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涉及“液气压的传动”“机械传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较为枯燥乏味,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对提高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策略分析。
为了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加强基础教学的改革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加强中职教学中实践教学的质量,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训以及实验等多个环节进行结合,提高中职机械基础在教学具体项目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的程度,这样在整个机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一体化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这样能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一体化的概念及优势
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效率,教学一体化的主要含义即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一体化;教与学学与做的一体化;地点、时间、内容以及教师教学的一体化。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一体化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将基础课程的特点中分展现出来
机械基础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技能,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的技能,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增加学生继续学习以及应对职业问题的能力,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实践结合,充分突出了该课程的特色,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1.2 与中职教育的特点及要求相符合
一体化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立足中职学生的发展特点,突出相关专业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将机械的基本知识与实际的项目进行结合,突破实训课、实践课间固有的界限,有效地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整个教学环节相对紧凑和集中:由相同的老师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将教学的课堂直接放置在了实践的及地质中,实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样学生边学边做、学做结合,能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一体化教学的科学应用
2.1 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框架
一体化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出适合一体化教学的主要课程标准,从而完成教学教材的编写,另外,中职学校加强和企业交流合作,根据机械基础课程的目标,建立理论、时间一体化的标准来,将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完成,由此,体现出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具体的任务或者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创新能力。
2.2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进行结合
首先,将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地点合二为一。在完成中职机械基础的课程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进入教学实训的环节,将上课的地点安排在理论学生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室中,这样教师在同一教室内带领学生进行活动,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和活动的空间,这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被打破,学生与教师间可以建立一种更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伙伴关系,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一体化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统一,如可将实践、实训、多媒体、社会调查等多种学习模式进行结合,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并适时地利用现场参观、实例教学或者实体模型等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机器和结构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常常会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虽然记住了理论知识,但无法灵活应用,很多学生甚至无法理解摩托车、电动车是机器,其能够进行能量的转换,而自行车只是一种机构,其只能将电能向机械能转换。
在实训课程中,利用在对齿轮的传动进行设计的项目中,可先让学生观察减速器,再适时再现齿轮的加工过程以其范成原理,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进行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活跃学生的思维。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技能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老师一味讲、学生盲目听”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训结为一体,能快速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
2.3 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
中职机械化基础实现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完善教材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完善教材也是教学的基础所在。在机械基础教学内容的编排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基础板块、综合实践板块以及选修板块。基础板块是机械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以及应达到的基本学习要求,在部分占整个基础课程教学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综合实践部分这主要是以拆装、调试以及对机械知识的分析为重点的、具有综合事件性质的教学,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须掌握机械组成的基本方法熟悉机械各个部分作用、培养学生对机械进行分析的能力,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国,给出实训报告。另外就是选修的部分,根据学校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实际要求,可自主进行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以上三个模块使互相独立的,也能进行多重的组合,形式较为灵活,教学在确定的教材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教学要求,及时将机械行业中出现的新设备、新技术收录到知识模块中去。
在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来对机械课程的学习进行补充完善,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利用教学环境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4 建立合理科学的一体化教学评价制度
怎样才能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效果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这对提升整个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考核中职教育学校学生的教学效果时,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传统的教学考核标准中,理论方面的内容较多,与生产实际脱轨,在此情况下,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只能死记硬背,被动机械地吸收知识,无法形成良好技能,“高分低能”的学生时有存在。中职学生要适应现代化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就应该摒弃传统的考核评价标准。在制定新的标准过程中,应重视评价内容的一体性和整体性,情调对薛恒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评价,要让学生形成节约能源、爱护工具以及规范性操作的意识,这一过程中进行定性的描述与定量的评价结合,坚持让学生互评、师生先自评再互评。另外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目标以及要求进一步细化,确保教学目标与评价考核的标准对应,在实践和实训阶段坚持独立考核。
3 结语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一体化教学不但形式活泼,其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其主要就是在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认识全面结合的基础上深入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既让教师能“教好”,学生也能“学好”,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罗邕生.机械类专业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7):191-192.
[2]许勇平.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感悟[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4):53-54.
[3]贾炬红.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30.
[4]马芳.浅谈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构建[J].职业,2011(12):88.
[5]范继宁.注重专业基础课的一体化教学[J].职业,2010(10X):75-76.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为了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加强基础教学的改革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加强中职教学中实践教学的质量,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训以及实验等多个环节进行结合,提高中职机械基础在教学具体项目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的程度,这样在整个机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一体化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这样能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一体化的概念及优势
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效率,教学一体化的主要含义即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一体化;教与学学与做的一体化;地点、时间、内容以及教师教学的一体化。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一体化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将基础课程的特点中分展现出来
机械基础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技能,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的技能,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增加学生继续学习以及应对职业问题的能力,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实践结合,充分突出了该课程的特色,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1.2 与中职教育的特点及要求相符合
一体化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立足中职学生的发展特点,突出相关专业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将机械的基本知识与实际的项目进行结合,突破实训课、实践课间固有的界限,有效地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整个教学环节相对紧凑和集中:由相同的老师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将教学的课堂直接放置在了实践的及地质中,实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样学生边学边做、学做结合,能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一体化教学的科学应用
2.1 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框架
一体化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出适合一体化教学的主要课程标准,从而完成教学教材的编写,另外,中职学校加强和企业交流合作,根据机械基础课程的目标,建立理论、时间一体化的标准来,将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完成,由此,体现出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具体的任务或者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创新能力。
2.2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进行结合
首先,将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地点合二为一。在完成中职机械基础的课程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进入教学实训的环节,将上课的地点安排在理论学生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室中,这样教师在同一教室内带领学生进行活动,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和活动的空间,这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被打破,学生与教师间可以建立一种更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伙伴关系,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一体化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统一,如可将实践、实训、多媒体、社会调查等多种学习模式进行结合,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并适时地利用现场参观、实例教学或者实体模型等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机器和结构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常常会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虽然记住了理论知识,但无法灵活应用,很多学生甚至无法理解摩托车、电动车是机器,其能够进行能量的转换,而自行车只是一种机构,其只能将电能向机械能转换。
在实训课程中,利用在对齿轮的传动进行设计的项目中,可先让学生观察减速器,再适时再现齿轮的加工过程以其范成原理,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进行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活跃学生的思维。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技能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老师一味讲、学生盲目听”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训结为一体,能快速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
2.3 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
中职机械化基础实现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完善教材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完善教材也是教学的基础所在。在机械基础教学内容的编排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基础板块、综合实践板块以及选修板块。基础板块是机械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以及应达到的基本学习要求,在部分占整个基础课程教学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综合实践部分这主要是以拆装、调试以及对机械知识的分析为重点的、具有综合事件性质的教学,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须掌握机械组成的基本方法熟悉机械各个部分作用、培养学生对机械进行分析的能力,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国,给出实训报告。另外就是选修的部分,根据学校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实际要求,可自主进行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以上三个模块使互相独立的,也能进行多重的组合,形式较为灵活,教学在确定的教材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教学要求,及时将机械行业中出现的新设备、新技术收录到知识模块中去。
在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来对机械课程的学习进行补充完善,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利用教学环境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4 建立合理科学的一体化教学评价制度
怎样才能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效果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这对提升整个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考核中职教育学校学生的教学效果时,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传统的教学考核标准中,理论方面的内容较多,与生产实际脱轨,在此情况下,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只能死记硬背,被动机械地吸收知识,无法形成良好技能,“高分低能”的学生时有存在。中职学生要适应现代化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就应该摒弃传统的考核评价标准。在制定新的标准过程中,应重视评价内容的一体性和整体性,情调对薛恒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评价,要让学生形成节约能源、爱护工具以及规范性操作的意识,这一过程中进行定性的描述与定量的评价结合,坚持让学生互评、师生先自评再互评。另外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目标以及要求进一步细化,确保教学目标与评价考核的标准对应,在实践和实训阶段坚持独立考核。
3 结语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一体化教学不但形式活泼,其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其主要就是在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认识全面结合的基础上深入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既让教师能“教好”,学生也能“学好”,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罗邕生.机械类专业电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7):191-192.
[2]许勇平.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感悟[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4):53-54.
[3]贾炬红.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30.
[4]马芳.浅谈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构建[J].职业,2011(12):88.
[5]范继宁.注重专业基础课的一体化教学[J].职业,2010(10X):75-76.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