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说“夏”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mgwj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人高骈的《山亭夏日》,描写的是江南初夏的风光。
  初夏是一个连空气也弥漫着花香的时节,美好极了。可惜江南的初夏是短暂的,很快便是“赤日炎炎如火烧”的炎夏酷暑了。
  不过,《说文解字》中“夏”的初字,与这里所说的夏日之“夏”字,却不是一回事。
  《说文解字》曰:“夏,中国之人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国之人也。以別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就是说,“夏”指中国人,生活在北方的狄、南方的蛮、西方的羌、东方的夷当中,即为黄河流域的中原也,而居于此地的中国人便自称“华夏”。
  目前还没有发现公认的甲骨文“夏”,我们见到的是金文。故此,许慎认为:夏,从夊(sui,音似虽)从页,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小篆的“夏”字,虽省减了笔画,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留一只脚(夊),但其义不变。
  金文和小篆的“夏”字,都像一个人的形象,气宇轩昂,仪表堂堂,上面的“页”,拟是人头的意思,大大的脸庞,表示方正有智慧;下半部的手与足,达意清晰,显示人的创造能力。正如康殷《古文字形发微》中所言:“夏字是一个完美的人,这个形体比起甲骨文中其他表现人的形态的字来说,确为一表堂堂。”“夏”字,既为中国人的形象,也表达了华夏民族对人的审美追求。即便是今日的夏字,较金文又少了“臼”,去掉了“手”的符号部件,但人的头、脚依然保留,还是“中国人”的形象。
  说“夏”,必说到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夏朝相传为大禹所建,建都安邑,在今天山西运城境内。但由于史书文献成书较晚,已知的并没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因此近现代有人疑其为伪。记得20世纪8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回乡,与我们谈及夏朝存在与否时,他说,我也姓夏,当然很希望历史上有个可靠的夏朝。
  那么,起初作为古代汉民族自称的“夏”字,又是如何演变为一年四季中的“夏”的呢?
  学界众说纷纭,各有道理。上古时期,古人先以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原野易色,来区分春秋两季,直至西周,历法向前进了一步,才能明分春、夏、秋、冬四季。至于为何假借“夏”表示烈日当空、绿荫匝地的夏日?这与“夏”字的字形有关。
  据说,殷墟《卜辞》中有疑为“夏”的甲骨文,因而被誉为“契学大师”的叶玉森先生在《释夏》中认为,“夏”似蝉虫,“并像蝉之緌(ruí,音似蕤,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首翼足形,蝉为夏虫,闻其声即知其夏,故先哲假蝉形以表之。”而更多的学者则从小篆字形分析认为:人的手脚裸露,且形象完整,那是炎热天气中人以图凉快的真实形态,可成为假借为夏日之“夏”的原由。清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也认为,“夏,像人当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
  转眼便是炎夏酷暑了。江南的盛夏比之北方要溽湿闷热得多,但夏日有其自身的神采风姿。夏日,田野山原葱绿一片,葳蕤生光,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水塘邊则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韵;夜晚便是清风传芳香、明月惊林鸟的幽静,那真是焕发着生机和激情的季节,让一切生命都充溢着希望。
  责编:王晓静
其他文献
公元1970年,500荆楚子弟应征入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11团,长年奔驰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喀喇昆仑山系的川藏公路和新藏公路线上。在这条堪称世界绝域的“无人路”上,要长年经受山高路险、高寒缺氧、滑坡塌方等艰难险阻的考验。500汽车兵有400余人立功受奖,也有文坤才等6人长眠于“两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该团“喀喇昆仑钢铁运输团”和“民族团结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值建军93周年之际,作为当年的
期刊
很多人已经发现,凡是带“东”“西”“南”“北”的省份,往往有一个兄弟相伴,如有山东,就有山西;有广东,就有广西;有湖南,就有湖北。到了江西这里,一切都变了:有“江西省”,没有“江东省”!  这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有没有跟江西相对的江东?如果有,为何后来没有了?  江东1.0  熟悉或喜欢秦末楚汉争霸这段历史的,会经常遇到“江东”一词,项羽的队伍号称“江东子弟”,他们都是跟随项王一起造反的老乡。  不
期刊
还记得在网上走红的那个“最美搬运工”吗?一个清秀的香港姑娘,笑起来有点腼腆,干起活儿来却风风火火、利利索索,大包小件拖起就走。据说,200公斤的货对她早已是小菜一碟,这和她娇小的身影形成强烈反差。那种面容朴素、身手矫捷的工作状态,能量超正,不得不让人敬重。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两句话,尤其让人佩服:“有汗出有粮出,就没有什么问题”“我不可以倒下,因为我倒下就没有人撑我”。这两句话加在一块,其实就是
期刊
《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式开始编修。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统治不利的书籍,计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达15万册。抽毁书400多种;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满清统治者还系统地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同时,《四库全书》开馆后10
期刊
01我们和前辈所读的书,已经相去甚远  进入大学校门,图书馆恐怕是很多新生最感兴趣的所在。大学生也理应是一个社会中认知最鲜活、精力最旺盛、行动最自由的群体,站在浪尖上的他们读什么书,往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阅读风向。如果将历代大学生手中的书籍串联起来,那就会构成中国青年思想变迁的一个侧面。  不过,今日的年轻人蓦然回首,其实不难发现,我们和前辈所读的书,已经相去甚远。  02民国大学阅读:一半是海水,
期刊
对于上世纪80年代和之前的几代人来说,连环画(小人书)恐怕是永难割舍的一个情结。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彼时,“文革”已经结束,很庆幸赶上了那个连环画辉煌时代的尾声。  识字上学时,已经是80年代中期。那个年代的乡下孩子,除了课本,找不出几本有字的读物,也缺少电视、电脑、平板这些如今惯见的娱乐方式,但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有连环画——这是识字不多的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最快乐的时光永远是跟随
期刊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学的,那时候由于农村生源较多,我所在的村小學在校舍紧缺的情况下,特地在我们生产队设立一间教室,那教室是以前队里关牲口的草房子,只有一位年轻的老师任教。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书本相当紧缺,往往是两三个孩子合用一本教科书。轮到我把书带回家的那天,我第一次欣喜地发现书中有许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倍感书的珍贵。那时的我深深懂得,别人能轻易得到却并不以为珍贵的东西,对我来说是遥远的梦,只
期刊
食盒,是中国古代盛装食物用的器具,用以盛放食品、食具或其他礼物,内有数层不等,可提可挑。  早在先秦时期,便出现了铜制的食盒,外有盖子,内可储存食物。此时的食盒多为提盒,不过是两根提梁加几层格子,做工与造型都比较粗糙简单。  西汉时期的食盒制作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造型多为层式结构,由数格屉盘层叠组成,便于分隔盛放不同的食品。盒体的长宽大小不一,大者可达半人高,须由两人肩抬方能移动;小者如瓯,由人捧
期刊
小时候看《西游记》,常常为孙悟空高超的法术所折服,这“齐天”的法术可是让天上的各位大神对他都得毕恭毕敬。但是,一来到取经路上,我就开始替他焦虑,他总会跟着团队掉入各种小妖精的圈套。本来他一眼便看出了妖精,可是师父不相信他,师兄弟不团结他,让明明可以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其中的憋屈与恼怒可想而知。现在仔细一想,整个天上地下,他竟没有一个朋友。为什么会这样?  这得先从他生活的环境说起。其实
期刊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同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一同出席《辛丑条约》签订仪式。在条约文本上,李鸿章用颤抖的双手拿着毛笔,颤颤巍巍地在条约文本上画出了一个形似“肃”字的签名。  《辛丑条约》带来的屈辱不需细说。这种屈辱一旦弥漫在我们脑海,条约上的每个字仿佛都透露着当时的无奈和辛酸。这种感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现在许多人在看到李鸿章画出的“肃”字时会演绎出一套悲凉的情景。“李鸿章接过庆王手中的笔,颤抖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