
1921年,为搜集欧洲政治思想史资料,高一涵曾再渡日本,回国后在北大任教。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高一涵加入了国民党。1926年,高一涵在李大钊的劝说下去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工作,并在途经上海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高一涵避居上海,在上海政法大学任教授。
1931年,高一涵出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5年在武昌任两湖监察使,1940年在兰州任甘、宁、青监察使,1943年出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抗战胜利后,高一涵回武汉,复任两湖监察使;1948年,在南京任监察院专门委员。1949年,国民党高层准备挟其逃台,委任其为国民政府考试院委员,他坚持未就。此后,高一涵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隐居南京。
解放后,高一涵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民盟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高一涵在南京逝世,葬雨花台公墓。
高一涵是现代著名的政治学家,在学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著有《政治学纲要》《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等,另有译作《杜威的实用主义》《杜威哲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又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报刊政论家和活动家。
目前学术界有关高一涵的研究,大多局限于高一涵在五四时期的人权、政治思想和自由主义观念等方面。而对于高一涵一生的学术成就及政治思想,学术界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有待于加强。
二、《金城集》未刊手稿略介
高一涵在兰州任甘、宁、青监察使的5年时间内,写下了大量纪事、咏景、感时的诗作,后编为《金城集》,并于1946年自行刊印出版。已刊的《金城集》分上、下两册,共有5卷,32开,线装,铅印。刊刻时错讹较多,书末所附“正误表”有4页8面之多,用纸也极普通。笔者收藏的一册,封底系用废纸剪裁而成,这应是战乱年代纸张紧缺的缘故。
这次意外发现的3卷《金城集》未刊手稿,系卷七、卷八、卷九,抄于一册,起于1947年,终于1963年,共录有诗作125首。其中卷七为1947年所作,共有51首;卷八为1948年所作,共有19首;卷九为1949年至1963年间所作,共有55首。
《金城集》已刊稿为5卷,此次发现的未刊稿缺失了第六卷,初步推断高一涵生前每三卷抄成一册,第六卷当在第二册中,根据《金城集》之编纂体例推测,应为1946年之诗作,今恐已佚失不存。下面对《金城集》未刊手稿中的部分诗作做些简单的介绍。
将别武昌感怀
廿年三度武昌游,三见烽烟半九州。蜀洛称戈吾党恨,铜驼泣草上京羞。遭逢直似怀荆璞,局促真疑作楚囚。老去已无争席意,满江风月付闲鸥。
浮生碌碌岁骎骎,篱畔梅花又满林。霜鬓疏过黄叶树,风尘阻绝白云心。脱笼羁鸟惊天阔,转壑流民痛水深。安得武陵干净地,闭门高卧对书琴。
1947年冬,高一涵离开武昌,返回南京。想起自己三次来武昌,又三次被迫离开的经历,高一涵特作下这首“将别武昌感怀”,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慨。
离汉返京
征帆斜挂武昌城,晓月寒笳送客程。三度来游逢乱日,十年奉使负苍生。澄清素志随冰冷,淡泊孤心对水明。回首鹿门烟树合,鸟归鱼聚触乡情。
梅落江城又解舲,满天风雪没寒汀。贾生痛苦嫌多虑,渔父狂歌笑独醒。俯仰乾坤双白眼,浮沉身世一青萍。年年笛里关山月,鹤去楼空不忍听。
矶头日日望烽烟,祖帐凄凉断管弦。度陇少陵当乱世,乞湖狂客正衰年。横江鹤渡黄州夜,背郭堂依白下天。心远地偏堪大隐,六朝风月浩无边。
高一涵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独裁统治和种种暴行,倍感失望,诗中所记,反映了他此时的心境。“三度来游逢乱日,十年奉使负苍生”,流露出了高一涵对自己未能在任内有所建树所怀的沉重心情;“贾生痛苦嫌多虑,渔父狂歌笑独醒”,表达了高一涵对政局混乱的忧虑。由此,高一涵渐生隐退之念,遂有“心远地偏堪大隐,六朝风月浩无边”之咏。
高一涵到南京后不久就辞职,与国民党政权正式脱离了关系,并作“解职后喜赋”,曰:
出处浮沉理亦齐,白头失喜遂幽栖。寒门车马何妨少,乱世声名莫厌低。半亩林园堪学圃,十年桃李也成蹊。明时不禁谭风月,自咏新诗自品题。
闲居白日到羲皇,澹泊为欢意更长。久嚼菜根忘肉味,乍捐瓜片觉泉香。身无言责应缄口,锥欲藏锋合处囊。咫尺五台山色好,低头入户送清凉。
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和个人政治命运的沉浮,加上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和失望,高一涵选择了远离政务,甚至缄口不谈政事。吟诗品题,寄情山水之美,享受田园生活。
但是,沉默并不等于他不再关心时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放弃的只是在国民党政府中的政务,却一直没有放弃他的一贯主张,即和平、自由、民主和平等。在渡江战役前夕,高一涵就秘密与中共地下组织联系,与民主人士朱子帆、沈子修等积极筹备迎接人民解放军渡江。1949年4月24日晨,南京解放。高一涵赋诗两首,表达了他激动喜悦的心情。
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解放军入城纪事
江南红雨洛花天,江北朱旗照眼鲜。幡出石头争弃甲,将飞天堑未投鞭。破荒大业开新运,多难苍生解倒悬。刁斗无声军令肃,青鞋布袜六街前。
闻歌
宛转秧歌笑语哗,喜将腰鼓换成笳。年衰无补人间世,木拙难添锦上花。曼衍鱼龙趋海市,高低禾黍付田家。乾坤一雨兵尘了,解愠风回舞袖斜。
这两首诗,记录的就是南京解放之时人民解放军进城的情景以及解放后民众愉悦欢腾的场面。
《金城集》未刊手稿中有大量解放后的诗作,意境与以前已完全不同,先前的沉重与无奈已全然不见。如“农村杂咏”曰:
稻缀黄金豆缀珠,耕耘相助疾相扶。川原千里花如锦,一幅田家乐岁图。
夫种桑麻妇种菘,横笛牛背坐儿童。小姑浣罢闲无事,细数鸡雏入栅中。
这首诗写于1953年,描写的是土地改革以后,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景象。诗中已全然不见了战争的阴霾,人们劫后重生,安逸自然的生活情趣尽显其中,高一涵的心境也逐渐明朗起来。可见,高一涵始终是把自己的命运、观念和心态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以后的一些诗作,多属于游记。试举两例:
山色水光各逞奇,太湖晴雨两相宜。斯游如赴神仙会,细雨和风远不辞。
黄山远眺
六六峰头眼界开,天都高耸压蓬莱。松从石罅盘根起,泉自岩巅挂壁来。黄海姓传轩帝号,碧溪诗仰谪仙才。众山皆在儿孙列,五岳虽尊只作陪。
前一首诗,作于1961年6月2日,高一涵随民盟中央主席、副主席等冒雨游太湖鼋头渚,写下该诗以作留念,没有加标题。后一首诗,作于1963年8月,江苏省政协组织黄山旅行团至黄山避暑。高一涵感叹黄山的美景,赋诗十余首,这是其中的一首。从另外一些游记类诗作来看,高一涵的足迹还遍及到了杭州、广州、厦门等地。可见,天下大定,高一涵也放松了心境,个人命运就像这国家命运一样,不再漂泊不定了,也难怪在他的笔下,处处是桃源了。
纵观《金城集》未刊手稿,从1947年国共内战一直到解放后的60年代,高一涵的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展现在每一篇诗作中。因此《金城集》未刊手稿的发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高一涵的一生、研究其学术成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 责任编辑:王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