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明朝王爷的名字放一起,发现了一张元素周期表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来看几个明朝王爷的名字: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在铁、朱在钠、朱均钚、朱奉镅、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铜……
  朱元璋是一个能干的人,会带兵,会打仗,开创了大明王朝,还是个潜伏在明朝的理工男!竟然都用化学元素来给皇室后代起名字!放着几千个常用汉字不用,明朝王爷为什么起这么高冷的名字?这确实是拜他们那个“强迫症”祖先朱元璋所赐!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爸朱五四、爷爷朱初一、曾祖朱四九都是用数字命名的名字,在元朝最底层的百姓才这么取名。朱元璋登基当皇帝后,生怕自己的后人也取出这样的名字,于是就派人给自己的儿子侄子分别写了五言绝句。
  太子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他要求皇室子孙起名时,名字的第二个字必须按照诗的顺序往下排,其实就是字辈了。比如,燕王的后代名字是這样的:朱高炽(仁宗洪熙皇帝)、朱瞻基(宣宗宣德皇帝)、朱祁镇(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见深(宪宗成化皇帝)、朱祐樘(孝宗弘治皇帝)。
  定了第二个字就够了吗?对于有“强迫症”的朱元璋还不够。他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木字旁,比如太子叫朱标,燕王叫朱棣。木是五行之一,朱元璋决定,皇室子孙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就以五行当偏旁。他儿子是木字旁,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木生火,孙子就是火字旁;火生土,曾孙是土字旁;土生金,玄孙是金字旁;金生水,五世孙是水字旁;水生木,六世孙又回到了木字旁。以此类推,朱元璋定好了他后代名字的偏旁。
  这下,朱氏子孙能起出高大上的名字了吧?可惜朱元璋忽略了一点:他的儿孙太多了!一开始,大家还用“铭”“钰”“钧”等相对好听的字命名,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字不够用了!王爷们一想,太祖只规定了最后一个字的偏旁,也没有说这些字一定要特别高大上。于是,他们就给娃们起出了这些名字:朱申锯、朱恩钱、朱觐锥……
  不久,这些王爷又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连这些土得掉渣的字都没了,所有符合祖训的字都被他们用完了。怎么办?造!于是,大批的生僻字被造了出来,这就是文章开头部分王爷名字的由来。朱元璋这个化学界的“先知”,让他的后代创造了这么奇葩的名字;而数百年后的另一个化学天才,更使得朱氏子孙的名字“流芳百世”。
  这个人叫徐寿,清末著名造船家、化学家、翻译家……总之,就是个全才。当时,化学元素周期表刚传进中国,又是化学家又是翻译家的徐寿担当起了翻译元素周期表的工作。这些元素中的金银铜铁锡是徐寿知道的,他发现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名字都是金字旁。于是他就定了一条规矩:所有金属翻译的时候都用金字旁。元素中还有一大类是气体元素,他又自然而然地定了第二条规矩:所有气体元素翻译的时候都用气字头,剩下的都用石字旁。
  俗话说得好:立的flag迟早要还。徐寿遇上了跟明朝皇室一样的问题:字不够用!而且元素不像明朝皇室可以用常用字来命名,以免产生歧义。比如假使某个元素叫“钱”,那“用很多钱打造了一柄宝剑”这句话到底几个意思?除了那些“古已有之”的元素,徐寿只能用一些生僻字来翻译这些元素。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足够的生僻字,直到有一天翻开了《明史》,看到了那些王爷的名字,立马根据元素英文名的谐音选出了适合的字。
  金属这一块算是解决了,但在石字旁和气字头上,再也没有人能帮得了徐寿了。但是那些明朝皇室的名字给他增添了信心:既然明朝皇室可以造字,我徐寿凭什么不行?于是,他就按照他自己定的规则填补了全部元素周期表。只有两个是例外:一个是汞,虽然是金属,但没有用金字旁,因为汞是液态的,而且这个字古已有之;另一个是溴,非金属非空气,本应用石字旁,但它的形态一般是液体,所以改用三点水。
  从此,每当有新元素被发现,中国人都会按照徐寿的规定来翻译。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徐寿功不可没。而谁能想到,这张表里也有朱元璋的巨大贡献呢?
  (本文作者12岁,人大附中早培六年级学生)
其他文献
苏娜旺姆 藏族,2003年1月生于甘肃甘南,现就读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 作品散见于《十月》《杨子江》《中国诗人》《星星诗刊》《诗林》《漠风文学》《甘南日报》《大西北诗人》《关东诗人》《黄河三峡》《作家前线》《南疆诗刊》《全球青年詩刊》等报刊与微信平台。
有些时候,在我们的一生里,常会出现某些闪烁有若纯金一般的时刻。  任何事情看上去是那么的优美,整个的世界散发着光芒。如果,如果我们能够将时间就驻留在那一霎间——将它凝冻起来,这个世界必然有如天堂。  当生命中出现了这种不期而遇的特殊时刻时,我大半一开始就有了预感。  虽然处在那么巨大的欢悦里,但我总意识到,这一切,即使是快乐,其实已在发生的开始走向必然的结束。  经过这些进入生命中的人、时间、地方
我小时候住在市体育馆附近,那个时候兴趣班也就两大据点,一个是少年宫,一个就是体育馆了。  据我爸回忆,那时候本来不想让我学其他兴趣班的,可是每周末早上起来,楼下的跆拳道、篮球班、滑冰、毛笔书法好不热闹。  最终决定让我去报了滑冰班,然后大概学了三个月,因为我总是和一些小混混(我们那个小城市滑冰场里有特别多小混混)偷偷滑出去玩,我爸抓到一两次,最后不让我学滑冰了。  然后就開始了各种班的学习,但我就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唐·刘禹锡《春词》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武元衡《春兴》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黃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宋·欧阳修《浣溪沙》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宋·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诗
车绕在山涧,云团绕在山顶。  在云南行走,云是美丽的陪伴。这里的云会飞翔到山涧,迎接赶路的客人,像那山村的妹子。有的干脆一头扑过来,想把远方的游客拥抱起来。我怀疑世上所有漂亮的云,都是从云南出发的。这云带给人的惊喜,让人心久久激动。  云在天上,也在山涧。浓厚的云,从天上飞到山上,又从山头游到眼前。这样的云歇息在山道上,躺得满满当当。有时我觉得,或许云就想以这山为家,以这山路为床,拥抱这青翠欲滴的
我知道大家对李商隐的生平很熟悉了,但是,为了把话说清楚,我在这里不得不多啰嗦几句。李商隐是一个天才,可他也是一个苦孩子,十岁丧父,后来老师也死了。可李商隐的命运得到了转机,他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看中了,成了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事实上”的伴读。这个令狐绹后来做了很大的官,一直到宰相。可以说,和令狐绹在一起的时候,李商隐过了几天好日子,我们可以在许多豪华的派对上看到李商隐的身影。18岁的李商隐
10月9日,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  手机、相机、电脑,我们身边熟悉的物品之所以是现在的模样,都离不开锂电池的功劳。举个例子来讲,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手机重量达到80磅,大概72.5斤左右,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儿童的重量。其中很大的重量来自手机电池。  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锂电池凭借体积更小,能量密度更大
夜晚,漫步在树影婆娑的路上,秋风加重了一丝寒凉,除了呼啸而过的车辆,和匍匐在脚边的落叶无感之外,过往行人皆感受着这深浅的秋意。灯火明灭的大街,湿漉漉的,有雨水的味道,雨水里,有十月故乡的味道。  月坐落于树梢,周遭星子闪烁,清冽的白月光如水般浸染着阑珊的夜色。风是冷的,光是冷的,周围的草木分明是灿烂的颜色,却如水一般清凉。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故乡的老树正是挂果的时候。在秋日晴空下,凭靠的老屋就像是一
2017在2018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一年,很多人与事如夜空中最闪耀的星,散发着思想与文化的光芒。在已经过去的2017年,有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又有哪些人和书影响了中国?  阎崇年:  寻求解读历史新突破  从《百家讲坛》走出的历史学家阎崇年出版《御窑千年》,认为最大热门“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实际也是一条瓷器之路。他坦言,以一种优美器物即瓷器作为中国的英文国名,既是瓷器的骄傲
我觉得金波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不会变老而不斷成长的人。这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优秀基因和天性使然,也是为孩子奉献诗意人生的美丽回报。八十岁的金波,十八岁的心灵,或者还可以减去一个数字,八岁的心灵。我相信每一位读完这本书的孩子都会认同我的判定。年龄不过是一个数字的堆积和叠加而已,心灵则是另一个话题,尤其是一个贴近孩子的心灵,是片清澈而又深邃的湖泊,远望与近观都韵味无穷……  爱大自然的花、草、鱼、虫,飞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