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可治疫思想探析

来源 :江苏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作为第一部中医传染病学专著,其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医治疫先河。首次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戾气,其传染性极强,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病机方面提出戾气侵袭,首先伏于膜原之中;将疫邪离开膜原后的传变分为九种方式,创立“表里九传”辨证。治疗上创立达原饮,开创治疗膜原戾气之先河,并注重疫病的后期调护。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护理康复处方与创新型护理干预联合应用于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康复处方与创新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
目的:探究结局导向型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结局导向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中高水平患者占比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中高水平患者占比为82%,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局导向型健康教育
1糖肾肾衰方组成:生黄芪30 g,党参15 g,制苍术15 g,紫苏梗12 g,虎杖20 g,积雪草30 g,鬼箭羽20 g,穿山龙30 g,白花蛇舌草30 g,石韦20 g,土茯苓30 g,六月雪30 g,陈葫芦20 g,玉米须30 g,制大黄10 g,杜仲20 g,菟丝子15 g。功效:益肾健脾,活血清利,泄浊解毒。主治: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肾衰竭(脾肾两虚,湿瘀浊毒证)。
1连苏胃胀饮组成:黄连6 g,连翘12 g,紫苏梗10 g,陈皮10 g,香附10 g,炒枳壳10 g,白豆蔻6 g,炒麦芽15 g,莱菔子15 g,法半夏10 g。功效:清胃除胀,行气消导。主治:多种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以及精神情绪因素所致的胃脘胀满、反酸烧心,饭后为甚,屡用胃动力西药乏效者(肝胃气郁化热,脾运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