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7月16日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分别于事故油罐、溢油发生后1d、5d、9d的海面厚油膜区域以及溢油事故发生后15 d、23 d、210 d的岸滩石油重污染区域采集原始油样及溢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检测,对常规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为期9d的海面溢油风化过程中nC17/Pr、nC18/Ph、Pr/Ph、奥利烷/藿烷、C2-D/C2-P、C3-D/C3-P和ΣP/ΣD受风化影响较大(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在10%~ 20%范围内);在为期210 d的岸滩溢油风化过程中C17/Pr和nC18/Ph受风化影响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大于50%),奥利烷/藿烷、C2-D/C2-P、C3-D/C3-P、∑P/∑D和2-MP/1-MP受风化影响较大(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在10%~ 30%范围内);Pr/Ph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风化过程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