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384靶向调控Smad核内相关蛋白1影响肺癌SPC-A1细胞侵袭迁移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1069423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384对肺癌SPC-A1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靶向调控机制。

方法

将miR-384模拟物(mimics)转染到SPC-A1细胞中,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测定上调效果,噻唑蓝(MTT)法测定增殖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和迁移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波形蛋白(Vimentin)、MMP-9、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Smad核内相关蛋白1(SNIP1)可能为miR-384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将miR-384 mimics及pcDNA 3.1-SNIP1共转染到SPC-A1细胞中,MTT、Transwell小室和Western blot检测pcDNA 3.1-SNIP1对上调miR-384抗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miR-384 mimics能够明显提高SPC-A1细胞中miR-384表达水平(0.97±0.13比2.28±0.27),降低细胞增殖(0.41±0.04比0.29±0.03)、侵袭(148.23±13.98比115.30±10.23)和迁移(196.48±17.36比137.58±12.07)能力,抑制细胞中MMP-2、Vimentin、MMP-9蛋白表达,促进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结果显示miR-384靶向调控SNIP1表达。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结果显示转染miR-384 Mimics后的SPC-A1细胞中SNIP1蛋白水平下降(t=9.95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DNA 3.1-SNIP1可明显逆转miR-384 mimics对SPC-A1细胞增殖[(0.26±0.04)个比(0.38±0.04)个]、迁移[(130.20±10.56)个比(158.25±11.47)个]和侵袭[(110.27±9.68)个比(149.20±10.38)个]的抑制作用,提高细胞中SNIP1和MMP-2、Vimentin、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

结论

miR-384靶向调控SNIP1抑制肺癌SPC-A1细胞侵袭迁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转运微小RNA(miRNA,miR)-145-5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本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单独外泌体组、miR-145-5p模拟物组以及miR-145-5p阴性对照组。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cMSCs-exo)分别转染miR-145-5p模拟物组(miR-145-5p mimic)及miR-145
目的探讨鸢尾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加入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VSM
期刊
期刊
目的构建介孔二氧化硅-雷帕霉素-肝素药物涂层支架(MRHES),通过体内外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性能。方法用溶血率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检测其血液相容性。分别将MRHES支架、金属裸支架(BMS)植入到兔一侧颈动脉内。术后在30、90 d处死取出标本。将标本分为两段:第一段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支架内膜增生;第二段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支架表面内皮化。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目的观察脂肪酸2-羟基化酶(FA2H)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A2H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1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新鲜癌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FA2H的mRNA表达水
目的过表达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内皮细胞(hiPSC-EC)中微小RNA(miRNA,miR)-199b-5p,探讨miR-199b-5p对hiPSC-EC传代过程中hiPSC-EC表型转换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hiPSC-EC第1代(P1)、第5代(P5)和第10代(P10)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1和CD34,将hiPSC-EC分为两组,利用慢病毒分别将过表达miR-199b-5p质粒和
目的建立新生小鼠炎症-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3 d龄C57BL/6小鼠,每组有3个独立检测指标,每个实验指标各6只,共144只。3 d龄新生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0.05 mg/kg、0.50 mg/kg的脂多糖(LPS),24 h后检测小鼠体重增长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情况,以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的斑块组织(n=46),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依据病理学特征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与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ADAMTS4与TGF-β1的表达部位及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改变影响不同类型肿瘤的进展。lncRNA的异常表达不仅是肿瘤恶性转化的信号,还可以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多项研究表明,乳腺癌中lncRNA作为促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肿瘤干性、化疗耐药及影响肿瘤预后。因此,lncRNA能够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并有望成为新型的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