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学术专著中还是大众媒体中,乃至日常升华中,“人文”二字屡见不鲜,它的频现往往也和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意义有关。但是,究竟何为人文?在当下的中国教育、中学教育的语境下,它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它对教育有哪些正向的、重要的价值?如何在教育这座结构复杂、体量庞大、富有生命意义的系统中,精巧细腻地融入“人文”的润滑剂和魂魄,是本文重点探讨的方向所在。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同样用“改革”和“开放”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对内不断从体制、机制、结构、形式上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对外不断汲取世界各地尤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形式,奉行“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用两条腿走路,教育才能走得稳行得正。
一、“人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和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五经之首的《易经》中《贲卦》的《彖辞》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有文饰、文理、现象之意,相较于“天文”是指宇宙天空的自然现象,那么“人文”就是人类文明、物质和精神现象,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的内涵。
在中国其他经典典籍中,关于“重视人”的“类人文”观,也是源远流长。《尚书 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荀子也提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也。”《论语》 说:“仁者爱人”;《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孟子》中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些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整个民族特性的塑造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尊重、对自己和他人爱的阐发、对个体天地社会国家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体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在中国人的血液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这些理念都堪称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髓,无一例外都是肯定了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体现了浓烈的人文色彩。尤其作为中国教育开山鼻祖的孔子教育思想中,更是把对人的重视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到“德不孤,必有邻”,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克己复礼为仁”到“有教无类”……从对人的一视同仁的平等尊重态度,到每个人的“人性、道德成长”至为重要,与今天人的全面发展有不少共同共振之处,实为今天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在西方近现代文明中的影响
在西方文明发展中,“人文”源于拉丁文“humannus”,本意是人性、人情。从15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人文“一词被赋予更多现实意义,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时代标志的产物,那个时候的“人文”肯定人的價值,注重人的解放和自由,强调人文与科学、理性和非理性的融合。现代的“人文”内涵又有了时代的变化,但无论什么时代的的“人文”,都无一例外重视人、关注人、以“人”为中心,关切并满足人的不同层面的需求,最终以人的自由和发展为目的。
西方教育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一直把对人的教育放在极重要的位置。我们不妨从西方几位影响甚巨的教育家理念,一窥其中的人文色彩。
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就是美德”,认为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使得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近代西方教育大师夸美纽斯在教育著作中认为:所有人应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全面的知识,从而使得自己的智慧得到充分发展;启蒙思想家卢梭则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发展的自然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的潜力,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自由的环境;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改造”,要求教育应尊重儿童,教学必须合乎儿童心理发展的兴趣和需求。所以这些教育思想理念的提出和实践,都在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突出的“人文”特性,还是西方近代文明中的“人文”特点,虽然在内涵、定义和侧重点有明显差异,但在“重视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上有着强烈的共鸣,可谓殊途同归,可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的社会要求。基于此,将“人文”理念渗入到当下教育当中,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规律的本质要求。
三、“人文”元素缺失是当下教育的短板
无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获得了空前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等的日新月异与奇迹创造,无不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石之上,这是举世公认的。
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教育这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在不断前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木桶效应”,一些短板的掉队制约了教育木桶里盛装的水的容量。甚至在社会的发展中,某些短板所产生的“破窗效应”对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制约后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望闻问切,然后有的放矢,补足短板,因为决定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在于最长的木板,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其中,人文元素在很多教育环节的缺失就是其中的一个短板。
青少年犯罪从来都是一个社会问题,原因复杂,所以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弥补漏洞,和其他各种堵漏洞方式成本较高不同的是,在日常教育中加大“人文”因子,让未成年人感受到关怀、爱、疏导方式等,从而用“疏”的方式减少各种问题,为所有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提供一个缓冲地带,应该是成本最低的选择之一。当下教育领域出现的不少问题,或家庭破裂导致的未成年“问题少年”,或过度关注应试导致的“差生沦落”,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硬暴力、软暴力现象,等等,追根溯源,本质上都和家庭、学校环境里“人文底蕴”不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如何夯实初中教育中的人文厚土、补足短板
2016年9月13日,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这一融入了时代性、民族性的最新成果,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式路径。在这个报告里,“人文素养”被放在首位,也足以说明加强和深化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分量、质量,正当其时。
一种教育理念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不开外因和内因、大环境和小环境。如果说国家在社会、教育领域制度的政策方针是外因和大环境,那么具体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所作所为,就是内因和小环境了。综上所述,对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当中的”人文素养“,对于如何在中学尤其是初中实现落地,做一些探讨。
首先,对学校和教师的相关评价考核机制进行相应配套变革。其次,通过革新建立教师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制度氛围。再次,在家校共建中突出家长人文课堂建设。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物理和心理场所,除了老师,对孩子成长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和父母,而囿于家庭状况的千差万别,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在孩子教育方面不走弯路、不犯错误,因此,把父母课堂适当纳入家校共建体系中,不仅是学校教育拓展有益的尝试,也是弥补家庭、学校脱节的社会弥合。这方面可以积极探索,发展一些热心家长、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用公益的方式、灵活的形式建立各种家长人文课堂,让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家庭教育的齐头并进;还可以探索志愿者制度,学校和家长一同建立有关的心理辅助、人文关怀等志愿者队伍,建立日常化、微小有效的快速互助小组,随时应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古往今来,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重视,是所有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应有之义,这也是”人文”在教育中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理应将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并结合西方教育中有益有用的“人文”因子为我所用,完善和壮大社会主义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