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出将“吸引力”作为程序设计基础课堂内涵建设的目标,分析了目前理工课堂面临的危机,提出了吸引力课堂,以及构建“吸引力课堂”的具体方案。
[关 键 词] 程序设计;吸引力课堂;构建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0-0106-02
一、理工课堂面临的危机
2011年6月,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题为“手机上网盛行挑战大学课堂”的报道指出:“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便捷的知识获取、斑斓的网络生活对比行事不变的教学方法、冗长的理论讲解使大学课堂面临巨大的挑战,学生听课意愿率下降,逃课率不断飙升,手机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同样面临着移动互联网的危机,对于沉闷的课堂,手机成了抬头听课最大的挑战。
另外,教学内容、学生人数和学习时间是课堂教学的瓶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无法解决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师生互动越来越少,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的具体过程被幻灯片一带而过,理论知识消化困难,实验课编不出程序,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挫折,学习兴趣自然不高。如果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本专业的创新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高效组织,如何让学生融入课堂、高效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吸引力课堂的概述
“吸引力课堂”优化传统以学科知识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提倡知识呈现“趣味性”“生动化”,并辅助讨论、演讲、视频放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消除畏惧情绪,主动走进课堂。这项举措旨在通过教学内容的趣味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促进“吸引力课堂”。
“吸引力课堂”提倡学生的参与,强调参与应该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教师与优秀学生的一问一答。为提升参与度,项目提出在课堂上用手机、iPad下载课堂互动软件辅助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参与精神。这项举措旨在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吸引力课堂”。
相对于人文学科,理工类课程有理论深奥、技术复杂、实践性强等特点,如何借助人文道德内涵建设使理工课堂充满魅力是一个挑战和创新。对于其他相关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这项举措旨在通过教学内容的人文化促进“吸引力课堂”。
本文提出通过“吸引力课堂”起步,培养学生好奇、发现、探索的兴趣,使学习从课堂辐射到课外,建立一套与课堂教学同步协作(网站、竞赛、微博、微课程)的课外辅助计划,使学生真正从课堂起步,进行高效的学习。这项举措旨在通过“吸引力课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构建“吸引力课堂”的方案
由于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并且相关课程不止一门,对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目前三本院校生源有其自身特点,传统课堂模式不适应教学现实。
本文是课堂方法论上和课堂教学手段上的一次尝试性的突破,旨在冲破原有理工类课堂“沉闷、复杂”的印象,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生动教学、强化师生参与”这一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着手,试找出一种全新的思维性、趣味性、互动式、智慧型的教学体系,为在新一轮信息产业中培养出一批具有主动学习力、持续创新力的技术应用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一)具体方案
1.教学设计趣味化、生动化;教学形式设计多样化(讨论式、辩论式、影像播放等),吸引学生走进课堂。
教学设计要以“零基础”为特点,课程内容“小单元化”,呈现方式“趣味化”“生动化”。例如,循环结构一直是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难点,如果从n!或者极限方程类似的数学问题贯彻“循环思想”,学生很容易进入思维瓶颈。考虑采用生动的“无法终止的小游戏”(网络上常见的无法终止一直持续输出的软件)来贯彻“循环”的概念,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但在“趣味化”的内容选取上,注意引入外审,保证“趣味化”内容的有效和“不低俗”。
生动趣味的教学内容要和活泼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理工课堂不仅仅是复杂和沉闷,也可以是“积极的讨论”“精彩的演讲”,还可以是静静的“软件作品”的欣赏。教学形式多样化,以契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特点、学生“全面参与”为原则。这要求教师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置课堂形式。例如,进行课堂讨论的话题,一定要规模适中,有一定的趣味性,而在辩论设计中,课题最好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总之,合理高效设计45分钟,使课堂精彩呈现,学生乐在其中,接受知识。
2.引入移动互联设备作为教学工具,探索“科技改变课堂”,实践移动技术如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科技为“吸引力”课堂助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iPad对课堂形成巨大的挑战,但同时“移动终互联”也是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吸引力”构建的其中一方面,探索在课堂上引入基于移动互联的“课堂互动系统”,在课堂上进行投票、提问、调查、随堂小测试或交互式地演示等一系列动作;而学生则用自己手上的智能机、iPad平板参与互动。比起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互动系统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课堂的能动性。
在每一次互动的背后,学生的表现都会被有效记录和统计,学生能即时看到自己是否有进步,教师也可以系统反馈,即时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效,随时对进度、方向进行调整。
3.“吸引力课堂”持续发酵,通过“课程网站”、竞赛系统、课程微博、“微课程”等手段使学生自觉、主动将学习延伸到课下,学习不再仅仅是课堂活动,而是逐渐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课内和课外结合。 课堂学习应该是教学的开始,不是完成,建立一套与课堂教学同步协作的课外辅助计划。首先,建立完善的网络学习渠道,使学生对课程设置、课堂设计、评价方式都清晰明确。其次,通过竞赛、项目实践、“微课程”等方式延伸课堂。
“微课程”在解决难点知识和算法上有较大优
势,“微课程”可以通过5~10分钟的视频方式呈现,帮助学生课下理解教学难点,辅助达成教学目标。
4.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质环境(教室环境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学生学习标准的公布、智慧教室的建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效果忽视物质环境的影响,随着学生对教室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智慧教室”概念的到来,我们应该正视物质环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教室物质环境建设包括传统桌椅摆放、投影仪、幕布的合理设置,也包括未来智慧教室的建设,例如,课堂引入录播系统,课堂结束后,课堂录像即可上网。
5.将充满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吸引力课堂”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一个入门级程序员的必修课,必须融入人文、道德精神,在分组过程、作品评价过程、授课过程中处处体现人文精神。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举手投足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吸引力课堂的最终目标
通过吸引力课堂的构建,最终实现以下目标:
1.将“吸引力”课堂指标实践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课堂吸引力,最终实现让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喜欢课堂。2.建立起从课堂辐射到课外的持续学习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课外学习辅助计划,使“吸引力”课堂真正发挥作用。3.探索移动互联、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使科技工具服务课堂教学。4.与已有改革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课堂,使多项改革立体化、全面化。
四、总结
在方案实施的两年内,程序设计基础课时大幅度减少,课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根据调查,由于学生编码量大幅度提高,讨论课增加,深层次问题也增多,而问题本身的个体性又很强,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热情。综合试训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成效一直是各类课程的短板,本次改革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从课堂教学内容取舍到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综合利用一切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希望给学生一个趣味、生动、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世铎,周忠伟.高效教学吸引力调查[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彭杜宏,何敏,刘电芝.大学课堂教与学状况的个案观察报告[J].高教探索,2009(2).
[3]王嘉毅,詹妮特.弗悌娜.美国高等学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七条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3):100-105.
[关 键 词] 程序设计;吸引力课堂;构建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0-0106-02
一、理工课堂面临的危机
2011年6月,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题为“手机上网盛行挑战大学课堂”的报道指出:“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便捷的知识获取、斑斓的网络生活对比行事不变的教学方法、冗长的理论讲解使大学课堂面临巨大的挑战,学生听课意愿率下降,逃课率不断飙升,手机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同样面临着移动互联网的危机,对于沉闷的课堂,手机成了抬头听课最大的挑战。
另外,教学内容、学生人数和学习时间是课堂教学的瓶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无法解决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师生互动越来越少,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的具体过程被幻灯片一带而过,理论知识消化困难,实验课编不出程序,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挫折,学习兴趣自然不高。如果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本专业的创新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高效组织,如何让学生融入课堂、高效学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吸引力课堂的概述
“吸引力课堂”优化传统以学科知识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提倡知识呈现“趣味性”“生动化”,并辅助讨论、演讲、视频放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消除畏惧情绪,主动走进课堂。这项举措旨在通过教学内容的趣味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促进“吸引力课堂”。
“吸引力课堂”提倡学生的参与,强调参与应该是全面的,而不仅仅是教师与优秀学生的一问一答。为提升参与度,项目提出在课堂上用手机、iPad下载课堂互动软件辅助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参与精神。这项举措旨在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吸引力课堂”。
相对于人文学科,理工类课程有理论深奥、技术复杂、实践性强等特点,如何借助人文道德内涵建设使理工课堂充满魅力是一个挑战和创新。对于其他相关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这项举措旨在通过教学内容的人文化促进“吸引力课堂”。
本文提出通过“吸引力课堂”起步,培养学生好奇、发现、探索的兴趣,使学习从课堂辐射到课外,建立一套与课堂教学同步协作(网站、竞赛、微博、微课程)的课外辅助计划,使学生真正从课堂起步,进行高效的学习。这项举措旨在通过“吸引力课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构建“吸引力课堂”的方案
由于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并且相关课程不止一门,对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目前三本院校生源有其自身特点,传统课堂模式不适应教学现实。
本文是课堂方法论上和课堂教学手段上的一次尝试性的突破,旨在冲破原有理工类课堂“沉闷、复杂”的印象,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生动教学、强化师生参与”这一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着手,试找出一种全新的思维性、趣味性、互动式、智慧型的教学体系,为在新一轮信息产业中培养出一批具有主动学习力、持续创新力的技术应用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一)具体方案
1.教学设计趣味化、生动化;教学形式设计多样化(讨论式、辩论式、影像播放等),吸引学生走进课堂。
教学设计要以“零基础”为特点,课程内容“小单元化”,呈现方式“趣味化”“生动化”。例如,循环结构一直是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难点,如果从n!或者极限方程类似的数学问题贯彻“循环思想”,学生很容易进入思维瓶颈。考虑采用生动的“无法终止的小游戏”(网络上常见的无法终止一直持续输出的软件)来贯彻“循环”的概念,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但在“趣味化”的内容选取上,注意引入外审,保证“趣味化”内容的有效和“不低俗”。
生动趣味的教学内容要和活泼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理工课堂不仅仅是复杂和沉闷,也可以是“积极的讨论”“精彩的演讲”,还可以是静静的“软件作品”的欣赏。教学形式多样化,以契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特点、学生“全面参与”为原则。这要求教师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置课堂形式。例如,进行课堂讨论的话题,一定要规模适中,有一定的趣味性,而在辩论设计中,课题最好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总之,合理高效设计45分钟,使课堂精彩呈现,学生乐在其中,接受知识。
2.引入移动互联设备作为教学工具,探索“科技改变课堂”,实践移动技术如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科技为“吸引力”课堂助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iPad对课堂形成巨大的挑战,但同时“移动终互联”也是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吸引力”构建的其中一方面,探索在课堂上引入基于移动互联的“课堂互动系统”,在课堂上进行投票、提问、调查、随堂小测试或交互式地演示等一系列动作;而学生则用自己手上的智能机、iPad平板参与互动。比起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互动系统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课堂的能动性。
在每一次互动的背后,学生的表现都会被有效记录和统计,学生能即时看到自己是否有进步,教师也可以系统反馈,即时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效,随时对进度、方向进行调整。
3.“吸引力课堂”持续发酵,通过“课程网站”、竞赛系统、课程微博、“微课程”等手段使学生自觉、主动将学习延伸到课下,学习不再仅仅是课堂活动,而是逐渐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课内和课外结合。 课堂学习应该是教学的开始,不是完成,建立一套与课堂教学同步协作的课外辅助计划。首先,建立完善的网络学习渠道,使学生对课程设置、课堂设计、评价方式都清晰明确。其次,通过竞赛、项目实践、“微课程”等方式延伸课堂。
“微课程”在解决难点知识和算法上有较大优
势,“微课程”可以通过5~10分钟的视频方式呈现,帮助学生课下理解教学难点,辅助达成教学目标。
4.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质环境(教室环境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学生学习标准的公布、智慧教室的建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效果忽视物质环境的影响,随着学生对教室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智慧教室”概念的到来,我们应该正视物质环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教室物质环境建设包括传统桌椅摆放、投影仪、幕布的合理设置,也包括未来智慧教室的建设,例如,课堂引入录播系统,课堂结束后,课堂录像即可上网。
5.将充满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吸引力课堂”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一个入门级程序员的必修课,必须融入人文、道德精神,在分组过程、作品评价过程、授课过程中处处体现人文精神。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举手投足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吸引力课堂的最终目标
通过吸引力课堂的构建,最终实现以下目标:
1.将“吸引力”课堂指标实践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课堂吸引力,最终实现让学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喜欢课堂。2.建立起从课堂辐射到课外的持续学习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课外学习辅助计划,使“吸引力”课堂真正发挥作用。3.探索移动互联、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使科技工具服务课堂教学。4.与已有改革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课堂,使多项改革立体化、全面化。
四、总结
在方案实施的两年内,程序设计基础课时大幅度减少,课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根据调查,由于学生编码量大幅度提高,讨论课增加,深层次问题也增多,而问题本身的个体性又很强,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热情。综合试训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成效一直是各类课程的短板,本次改革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从课堂教学内容取舍到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综合利用一切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希望给学生一个趣味、生动、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世铎,周忠伟.高效教学吸引力调查[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彭杜宏,何敏,刘电芝.大学课堂教与学状况的个案观察报告[J].高教探索,2009(2).
[3]王嘉毅,詹妮特.弗悌娜.美国高等学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七条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3):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