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普通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语文课堂状况不佳。本文通过对普通高中普通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分析,从关爱学生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中; 普通班; 语文; 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的学生成绩与重点高中有很大的差距,语文基础也是如此。而在普通高中内部又矮子里挑高个,选取成绩较好的组成实验班,剩下的编入普通班。可想而知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语文基础。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扣上差生的帽子,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都不大,在学习上少有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他们也以差生自居,缺乏自信,害怕学习,甚至自暴自弃。
然而,这种基础的学生,我们却让他接受着和普高实验班,甚至是重点高中同样的教学模式,上着同样的语文课。同样的教学目标,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高考标准。他们就是跳得再高,也摘不到桃子。结果浪费了高中三年的大好时光,却大部分成了高考中陪考的那一拨,最终与大学无缘。这样的浪费实在令人心酸!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要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获。
1 了解学情
1.1 语文基础差:学生没有语文积累,更不用说课外阅读。好多学生不知道李清照是谁,不知道苏轼是哪个朝代的。有一次,我在上课时问学生:“李清照是谁?”很多学生就问:“老师,李清照是男的还是女的?”被传为笑话。
一讲到唐诗宋词,学生就背“鹅、鹅、鹅”、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其他诗句记住的不多,有些句子就算会背诵也写不出来。
因为没有积累,学生作文时也无话可说,考试时好多学生写不到800字。文章空洞无物,辞不达义。而且有好多错别字。应用文写作能力也不容乐观,有的学生甚至写不好最基本的请假条。
1.2 学习习惯不好:他们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时对课文不熟悉,就算老师课堂上让他们阅读教材,他们要么应付了之,要么干脆不读,更谈不上思考。教师提问时,底下鸦雀无声,等到教师点名回答时,被点到的同学硬着头皮站起来,回答问题支支吾吾,往往是答非所问,或者组织不好一句完整的话。更不用说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了。于是无奈的老师便唱起了“独角戏”,上成了“一言堂”。
1.3 学习兴趣不浓:曾经对普通班的学生做过调查,每个班喜欢语文的学生都不超过5人。还有一个学生当着我的面说,“我讨厌语文,我就是不喜欢学语文”。很多学生都以为自己成绩差,认真学也跟不上,反正跟不上也就不去学了,不去学成绩当然就上不去。如此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2 分析原因
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学生。首先,学校对普通班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更重视班级的安全和纪律管理,而对学生的成绩期望值不高。其二,教师放宽对自己的备课要求,授课方式陈旧。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口若悬河地讲授,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其昭昭”反使人昏昏。其三,有些学生上课习惯不好,教师课堂上既要认真教学,传授知识,还要管理课堂纪律,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心要二用。教师就算很认真地备了课,能认真听课的学生也不多。久而久之,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成就感缺失。许多教师就匆忙上阵,完成教学任务了事,而不再关心学生有多少收获。语文教学慢慢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其四,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差,听不懂,所以干脆就不听、不学。这样,就形成了语文教学的恶性循环。
3 采取措施
语文是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不管是上大学,还是走入社会,都离不开语文。普通高中普通班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本人一直在深思,并形成了自己粗浅的认识。本人以为想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落实基础,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3.1 倾注教师真爱,保护学生自尊。 教育家陶行之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生,在以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当今教育制度下,他们是弱者。在学习的道路上,他们少有成就感,甚至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奚落,同学的歧视。他们一直在挫折中成长,少有掌声和鲜花。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这样的学生,他能坐在教室里听课,从小学一直到高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有时上课分心,做点小动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不以学生的成绩论英雄,要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心里,理解学生,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觉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启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存在不同的看法。上课时要多鼓励,设法让学生多发言,发言后及时发现闪光点。夸大学生的优点,让他们体现成功的喜悦。即使回答漏洞百出,也不能在全班面前批评,还是要肯定他回答的勇气,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习惯了批评的学生,教师稍加表扬和鼓励,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经有一位女生,学习成绩不好,非常内向,不跟同学交流。任教一年,我几乎没有听到过她讲话。有一次轮到她上台演讲,我发现她准备得非常充分,普通话非常标准,声音也很好听。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讲得比较流利。我及时抓住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表扬她,并鼓励她大胆发言,积极与同学交流。我看到了她抑制不住的激动,脸上堆满会心的笑。接着,变化奇迹般地发生了:她就像变了个人,变得很开朗!上课能看到她举手,课间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也能大声和同学说话了。更惊奇的是她的语文成绩直线上升。我简直不敢相信表扬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后来她出国了还经常跟我联系,现已有个幸福的家庭,她说是我改变了她的人生。 真爱能创造奇迹。不轻视,不歧视。用母亲般的爱去包容每一位学生,尊重、信赖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你对他的爱。你与学生的心近了,你的语文课堂也将会变得精彩。
3.2 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乐学,主动学,才能提高语文成绩。然而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生中却少有人对语文感兴趣。我曾经在刚接过一个高二普通班的时候做过调查,当我问及多少人喜欢语文时,全班50来人一致沉默。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坐在一个角落里的男生把手高高举起。在感觉些许安慰之后,我的心还是凉了一大截。还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到讨厌学语文,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一直都不喜欢。普通高中普通班的语文教学竟然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但是语文教师不能让这种状况延续,我们要设法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语文课堂静悄悄的局面。
(1)实施多媒体教学:虽然说语文的魅力在于优美的文字,但这种程度的学生并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老师单调的口头解说,简单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自然不能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容易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如果能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声音和图像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让他们先看电影片段,众多人物相继登场,人物的打扮,说话的语气都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学生在视听的享受中掌握了本课的内容,学生上课更认真了,课堂气氛非常好。思维一活跃,回答问题也就踊跃了,教学目标也就轻松达成了。教授《渔夫》时,用上声情并茂的配乐配图朗诵,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课堂氛围,奠定了整堂课的情感基调。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感染,求知欲被唤起。再加上课堂中插入的形象课件,以往学生认为非常头疼的文言文,现在似乎变得简单了。
(2)采取情境教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还是涵养学生的人文品质,都离不开具体可感的情境。只有创设适宜学生发展并与当前教学内容和谐一致的教学情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他们需要直观的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分组准备表演,让他们过把演员瘾。学生竟也能兴致勃勃地去准备,于是我就放慢教学节奏,让每一组同学都有表演的机会。学生表演得有模有样,教室里笑声一片。还让学生对表演做出评价,这样每个同学都参与了活动。教学效果便在轻松的氛围中达成了。
3.3 落实语文基础,增强学习信心:普高普通班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教师在上课时就不要贪多求大,要懂得取舍,尽量降低难度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程度。尝试一课一得,能让学生把一点学深学透也就算不错了。课堂中落实最基础的知识,哪怕是字词句的理解,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提倡死记硬背。没有知识方面的足够的量的积累,难求素养和品味的质的飞跃。记忆是进行信息储备的惟一途径。普通班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非常少,主动学习能力差。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背一些东西。比如好词佳句、古诗词。我教高一时要求的学生每周背一首古诗词,教高二时要求学生每周背一篇会考篇目。还通过课前口语训练积累文学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死记硬背,学生的语文积累有所增加。
通过这样的教学,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从而能够比较自觉地学习语文,掌握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如规范写字,主动阅读,较快理解文章内容等。作文有话可说,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基本完成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普通高中; 普通班; 语文; 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的学生成绩与重点高中有很大的差距,语文基础也是如此。而在普通高中内部又矮子里挑高个,选取成绩较好的组成实验班,剩下的编入普通班。可想而知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语文基础。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扣上差生的帽子,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都不大,在学习上少有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他们也以差生自居,缺乏自信,害怕学习,甚至自暴自弃。
然而,这种基础的学生,我们却让他接受着和普高实验班,甚至是重点高中同样的教学模式,上着同样的语文课。同样的教学目标,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高考标准。他们就是跳得再高,也摘不到桃子。结果浪费了高中三年的大好时光,却大部分成了高考中陪考的那一拨,最终与大学无缘。这样的浪费实在令人心酸!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要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获。
1 了解学情
1.1 语文基础差:学生没有语文积累,更不用说课外阅读。好多学生不知道李清照是谁,不知道苏轼是哪个朝代的。有一次,我在上课时问学生:“李清照是谁?”很多学生就问:“老师,李清照是男的还是女的?”被传为笑话。
一讲到唐诗宋词,学生就背“鹅、鹅、鹅”、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其他诗句记住的不多,有些句子就算会背诵也写不出来。
因为没有积累,学生作文时也无话可说,考试时好多学生写不到800字。文章空洞无物,辞不达义。而且有好多错别字。应用文写作能力也不容乐观,有的学生甚至写不好最基本的请假条。
1.2 学习习惯不好:他们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时对课文不熟悉,就算老师课堂上让他们阅读教材,他们要么应付了之,要么干脆不读,更谈不上思考。教师提问时,底下鸦雀无声,等到教师点名回答时,被点到的同学硬着头皮站起来,回答问题支支吾吾,往往是答非所问,或者组织不好一句完整的话。更不用说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了。于是无奈的老师便唱起了“独角戏”,上成了“一言堂”。
1.3 学习兴趣不浓:曾经对普通班的学生做过调查,每个班喜欢语文的学生都不超过5人。还有一个学生当着我的面说,“我讨厌语文,我就是不喜欢学语文”。很多学生都以为自己成绩差,认真学也跟不上,反正跟不上也就不去学了,不去学成绩当然就上不去。如此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2 分析原因
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学生。首先,学校对普通班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更重视班级的安全和纪律管理,而对学生的成绩期望值不高。其二,教师放宽对自己的备课要求,授课方式陈旧。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口若悬河地讲授,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其昭昭”反使人昏昏。其三,有些学生上课习惯不好,教师课堂上既要认真教学,传授知识,还要管理课堂纪律,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心要二用。教师就算很认真地备了课,能认真听课的学生也不多。久而久之,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成就感缺失。许多教师就匆忙上阵,完成教学任务了事,而不再关心学生有多少收获。语文教学慢慢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其四,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差,听不懂,所以干脆就不听、不学。这样,就形成了语文教学的恶性循环。
3 采取措施
语文是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不管是上大学,还是走入社会,都离不开语文。普通高中普通班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本人一直在深思,并形成了自己粗浅的认识。本人以为想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落实基础,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健康成长。
3.1 倾注教师真爱,保护学生自尊。 教育家陶行之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生,在以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当今教育制度下,他们是弱者。在学习的道路上,他们少有成就感,甚至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奚落,同学的歧视。他们一直在挫折中成长,少有掌声和鲜花。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这样的学生,他能坐在教室里听课,从小学一直到高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有时上课分心,做点小动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不以学生的成绩论英雄,要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心里,理解学生,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觉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启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存在不同的看法。上课时要多鼓励,设法让学生多发言,发言后及时发现闪光点。夸大学生的优点,让他们体现成功的喜悦。即使回答漏洞百出,也不能在全班面前批评,还是要肯定他回答的勇气,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习惯了批评的学生,教师稍加表扬和鼓励,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经有一位女生,学习成绩不好,非常内向,不跟同学交流。任教一年,我几乎没有听到过她讲话。有一次轮到她上台演讲,我发现她准备得非常充分,普通话非常标准,声音也很好听。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讲得比较流利。我及时抓住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表扬她,并鼓励她大胆发言,积极与同学交流。我看到了她抑制不住的激动,脸上堆满会心的笑。接着,变化奇迹般地发生了:她就像变了个人,变得很开朗!上课能看到她举手,课间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也能大声和同学说话了。更惊奇的是她的语文成绩直线上升。我简直不敢相信表扬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后来她出国了还经常跟我联系,现已有个幸福的家庭,她说是我改变了她的人生。 真爱能创造奇迹。不轻视,不歧视。用母亲般的爱去包容每一位学生,尊重、信赖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你对他的爱。你与学生的心近了,你的语文课堂也将会变得精彩。
3.2 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乐学,主动学,才能提高语文成绩。然而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生中却少有人对语文感兴趣。我曾经在刚接过一个高二普通班的时候做过调查,当我问及多少人喜欢语文时,全班50来人一致沉默。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坐在一个角落里的男生把手高高举起。在感觉些许安慰之后,我的心还是凉了一大截。还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到讨厌学语文,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一直都不喜欢。普通高中普通班的语文教学竟然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但是语文教师不能让这种状况延续,我们要设法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语文课堂静悄悄的局面。
(1)实施多媒体教学:虽然说语文的魅力在于优美的文字,但这种程度的学生并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老师单调的口头解说,简单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自然不能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容易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如果能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声音和图像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让他们先看电影片段,众多人物相继登场,人物的打扮,说话的语气都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学生在视听的享受中掌握了本课的内容,学生上课更认真了,课堂气氛非常好。思维一活跃,回答问题也就踊跃了,教学目标也就轻松达成了。教授《渔夫》时,用上声情并茂的配乐配图朗诵,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课堂氛围,奠定了整堂课的情感基调。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感染,求知欲被唤起。再加上课堂中插入的形象课件,以往学生认为非常头疼的文言文,现在似乎变得简单了。
(2)采取情境教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还是涵养学生的人文品质,都离不开具体可感的情境。只有创设适宜学生发展并与当前教学内容和谐一致的教学情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他们需要直观的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分组准备表演,让他们过把演员瘾。学生竟也能兴致勃勃地去准备,于是我就放慢教学节奏,让每一组同学都有表演的机会。学生表演得有模有样,教室里笑声一片。还让学生对表演做出评价,这样每个同学都参与了活动。教学效果便在轻松的氛围中达成了。
3.3 落实语文基础,增强学习信心:普高普通班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教师在上课时就不要贪多求大,要懂得取舍,尽量降低难度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程度。尝试一课一得,能让学生把一点学深学透也就算不错了。课堂中落实最基础的知识,哪怕是字词句的理解,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提倡死记硬背。没有知识方面的足够的量的积累,难求素养和品味的质的飞跃。记忆是进行信息储备的惟一途径。普通班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非常少,主动学习能力差。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背一些东西。比如好词佳句、古诗词。我教高一时要求的学生每周背一首古诗词,教高二时要求学生每周背一篇会考篇目。还通过课前口语训练积累文学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死记硬背,学生的语文积累有所增加。
通过这样的教学,普通高中普通班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从而能够比较自觉地学习语文,掌握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如规范写字,主动阅读,较快理解文章内容等。作文有话可说,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基本完成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