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古文观止》注释及译文己经印行不少,有的因质量拙劣己引起批评。当我看到这部《古文观止今译》时,不禁觉得:“怎么又出了一部?”但顺手一翻,看到王阳明《尊经阁记》的译文,觉得语句流畅,节奏铿锵,顿有好感。但我又疑心是否是过分自由的意译全和原文对照看过,发现对原文很忠实,颇见功力。本篇是古代思想家的文字,译者如不具备宋明理学和现代哲学的修养,不能译得如此贴切。这引起我的好奇,想看看对于艺术性较强的文章译得如何,特意翻阅了诸如《归去来辞》、《祭石曼卿文》、《赤壁赋》等篇。这几篇都有使用较灵活的韵脚,骄散的句式也参差出现,而且在其节奏的进行之中,形成古文家所说的生气勃勃的“文气”。如要用语体文表达出这些特色是不容易的,仅有古汉语训话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对古代文章特有的关的感受力,以及现代文学写作的技能。《古文观止》在清代本是一部通俗读物,原编选者对选文所据的版本是不太讲究的,如今再简单地搬用它就不一定适合。译注者对许多篇章都又对照了诸家文集的较好的版本,对删节不适当的地方予以复原,原据版本的文字不妥当的地方,也都参照较好的版本或后人校勘的成果予以改正。如《司马错论伐蜀》一文,出自《战国策》,但此文早已被《史记》所引用,有参照价值。其注释第20云:“西海:此指蜀川,《观止》从《战国策》鲍本作‘四海’,《史记》作‘西海’,‘四’字误。”对于先秦古籍的来历,往往为注解家忽略,或者理不清头绪,本书对《左传》、《国语》等的来龙去脉也有较清楚的说明,是能吸取前人考证的成果的。有的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近年来报刊曾引起讨论,得知苏氏虽对前人为石钟命名的解释作了批月,但其本人的结论仍不正确,注译者也能将近年学术研究的成果及时吸收进去。对于《古文观止》这种供初学者的读物,注解过分烦琐是不必要的,不必求详求备,注解得如何繁简得当,是值得研究的间题。但是,却不容许注释者学养的贫乏,最好能达到博闻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