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意識的教育是对小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小学生如果接受人文意识的思想良好教育,他们未来就可能成为独立、自主、有思想的人。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意识培养,并且要用数学独有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关键词:人文意识;数学;素质;独特
数学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感悟,也可以从科学性以及其教育地位中找到答案,历史证明,时代的进步离不开数学科学的发展,生活里更依赖数学这门科学。当前的小学生就是新世纪的主人,他们将参与未来国家建设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伟大事业,必须拥有过硬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其中之一就是人文素质。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小学数学课程有它的独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文意识能达到其它学科教学很难达到的效果。小学数学可以引导学生懂得追寻真理的精神,懂得人生平等的思想。
1.树立人文理念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极为重视,而对人文性的内容则极少关注。其实作为个体而言,发现、探索、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固然是可喜的。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欣赏、学习前人先哲,古代人类的探索求知过程,未尝不能起到一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教育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认识分数》一课时,老师可给学生看看在人类不同发展时期分数的表示方法,(用小棍表示的方法,没有分数线的表示方法,……)了解分数有趣的发展史!这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分数的巨大用处和现在写法方便快捷的优点。注重数学学习的知识、过程,更注重它们与人文知识、数学文化的融合,以及融合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课堂不再是学生片面的追求知识,追求创造的场所,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发掘人类文明,探索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的乐园。
2.引导学生懂得人人平等的思想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有些学生的数学天分比较高,他们很轻易的就能口算出非常复杂的数学题,有些学生领悟性很强,他们学会一种算法后很快能触类旁通理解其它的算法,这类学生通常被别人认为是“聪明”的学生。有时这些学生在学习时拥有优越感,他们不太看得起悟性较差、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人人平等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数学需要一个人具有强烈的探究心理,没有探究心理品质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能力。所谓探究就是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试探解答问题。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利。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灵活多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灵活多变即思维敏捷、随机应变,对于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维和见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注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素养,必将使得学生在掌握全方位、高层次、网络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科学和人道的相互协同和补充中,进一步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为人类产生更多的进步和安定的因素。
4.引导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有些教师喜欢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学习,学生觉得数学习题太多,自己解答起来太累,他们就消极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学习那么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一定应腹得到,他们也可能消极的对待数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就要将需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才会觉得学习数学有意义。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学生觉得这么复杂的运算知识日常生活中用不到,教师可以举一个实例给学生思考:一个卖葱的大婶,一斤葱卖1元钱,她卖100斤葱可以卖100元钱。这时顾客甲向她提议,如果把葱白和葱叶分开来卖,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问葱白和葱叶怎么计费。卖葱的大婶表示葱白1.2元一斤,葱叶0.8元一斤。这时顾客买了200斤葱,顾客给卖葱大婶算一笔账,葱价为:1.2×100×20%+0.8×100×80%=88,他只愿意付88元的价格给卖葱的大婶。大婶听这顾客算的账貌似没有错,可是明明该收100元怎么却少了12元,这12元钱到哪里去了呢?由于这个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得很紧密,学生就愿意积极思考这个数学问题,当学生学习完这一题后,会发现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骗局原来与数学知识有关。学生为了防骗就会愿意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会愿意把学到的知识普及给身边其他的人,让其他的人避免受骗。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仅使自己学到了知识,也同时把爱心传给了他人。
5.立足历史现实,让课堂激发出有人文价值的创造潜能
《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中学生除了学习到应有的知识与数学素养以外,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有人文价值的创新与创造,激发出创造的潜能。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学完了“年月日”的知识,老师又用课件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制定“年月日”的历史,为什么一年会有365天、12个月,一天会有24个小时。接着在课堂上开始了公历改革,讨论一下现实公历不合理之处,能否根据天体运动将现行公历改一改呢?学生各抒己见……公历改革的方案也是千奇百怪,但学生都从人性化的角度去思考、设计,体现了很有价值的创新、创意。
总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时代的核心,也是新课标的核心。一节数学课不仅要关注现实生活,更要关注数学文化,我们的教育理想也是“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数学课充满人文色彩,使学生个体与现实、与人类数学发展史相统一,在人文关照下体验学习,感悟人生。
参考文献:
[1]边东辉[1].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意识[J].吉林教育:综合,2014,(1):28-28.
[2]段立业[1].小学数学教育中人文意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师,2017,0(6):43-43.
[3]王聪[1].在数学中渗透人文意识教育提高学生数学才能[J].成才之路,2013,(36):51-52.
关键词:人文意识;数学;素质;独特
数学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感悟,也可以从科学性以及其教育地位中找到答案,历史证明,时代的进步离不开数学科学的发展,生活里更依赖数学这门科学。当前的小学生就是新世纪的主人,他们将参与未来国家建设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伟大事业,必须拥有过硬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其中之一就是人文素质。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小学数学课程有它的独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文意识能达到其它学科教学很难达到的效果。小学数学可以引导学生懂得追寻真理的精神,懂得人生平等的思想。
1.树立人文理念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极为重视,而对人文性的内容则极少关注。其实作为个体而言,发现、探索、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固然是可喜的。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欣赏、学习前人先哲,古代人类的探索求知过程,未尝不能起到一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教育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认识分数》一课时,老师可给学生看看在人类不同发展时期分数的表示方法,(用小棍表示的方法,没有分数线的表示方法,……)了解分数有趣的发展史!这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分数的巨大用处和现在写法方便快捷的优点。注重数学学习的知识、过程,更注重它们与人文知识、数学文化的融合,以及融合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课堂不再是学生片面的追求知识,追求创造的场所,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发掘人类文明,探索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的乐园。
2.引导学生懂得人人平等的思想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有些学生的数学天分比较高,他们很轻易的就能口算出非常复杂的数学题,有些学生领悟性很强,他们学会一种算法后很快能触类旁通理解其它的算法,这类学生通常被别人认为是“聪明”的学生。有时这些学生在学习时拥有优越感,他们不太看得起悟性较差、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人人平等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数学需要一个人具有强烈的探究心理,没有探究心理品质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能力。所谓探究就是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试探解答问题。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利。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灵活多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灵活多变即思维敏捷、随机应变,对于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维和见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注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素养,必将使得学生在掌握全方位、高层次、网络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科学和人道的相互协同和补充中,进一步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为人类产生更多的进步和安定的因素。
4.引导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有些教师喜欢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学习,学生觉得数学习题太多,自己解答起来太累,他们就消极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学习那么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一定应腹得到,他们也可能消极的对待数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就要将需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才会觉得学习数学有意义。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学生觉得这么复杂的运算知识日常生活中用不到,教师可以举一个实例给学生思考:一个卖葱的大婶,一斤葱卖1元钱,她卖100斤葱可以卖100元钱。这时顾客甲向她提议,如果把葱白和葱叶分开来卖,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问葱白和葱叶怎么计费。卖葱的大婶表示葱白1.2元一斤,葱叶0.8元一斤。这时顾客买了200斤葱,顾客给卖葱大婶算一笔账,葱价为:1.2×100×20%+0.8×100×80%=88,他只愿意付88元的价格给卖葱的大婶。大婶听这顾客算的账貌似没有错,可是明明该收100元怎么却少了12元,这12元钱到哪里去了呢?由于这个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得很紧密,学生就愿意积极思考这个数学问题,当学生学习完这一题后,会发现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骗局原来与数学知识有关。学生为了防骗就会愿意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学生会愿意把学到的知识普及给身边其他的人,让其他的人避免受骗。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仅使自己学到了知识,也同时把爱心传给了他人。
5.立足历史现实,让课堂激发出有人文价值的创造潜能
《课程标准》中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中学生除了学习到应有的知识与数学素养以外,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有人文价值的创新与创造,激发出创造的潜能。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学完了“年月日”的知识,老师又用课件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制定“年月日”的历史,为什么一年会有365天、12个月,一天会有24个小时。接着在课堂上开始了公历改革,讨论一下现实公历不合理之处,能否根据天体运动将现行公历改一改呢?学生各抒己见……公历改革的方案也是千奇百怪,但学生都从人性化的角度去思考、设计,体现了很有价值的创新、创意。
总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时代的核心,也是新课标的核心。一节数学课不仅要关注现实生活,更要关注数学文化,我们的教育理想也是“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数学课充满人文色彩,使学生个体与现实、与人类数学发展史相统一,在人文关照下体验学习,感悟人生。
参考文献:
[1]边东辉[1].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意识[J].吉林教育:综合,2014,(1):28-28.
[2]段立业[1].小学数学教育中人文意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师,2017,0(6):43-43.
[3]王聪[1].在数学中渗透人文意识教育提高学生数学才能[J].成才之路,2013,(3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