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说:“忙煞的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在忙什么?在忙批改作文。批改学生作文恐怕是其中一项繁重任务。改作文苦,更为糟糕的是教师改作文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下次作文中仍然犯有同样的错误。因此,更新作文批改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做法,。怎样走出作文批改的这一误区,取得实效,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取得了几点不成熟的经验,那就是提倡“学生自己的作文自己改”。以此共勉。
关键词:作文 修改 优越性 批改 自改 经验
俗话说:“忙煞的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在忙哪?批改学生作文恐怕是其中一项繁重任务。学生作文,老师批改,这是由来已久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人数不少,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可见,这样做,尽管教师很辛苦,对学生的作用却不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作文教学要求学生逐步做到……、写完以后要修改。既要考虑作文内容,又要考虑语言文字的表达,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好些。”又说“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张田若先生也曾精辟地批出“文成于改”。因此,更新作文批改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做法,应该提倡“学生自己的作文自己改”。
一、自改理论依据
(1)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的文章都是经过修改的,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必要练习手段。a
(2)修改是能力,而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各年级的要求中,更加明确规定各年级代表性作文的具体要求。由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学生打完草稿后,轻视修改,以至于根本不修改,誉清后就了事,长此以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而且不利于学生形成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说修改是一种能力,实质是一种规范、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修改也是一种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的良好的习作习惯。
(3)修改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训练过程。在修改自己作文的同时,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乃至独创性都会相应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相结合。”谁能说,学生的思维发展了,作文水平会停滞不前呢?
二、自改具体做法
1.讲清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我们要多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改作的典型事例。从古代的杜甫 、贾岛、王安石到现、当代的鲁迅、叶圣陶、巴金,从中国的曹雪芹到俄国的托尔斯泰……这些文学大师修改作品的事例举不胜举。他们的“推敲”功夫,他们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创作精神正是他们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所在。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发现并介绍同学中由于认真修改提高作文水平的事例,将这些同学的优秀习作和修改前的习作原稿同时展览,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2.让学生明确修改要求
教给修改的方法,着重指导学生从文章的思想观点、选材内容、结构层次,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修改,具体修改要求是:思想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得当,文章层次是否清楚,有没有做到有条理,遣词造句有无毛病,有没有达到文通句顺。
在具体指导学生修改时,应坚持由扶到放,逐步提高的原则。一般从“示范评改”到“同学互改”再到“学生自改”。“示范评改”是运用好差典型,给学生提供增、删、调、改等范例,教学生使用各种常用的修改符号,学会具体修改;“同学互改”使学生尝试的过程,既可以学到别人作文中的长处,也可以使他们正确衡量别人的作文;“学生自改”是一个较独立的过程,是个艰苦的脑力过程。在这三个层次的训练中,“示范评比”是方法指导,“同学互改”是手段,“学生自改”是目的,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提高的体现是将自己的作文越改越好。
3.保证课内时间,注重巡视指导
将修改过程纳入作文指导课的课堂教学中,保证足够的课内时间,让学生反复斟酌,同时教师也注意巡视,给予个别辅导,发现共性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大家分析讨论,共同修改。
三、自改优越性
(1)体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写完作文后,把功夫放在修改上,培养了学生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写作习惯。
(2)信息反馈时间短,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学生写,教师改,少则一个星期的习作周期,信息反馈时间长,教师改的苦,学生看的少。
(3)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提高。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能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可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养成踏实;认真工作态度都有这深远的影响。从这点上说,学生自己的作文自己改无疑是符合作文的要求的。
综上所述,教师既能摆脱作文批改的苦恼,学生又能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懂得怎样写好一篇文章,把“徒劳无功”的精批细改变为精批少改直至少批不改,逐步把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作文教学是有意的,从而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作文 修改 优越性 批改 自改 经验
俗话说:“忙煞的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在忙哪?批改学生作文恐怕是其中一项繁重任务。学生作文,老师批改,这是由来已久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人数不少,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可见,这样做,尽管教师很辛苦,对学生的作用却不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作文教学要求学生逐步做到……、写完以后要修改。既要考虑作文内容,又要考虑语言文字的表达,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好些。”又说“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张田若先生也曾精辟地批出“文成于改”。因此,更新作文批改的观念,改变传统的做法,应该提倡“学生自己的作文自己改”。
一、自改理论依据
(1)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的文章都是经过修改的,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必要练习手段。a
(2)修改是能力,而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各年级的要求中,更加明确规定各年级代表性作文的具体要求。由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学生打完草稿后,轻视修改,以至于根本不修改,誉清后就了事,长此以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而且不利于学生形成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说修改是一种能力,实质是一种规范、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修改也是一种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的良好的习作习惯。
(3)修改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训练过程。在修改自己作文的同时,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乃至独创性都会相应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相结合。”谁能说,学生的思维发展了,作文水平会停滞不前呢?
二、自改具体做法
1.讲清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我们要多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改作的典型事例。从古代的杜甫 、贾岛、王安石到现、当代的鲁迅、叶圣陶、巴金,从中国的曹雪芹到俄国的托尔斯泰……这些文学大师修改作品的事例举不胜举。他们的“推敲”功夫,他们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创作精神正是他们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所在。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发现并介绍同学中由于认真修改提高作文水平的事例,将这些同学的优秀习作和修改前的习作原稿同时展览,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2.让学生明确修改要求
教给修改的方法,着重指导学生从文章的思想观点、选材内容、结构层次,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修改,具体修改要求是:思想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得当,文章层次是否清楚,有没有做到有条理,遣词造句有无毛病,有没有达到文通句顺。
在具体指导学生修改时,应坚持由扶到放,逐步提高的原则。一般从“示范评改”到“同学互改”再到“学生自改”。“示范评改”是运用好差典型,给学生提供增、删、调、改等范例,教学生使用各种常用的修改符号,学会具体修改;“同学互改”使学生尝试的过程,既可以学到别人作文中的长处,也可以使他们正确衡量别人的作文;“学生自改”是一个较独立的过程,是个艰苦的脑力过程。在这三个层次的训练中,“示范评比”是方法指导,“同学互改”是手段,“学生自改”是目的,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提高的体现是将自己的作文越改越好。
3.保证课内时间,注重巡视指导
将修改过程纳入作文指导课的课堂教学中,保证足够的课内时间,让学生反复斟酌,同时教师也注意巡视,给予个别辅导,发现共性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大家分析讨论,共同修改。
三、自改优越性
(1)体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写完作文后,把功夫放在修改上,培养了学生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写作习惯。
(2)信息反馈时间短,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学生写,教师改,少则一个星期的习作周期,信息反馈时间长,教师改的苦,学生看的少。
(3)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提高。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能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可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养成踏实;认真工作态度都有这深远的影响。从这点上说,学生自己的作文自己改无疑是符合作文的要求的。
综上所述,教师既能摆脱作文批改的苦恼,学生又能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懂得怎样写好一篇文章,把“徒劳无功”的精批细改变为精批少改直至少批不改,逐步把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作文教学是有意的,从而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