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三变”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开展美术课程,不仅仅是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应该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通过对教材的挖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感知、欣赏、品味等能力。然而,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刻意强调学生的技能培训,整齐划一式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萌芽,因此,进行美术教学要讲究“三变”策略,以对实际教学发现的不足做出调整,做到从以往教师注重教向注重学生学转变,从统一授课向差异性阶梯式教学转变,从注重技能训练向尊重和展现学生个性转变。
  一、变教师一味地教为学生主动地学
  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总是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坐好,规规矩矩听教师讲基本技能,规规矩矩、照猫画虎地描摹……从这些表象不难发现,教师在美术课上唱的是主角,一堂课成为展现教师的专场,而学生的地位则处在一种被动的甚至静态的尴尬境地。教师一味地讲授教学内容,却不知道学生有多少吸收到脑海中,一味地喋喋不休,换来的却是不对等的低效乃至无效的课堂效果。尽管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理念由来已久,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总是教的时间大于学生学的时间。原本由学生完成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师急于赶时间而用自己的评鉴语言取代。小学生语言能力较弱,对事物认知所需时间较长,他们眼中的美术作品所代表的含义或许已经成为教师无法想象的。教师只有改变自己的主场,让出自己的角色,下放自己的权利,让教成为引导和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建立教与学良好的通道,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进,师与生的交流通畅。只有教师观察和研究好教学的真正主体——学生,才能让教学设计更为精心和有效,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创设的美术情境中或者是搭建的各种美术欣赏活动的平台上调动自我兴趣去学习、观察、发现、探究、创造,美的教育也无声无息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的学不再被动而是主动为之,学生的思维认知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审美不再是单纯的表象,而是将思维延伸到更为开阔的空间。
  二、从统一授课向差异性阶梯性教学转变
  在一些美术教学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授课方式模式统一,对于不同认知的学生并没有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从而导致一些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潜能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而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则对布置的教学任务产生惧怕心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美术能力进行甄别,从而设计从简单到难度逐步加大的教学目标、作业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一次次预设的教学任务,一步步达到每一次的目標,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获得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并产生不断向前的动力源。差异性阶梯性教学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所依据的基础是学生的美术水平属于哪一个段级:即将需要帮助掌握基础知识绘制简单作品的学生划分为一段(最低段),将能运用基本美术方法作出相对形象作品的学生划分为二段,将能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解决问题并画出色彩饱满、丰富美观的美术作品的学生划分为三段,而将具有创造力和审美力灵活运用美术技法完成作品的学生分为四段(最高段)。学生对号入座并不断向高一阶段努力,循序渐进地进步。依据教学目标的级段,教师让学生进行不同级段的绘画练习,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绘画练习也是基于学生当前所处的级段,一级段对应的是最基础的作业,二级段对应的是按照教学内容完成的作业,三级段对应完成拓展性作业,四级段则为创造性的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评价也根据级段对学生进行递进式的评价方式,无论是哪个级段的学生都能够从所完成的级段目标中获得成功感,并自发生出向更高级段努力的积极性,学生从初级作品到熟练完成作品再到创造作品,变得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和乐趣,更加有耐心和恒心,积极拓展思路,不断迸发创新的火花。
  三、从注重技能训练向尊重和展现学生个性转变
  在美术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事实上,研究国外对小学生的美术教育,完全是创设一种自由自在的、宽松的教学情境,不必规规矩矩,而是随意随性,随心所欲,学生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们也知道“我手画我心”“天然去雕饰”的儿童画更宝贵,其弥足珍贵的就是孩童绘画的无序、天然、稚拙,既体现了鲜明个性,又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因此,面对小学生的画作,教师或者家长都不能用惯常的标准去衡量,从而打击学生的绘画热情,而是要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用多种标准评价画作,教师要做有心之人和有情之人,及时发现学生作画的闪光点,给予评价和鼓励,让学生的个性彰显和飞扬。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的各种改变,就是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使美术教育更趋成熟,更为有效地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学生,通过美术教育,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成为学生心智健全发展的一种内在品质。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理论方法,在心理咨询中有着比较广泛的运用。人际关系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简要探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处理人际关
中央苏区时期,赣南闽西的土匪问题猖獗,严重影响了根据地的建设。根据地的土匪很大一部分是由农民构成,他们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内受土豪劣绅的残酷剥削,外受资本主义入侵而失去工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国家的定义应当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其国民拥有公共权力的机构。而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这种公共权力机构沦为列宁所说的"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近年来,随着部分商家对客户心理需求的深入挖掘,出现了一种新生事物叫做“植入广告”。“植入广告”无孔不入,深入到各种影视作品中,文章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从众心理”的观点,介绍
随着电脑在我国家庭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覆盖率的不断提高,网络已经替代传统的媒体技术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之一。然而伴随着这种新型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暴力、网络
摘 要: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合小学生心理需求,增强数学学习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更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積极性;联系生活展开情境教学,更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利用问题展开情境教学,可以成功突破重难点,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