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土地(系统)”定义的讨论

来源 :中国土地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改变土地科学学科没有反映学科特征的"土地"概念定义的状况,提出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的"土地"概念定义。研究方法:针对土地科学学科长期没有形成能够反映学科特征的"土地"概念的状况,搜集土地科学界和相关学科有关"土地"概念定义的研究文献,研究分析土地科学界有关"土地"概念定义存在的问题,指出土地科学学科缺失反映学科特征的"土地"概念的严重性,根据土地科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提出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的"土地"概念定义。研究结果:(1)土地科学学科现有"土地"概念的定义主要体现了地理学等自然学科的特征,不能反映土地科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和内涵;(2)由于没有学科视角的"土地"概念的定义,导致土地科学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研究范围等重要方面难以反映土地科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和内涵,引致土地科学学科体系构建困难。研究结论:(1)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的"土地"概念具有以土地权籍理论为核心和基础、权籍可及性、人力可达性及土地一般属性的重要特征;(2)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的"土地"是"一个人类可以设置并行使土地权籍的地球陆地表层(包含内陆水域、海岛和沿海滩涂)的时空系统",简称为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3)由本文提出的"土地"概念定义,推出"土地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土地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中出现的一切土地现象";(4)作者提出的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的"土地"概念定义体现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内涵,反映了人类开展土地利用活动不可或缺的视角,构成了土地科学学科发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他文献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曾在其作品《野性的呼唤》中发出如此感叹:我们的文明程度越高,我们的恐惧就越深,担心我们在文明过程中抛弃了在蛮荒时代属于美,属于生活之乐的东西。特别是久居城市的人被重重噪音包围,返璞归真有如天方夜谭。他们纠缠于各种繁杂琐事之中,闲暇之余饲养猫狗宠物,以求精神慰藉,然而他们全然不知,动物也和人一样拥有着相似的、甚至更高级别的情感诉求。正如《动物的精神生活》的作者彼得·渥雷本所
期刊
一、“五观堂”内的修行  在佛寺里吃早饭和午饭被称为“过堂”,是佛寺中每日修行的功课之一。佛寺里“过堂”的处所被称为“五观堂”,“五观”是指五种观想。僧众在过堂用斋前,须先一起合掌诵持这五观想: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五种观想大意:  一是,要思维此饭从最初的垦植耕耘、收获碾制、加工买卖、到最后炊煮做成
期刊
3月17日,由中国投资协会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和湖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联合主办,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北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神州大地”水源保护核心技术研讨会(华中站),在武汉湖北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研讨会围绕“保护长江流域、建設水生态环境”的主题,针对长江中游水源保护及流域治理提出科学、有效、精准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同时探索“神州大地”水源保护的持续推进及长效解决机制的
研究目的:从利益相关者参与理论的视角,研究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主要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与权力关系问题。研究方法: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该规划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