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文化思想的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对小学生来讲可能有点过高要求了,但是四大名著作为注音版的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中学、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
  三、从个性化的阅读中品位作品文化的意蕴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泛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
  《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在1988年元月,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宣言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建设先进文化的新时代,正处在热切呼吁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孔子的智慧,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其他文献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 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这就要对其进行理性思考,采取一些措施对策,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倡导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益的课堂,更应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的结果。因此,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加大力度、千方设法地去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入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业上、人品上有超常的收获、超常
期刊
绘画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孩子在绘画中,往往按照老师的范画去模仿,教师和家长也常常以画得和老师象不象作为好的评价标准,而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呢?幼儿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也就是绘画时幼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常常被成人忽视了,认为只要幼儿能模仿得象就行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和在绘画中的作用,这种情感活动有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它包括对事
期刊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度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一段话,并非是件很容易的事。滔滔江河源于涓涓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写好看图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细读要求、找出要素  看图写话,通常都会配有这样一段文字。“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
期刊
1 《周易》简介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也就是学界里常说的《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在《周易》编订成书之前,或者说在对“易经”进行解释——“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的《易传》成书之前,“易经”应当经历了相当漫长的画卦、重卦(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和系卦辞、系爻辞的发展时期,才有具有一定研究成果的“易传”问世。《易传》是解释《易经》的著作,汉朝人将里面的内容归纳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我想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所以我对地理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一些研究.重点是从课堂导入、问题设计、教学手段、学生活动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初中 英语中考试题中的最后一道题目为--书面表达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80个词左右的短文。这一道题目完成得好或坏取决于诸多因素,我认为我们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一、词汇  英语写作要求有一定量的词汇,没有词汇就好比巧 妇无米难以下厨。写作时可能出现要写的词记不起来、要用的词拿不准、尤其是遇到同义词、更不知用哪一个好、或词性没记住,结果乱用…… 这都
期刊
【摘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画图习惯、规范解题习惯和反思习惯。  【关键词】解题习惯;物理思维;规范解题;画图;反思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从《项目教学法》概述出发,通过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独生子女教育、《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和实验室配置现状分析,探索在《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通用技术 ;学科教学 ;项目教学法  一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