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羊城晚报》从20世纪90年代起到今天,在面临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和重重压力下,如何对自身从办报理念、版式设计、版面风格、内容创新到报业机制、人员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六次脱胎换骨的改革,并由此走出了一条当代晚报创新求变之路,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羊城晚报》 创新求变
《羊城晚报》自1957年面世起,就一直以“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为宗旨,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羊城晚报》达到辉煌的顶点。《羊城晚报》读者遍布全国,这是其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定位,给其发展带来了阻碍。综合类报纸的发展趋势是本地化,因为缺少当地新闻以及其他本地报纸的崛起,羊晚的优势消失殆尽。从1998年开始,《羊城晚报》连续三年每年的广告收入以超过5000万元的速度下降,到2001年,新锐的《南方都市报》广告收入也远远超过了《羊城晚报》。①
处于困境之中的羊晚,如果还不思求变,必然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于是,在意识到自身危机之后,《羊城晚报》开始求新求变。自1997年起,《羊城晚报》开始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创新求变之路。
1、1997年的改版
1997年的10月1日,《羊城晚报》实行了新时期第一次大改版。改版后的《羊城晚报》不仅以“报纸内容之丰富、报道领域之宽广、弘扬正气之声势、揭露丑恶之尖锐”令读者欣赏,版面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版后版面最显著的变化,是突出地使用板块式编排,版面语言纯化,报头报眉重新设计,形成了简洁鲜明的版面风格。周一至周五五天出对开16版(双休日仍为12版),加上附送广州地区的八个版《金页》,每周有五天出24版,成为当时出版版数最多的报纸之一,同时重新审视和调整了所有版面。这次改版扩版主要从增加新闻信息量、提高可读性、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入手,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调整版面,刷新内容,改革版式。改扩版后,《羊城晚报》计有34个各类版面,其中当天新闻版8个,新闻类专版10个,副刊类专版16个。
2、2001年的改版
2001年8月1日,《羊城晚报》再次进行了全新改版。此次改版的新闻理念是:“当天的、新鲜的、精彩的、有魅力的”。②强调“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原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是在版面信息上,增加了新闻版,总版数增加到了32至40版,新闻版约有24个之多,占了7成以上,其中要闻版6个,娱乐新闻版4个,比之改版前均增加了一倍;国际新闻版和体育新闻版各3个,均增加有50%;以当天新闻和广州新闻为主打,形成新闻强势。
二是提升了深度报道的力度和强度。在要闻版中新设立了“热点追踪”版,与原有的以外地新闻事件为主的“焦点新闻”一道,成为《羊城晚报》深度报道的两只拳头,在国际新闻版新开设了“环球聚焦”,以及体育版的“体坛盛事”,使《羊城晚报》深度报道的涵盖面包括国际、国内、本地,形成了纵深度和立体度。
三是《羊城晚报》的老名牌——《晚会》《花地》副刊重新定位:《晚会》定位为“三性一味”,即知识性、休闲性、趣味性和文化味;《花地》定位为面向全社会文化人士。并且增加了副刊在版面中的比重,改版后平均每天有4个版属于副刊系列,占周一到周五版面的八分之一。
四是在版式设计和版面风格上,采用了现代报纸设计理念;对版面进行全模块化组合,色彩明快协调,总体风格新颖活泼而又不失稳重平和。所有版面分为新闻、娱乐、副刊、资讯专版四大部分,在总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各部分版式设计各具特色。版面较之以前有拓宽,取消了中缝,并成倍增加了彩色版面。
五是在报业内部人员机构上,为了激活内部动力,羊城报业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即从部主任、科长、一般干部以至工人、勤杂员,全部实行聘任制,聘期两年,以保证报纸内部的年轻化。③
这次改版后一个月,据新生代市场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羊城晚报》读者阅读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在广州地区的零售数提高了12个百分点。④
3、2002年的改版
2002年12月23日起《羊城晚报》启动了又一次改版。改版口号是:“办新潮报纸,抓新潮读者,占本地市场,办成一份更具影响力的权威大报。”这次改版,进一步明晰了羊城晚报的定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提出了新的定位。在一如既往“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干预生活、丰富生活”的同时,要“面向家庭、办市民报纸、服务小康社会”,对读者的目标对象进行了进一步地明确。
二是“更注重当天新闻的份量,推迟截稿时间;务求将上午发生的新闻一网打尽”。
三是贴近生活和加强服务性。新增了为读者提供贴身服务的法律专版“今日说法”,同时增设“今日连线”专版。
四是增设新生代专版。为了克服晚报读者老化的现象,增设了“休闲体育”、“新新生活”、“校园导刊”等,吸引年轻一代读者,力争打造现代都市生活主流报纸。据调查,经过2001和2002年这两年的连续改版,《羊城晚报》的读者群的平均年龄下降了3岁多。⑤
4、2003年的改版
2003年9月6日,《羊城晚报》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周六版。新出的《羊城晚报·星期六》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是,大大强化了该报的副刊特色,将原来的品牌版面《花地》和《晚会》分别做成四个版。《花地》分设“现场”、“悦读”、“逸文”、“色绘/连载”,《晚会》分设“男女”、“故事”、“网萃”、“游戏”。这样的版面设置,一方面显示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关注文化消费,关注网络文学,一方面又保持了高雅的文化格调,将新闻性、历史性、文化性突出的内容呈现在“现场”之中。在版面结构上,这次改版作了较大的调整,做到了分叠合理,归类明晰,一目了然。总体上说,《羊城晚报》这次改版,注重开发读者在周末的休闲文化空间。⑥
5、2005年的改版
2005年9月5日进行了全新改版。主要有三个变化:
一是内容创新。重点强化当天新闻和本土新闻,专辟一个“昨夜今晨”版,新增4个广州新闻版,分别是“城事”、“社区”、“连线”、“服务”,力求把广州人身边事做深做透,真正成为羊城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编辑理念上,重点强调了关注社区新闻,要求把采编的触角伸入每个街道、社区,倡导“羊城家庭读《羊城晚报》,生活更有内涵,更有味道”。在珠三角的重点城市如东莞、佛山、深圳等则将内容切换成当地新闻,加大了晚报在这些地区的亲和力。新增加了每天两个版面面向全国的行业资讯,提高了新闻配合市场经营的针对性。仍然沿袭一直以来新闻评论的传统,除了保持每天一个时评版外,在其它新闻版也着力增加了言论的分量,力求突出主流报纸的思想力量和社会引导功能。
二是版式上的创新,追求版面的时尚、简洁、具有冲击力。对一版的版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强化了导读功能,各系列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做到版面的编排操作由专业化人员实施,实行美编、图片编辑制度,由传统的小作坊方式向现代化大生产(工业生产)方式转变。从效果看,新版式比较有特点,色彩明快,富于动感,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改版意图。
三是领导体制和采编机制的创新。改变实行了几十年的一个领导分管一个部的领导分工模式,进行集约化的领导和管理,使之更加有效率,更便于统筹和指挥,职责更加明晰到位。具体的组织架构是:成立羊城晚报编辑委员会,由总编辑挂帅,成员并非全部由社委会成员组成,只是部分参加,另外再选择一批中青年骨干参与其中,实现更年轻化、专业化的目标。中间设总编室,负责编委会的日常事务,下面设立五大中心:新闻编辑中心、新闻采访中心、区域新闻中心(珠三角地区的新闻采访与编辑)、副刊中心、专版中心。中心主任由编委中的集团社委担任,中心下设部门主任,部分部门主任担任中心副主任。这样,每个社委会成员统领一个方面军,避免扯皮、推诿、互相牵制的体制上的毛病。⑦
这次改版,颇受读者欢迎。从推出后的市场效果来看,新版的《羊城晚报》确实给读者“年轻一轮”的感觉,广告额也有所增长。
6、2006年的改版
2006年,《羊城晚报》将改版与改革相结合,通过采编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带动报纸版面的整体活力。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继续强化晚报当天新闻的竞争优势,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记者编辑抓当天新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设立新闻特稿组,实行特殊的薪酬考核制度,激励记者写深度稿,强化晚报新闻内容的差异化优势;三是着力经营民生新闻,使之成为晚报的当家品种,并力求在这个领域抢占制高点,取得主动权;四是加大区域覆盖,让地方特色成为晚报新的内容核心,使晚报成为区域资讯的集大成者。增加4个广州新闻版,包括“广州城事”、“广州社区”、“广州连线”、“广州服务”。同时,还在东莞、佛山、深圳等地开辟新闻版,在各地与广州新闻版进行切换。内容主要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两个角度切入,包括市民的衣食住行、左邻右舍、社情民意等贴近性新闻和资讯。
改版近一年,读者市场反馈良好。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最新调查显示:改版后,《羊城晚报》年到达率上升13.5%;平均每期阅读率上升4.6%;读者经常阅读率上升3.2%;读者进一步年轻化,25~44岁读者上升了6.3%。⑧
这是从1997年以来羊晚进行的六次较大改版革新。是羊城晚报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作出的自救改革措施,终归是进步的和值得借鉴的,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①林如鹏,李燕萍.当天新闻打造晚报核心竞争力——从羊城晚报三次改版策略看晚报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知识,2004(07).
②喻乐,朱学东.羊城晚报的中兴之路[J].传媒杂志社,2004(07).
③禹建强.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④林如鹏,李燕萍.当天新闻打造晚报核心竞争力——从羊城晚报三次改版策略看晚报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知识,2004(07).
⑤林如鹏,李燕萍.当天新闻打造晚报核心竞争力——从羊城晚报三次改版策略看晚报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知识,2004(07).
⑥董天策.广州报业:平稳运行中谋求新变[J].新闻实践,2004(01).
⑦潘伟文.羊城晚报采编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互联网].重庆晚报.2005-10-21-12:24:00.
⑧梁国标.《羊城晚报》改版改革相结合[J].青年记者.2006(19).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07级研究生)
【关键词】《羊城晚报》 创新求变
《羊城晚报》自1957年面世起,就一直以“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为宗旨,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羊城晚报》达到辉煌的顶点。《羊城晚报》读者遍布全国,这是其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定位,给其发展带来了阻碍。综合类报纸的发展趋势是本地化,因为缺少当地新闻以及其他本地报纸的崛起,羊晚的优势消失殆尽。从1998年开始,《羊城晚报》连续三年每年的广告收入以超过5000万元的速度下降,到2001年,新锐的《南方都市报》广告收入也远远超过了《羊城晚报》。①
处于困境之中的羊晚,如果还不思求变,必然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于是,在意识到自身危机之后,《羊城晚报》开始求新求变。自1997年起,《羊城晚报》开始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创新求变之路。
1、1997年的改版
1997年的10月1日,《羊城晚报》实行了新时期第一次大改版。改版后的《羊城晚报》不仅以“报纸内容之丰富、报道领域之宽广、弘扬正气之声势、揭露丑恶之尖锐”令读者欣赏,版面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版后版面最显著的变化,是突出地使用板块式编排,版面语言纯化,报头报眉重新设计,形成了简洁鲜明的版面风格。周一至周五五天出对开16版(双休日仍为12版),加上附送广州地区的八个版《金页》,每周有五天出24版,成为当时出版版数最多的报纸之一,同时重新审视和调整了所有版面。这次改版扩版主要从增加新闻信息量、提高可读性、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入手,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调整版面,刷新内容,改革版式。改扩版后,《羊城晚报》计有34个各类版面,其中当天新闻版8个,新闻类专版10个,副刊类专版16个。
2、2001年的改版
2001年8月1日,《羊城晚报》再次进行了全新改版。此次改版的新闻理念是:“当天的、新鲜的、精彩的、有魅力的”。②强调“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原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是在版面信息上,增加了新闻版,总版数增加到了32至40版,新闻版约有24个之多,占了7成以上,其中要闻版6个,娱乐新闻版4个,比之改版前均增加了一倍;国际新闻版和体育新闻版各3个,均增加有50%;以当天新闻和广州新闻为主打,形成新闻强势。
二是提升了深度报道的力度和强度。在要闻版中新设立了“热点追踪”版,与原有的以外地新闻事件为主的“焦点新闻”一道,成为《羊城晚报》深度报道的两只拳头,在国际新闻版新开设了“环球聚焦”,以及体育版的“体坛盛事”,使《羊城晚报》深度报道的涵盖面包括国际、国内、本地,形成了纵深度和立体度。
三是《羊城晚报》的老名牌——《晚会》《花地》副刊重新定位:《晚会》定位为“三性一味”,即知识性、休闲性、趣味性和文化味;《花地》定位为面向全社会文化人士。并且增加了副刊在版面中的比重,改版后平均每天有4个版属于副刊系列,占周一到周五版面的八分之一。
四是在版式设计和版面风格上,采用了现代报纸设计理念;对版面进行全模块化组合,色彩明快协调,总体风格新颖活泼而又不失稳重平和。所有版面分为新闻、娱乐、副刊、资讯专版四大部分,在总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各部分版式设计各具特色。版面较之以前有拓宽,取消了中缝,并成倍增加了彩色版面。
五是在报业内部人员机构上,为了激活内部动力,羊城报业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即从部主任、科长、一般干部以至工人、勤杂员,全部实行聘任制,聘期两年,以保证报纸内部的年轻化。③
这次改版后一个月,据新生代市场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羊城晚报》读者阅读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在广州地区的零售数提高了12个百分点。④
3、2002年的改版
2002年12月23日起《羊城晚报》启动了又一次改版。改版口号是:“办新潮报纸,抓新潮读者,占本地市场,办成一份更具影响力的权威大报。”这次改版,进一步明晰了羊城晚报的定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提出了新的定位。在一如既往“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干预生活、丰富生活”的同时,要“面向家庭、办市民报纸、服务小康社会”,对读者的目标对象进行了进一步地明确。
二是“更注重当天新闻的份量,推迟截稿时间;务求将上午发生的新闻一网打尽”。
三是贴近生活和加强服务性。新增了为读者提供贴身服务的法律专版“今日说法”,同时增设“今日连线”专版。
四是增设新生代专版。为了克服晚报读者老化的现象,增设了“休闲体育”、“新新生活”、“校园导刊”等,吸引年轻一代读者,力争打造现代都市生活主流报纸。据调查,经过2001和2002年这两年的连续改版,《羊城晚报》的读者群的平均年龄下降了3岁多。⑤
4、2003年的改版
2003年9月6日,《羊城晚报》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周六版。新出的《羊城晚报·星期六》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是,大大强化了该报的副刊特色,将原来的品牌版面《花地》和《晚会》分别做成四个版。《花地》分设“现场”、“悦读”、“逸文”、“色绘/连载”,《晚会》分设“男女”、“故事”、“网萃”、“游戏”。这样的版面设置,一方面显示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关注文化消费,关注网络文学,一方面又保持了高雅的文化格调,将新闻性、历史性、文化性突出的内容呈现在“现场”之中。在版面结构上,这次改版作了较大的调整,做到了分叠合理,归类明晰,一目了然。总体上说,《羊城晚报》这次改版,注重开发读者在周末的休闲文化空间。⑥
5、2005年的改版
2005年9月5日进行了全新改版。主要有三个变化:
一是内容创新。重点强化当天新闻和本土新闻,专辟一个“昨夜今晨”版,新增4个广州新闻版,分别是“城事”、“社区”、“连线”、“服务”,力求把广州人身边事做深做透,真正成为羊城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编辑理念上,重点强调了关注社区新闻,要求把采编的触角伸入每个街道、社区,倡导“羊城家庭读《羊城晚报》,生活更有内涵,更有味道”。在珠三角的重点城市如东莞、佛山、深圳等则将内容切换成当地新闻,加大了晚报在这些地区的亲和力。新增加了每天两个版面面向全国的行业资讯,提高了新闻配合市场经营的针对性。仍然沿袭一直以来新闻评论的传统,除了保持每天一个时评版外,在其它新闻版也着力增加了言论的分量,力求突出主流报纸的思想力量和社会引导功能。
二是版式上的创新,追求版面的时尚、简洁、具有冲击力。对一版的版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强化了导读功能,各系列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做到版面的编排操作由专业化人员实施,实行美编、图片编辑制度,由传统的小作坊方式向现代化大生产(工业生产)方式转变。从效果看,新版式比较有特点,色彩明快,富于动感,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改版意图。
三是领导体制和采编机制的创新。改变实行了几十年的一个领导分管一个部的领导分工模式,进行集约化的领导和管理,使之更加有效率,更便于统筹和指挥,职责更加明晰到位。具体的组织架构是:成立羊城晚报编辑委员会,由总编辑挂帅,成员并非全部由社委会成员组成,只是部分参加,另外再选择一批中青年骨干参与其中,实现更年轻化、专业化的目标。中间设总编室,负责编委会的日常事务,下面设立五大中心:新闻编辑中心、新闻采访中心、区域新闻中心(珠三角地区的新闻采访与编辑)、副刊中心、专版中心。中心主任由编委中的集团社委担任,中心下设部门主任,部分部门主任担任中心副主任。这样,每个社委会成员统领一个方面军,避免扯皮、推诿、互相牵制的体制上的毛病。⑦
这次改版,颇受读者欢迎。从推出后的市场效果来看,新版的《羊城晚报》确实给读者“年轻一轮”的感觉,广告额也有所增长。
6、2006年的改版
2006年,《羊城晚报》将改版与改革相结合,通过采编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带动报纸版面的整体活力。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继续强化晚报当天新闻的竞争优势,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记者编辑抓当天新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设立新闻特稿组,实行特殊的薪酬考核制度,激励记者写深度稿,强化晚报新闻内容的差异化优势;三是着力经营民生新闻,使之成为晚报的当家品种,并力求在这个领域抢占制高点,取得主动权;四是加大区域覆盖,让地方特色成为晚报新的内容核心,使晚报成为区域资讯的集大成者。增加4个广州新闻版,包括“广州城事”、“广州社区”、“广州连线”、“广州服务”。同时,还在东莞、佛山、深圳等地开辟新闻版,在各地与广州新闻版进行切换。内容主要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两个角度切入,包括市民的衣食住行、左邻右舍、社情民意等贴近性新闻和资讯。
改版近一年,读者市场反馈良好。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最新调查显示:改版后,《羊城晚报》年到达率上升13.5%;平均每期阅读率上升4.6%;读者经常阅读率上升3.2%;读者进一步年轻化,25~44岁读者上升了6.3%。⑧
这是从1997年以来羊晚进行的六次较大改版革新。是羊城晚报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作出的自救改革措施,终归是进步的和值得借鉴的,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①林如鹏,李燕萍.当天新闻打造晚报核心竞争力——从羊城晚报三次改版策略看晚报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知识,2004(07).
②喻乐,朱学东.羊城晚报的中兴之路[J].传媒杂志社,2004(07).
③禹建强.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④林如鹏,李燕萍.当天新闻打造晚报核心竞争力——从羊城晚报三次改版策略看晚报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知识,2004(07).
⑤林如鹏,李燕萍.当天新闻打造晚报核心竞争力——从羊城晚报三次改版策略看晚报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知识,2004(07).
⑥董天策.广州报业:平稳运行中谋求新变[J].新闻实践,2004(01).
⑦潘伟文.羊城晚报采编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互联网].重庆晚报.2005-10-21-12:24:00.
⑧梁国标.《羊城晚报》改版改革相结合[J].青年记者.2006(19).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0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