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选用“既重要又有趣”的实践性思考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选择材料,重要,有趣,可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7—0018—04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张元先生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见《历史教学》2008年中学版第10期),我读了三遍,最有感触的是他提出,课堂教学中选取材料的“标准”——“材料应该既重要又有趣,重要在于它呈现了精辟的见解,有趣则是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南京师范大学姚锦祥教授对这一标准进行了解析:重要,即材料与所学的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精辟的见解”可以在呈现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其作出解释、提供证据、说明理由;有趣,即材料所涉及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情节,或能说明一定道理。
  张教授建议教学操作时,“最好也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一面读,一面作答,也就是边读边想,这是很好的思考练习。如果选用的资料较难,或学生的程度稍弱,老师亦可标明关键词句,作为引导。”他还指出,“不断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让他们不停地想答案,当然是要点所在。不过我相信,整堂课中不时出现的‘故事’,才是吸引他们注意,让他们不想睡觉的兴奋剂……选出精彩故事,讲出它的意义,仍是教好中国历史的不法二门。”
  
  ——《新唐书·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传》
  材料二则天临朝,初欲大收入望。垂拱(则天的年号)初年,令溶侗铜为匣,四面置门,各依方色,共为一室:东面曰延恩匣,上赋颂及许求官爵者封表投之;南面日招谏匣,有言时政得失及直言谏诤者投之;西面日申冤匣,有得罪冤滥者投之;北面目通玄匣,有玄象灾变及军谋秘策者投之。每目置之于朝堂,以收天下表疏。
  ——《旧唐书·刑法志》
  材料三(武则天)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得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进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然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宣公集·请许召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
  材料四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一《隋唐五代史》
  材料五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史,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旧唐书》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武则天的地位有何变化?
  (2)材料一中,武则天提出的建议中哪些有利 于唐朝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得照抄原文)
  (3)在用人纳谏方面武则天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中哪项制度是武则天统治时期首创的?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武则天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由于有课前的阅读思考准备,教学时结合教科书所讲内容,我与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花了不到十分钟时间。虽然未能全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但学生根据所给的材料及教材内容进行归纳,从武则天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措施,对武则天统治作出的评价比教科书的结论生动得多,丰满得多。
  再次,整理改编材料,讲究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提问方式。限于篇幅,历史教科书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都较简略、单调,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选用材料时应变换呈现方式:历史人物可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呈现活动事迹,使其形象更加丰满,个性更鲜明;对学生兴趣不大的数据表述材料可以转换成图形图表,便于学生阅读提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能力;重要历史场景“再现”可通过音像资料的播放,让学生“目睹”历史“现场”和“过程”。只有材料以学生乐于学习、便于学习的方式呈现,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参与。
  整理改编历史材料应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教科书的知识世界为目的。学生对史事的兴趣大于对历史“结论”“规律”认识的兴趣。材料故事性越强,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但材料的故事性应服从历史真实性,不要选择没有史实依据的“野史”“传奇”“秘闻”之类的材料。教师要注意考据材料,鉴别真伪,适度给学生介绍一点材料评鉴的方法。教学中基于历史真实的“虚拟”情景也不可滥用,更不能“编撰”材料以满足教学需要。应杜绝使用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材料或基于“假设”的推论。
  与材料配套的提问设计,从能力要求的角度讲,要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从教育价值的角度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特别是历史发展意识和以史为鉴的观念。问题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搞清史实,分析和认识过去,而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着眼长远,将历史——现实——未来联系起来思考,启迪学生对历史进行反思。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无疑是教学的核心目标。这对帮助学生认识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了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成绩与问题,把握社会转型期的方向和矛盾,无疑是有教育意义的。但经济史中的数据表述材料较枯燥,学生阅读兴趣不大。我选用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市中心举办世界博览会,为此专门修建一个“水晶官”(如图一),长560米,高20多米,全部用玻璃钢架搭成,占地37000平方米,造价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博览会中陈列着7000多家英国厂商的产品和大约同样数目的外国商家展品。英国商家几乎全都陈列工业品,外国商家则几乎全都陈列农产品或手工业品。展厅一进门,迎面一块巨大的重24吨的整体煤块,象征着工业的巨大力量。庞大的汽锤、运行的机车无不显示着工业的雄伟命脉。博览会向世界宣告英国已进入工业时代。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图二图三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对比图。
  ——自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中,进行了法制化建设,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1834年颁布《济贫法修正案》,维持了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法》;1842年颁布《矿井法》、1844年颁布《工厂法》、1847年颁布《十小时工作法》、1848年颁布《公共卫生法》,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自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2)自由主义经济原则是1776年谁在哪本书中提出的?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化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谈谈对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4)引起英国就业人口比例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农业受天灾急剧萧条
  B.英国工业化进展速度很快
  C.19世纪中期海外移民增加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作用
  材料五 杰德狄亚·斯特拉特生于1726年,父亲是小农。杰德狄亚学过制轮,是个工匠。1756年,他向别人借了五英镑买下工匠罗珀发明的机器模具并加以改进,这就产生了历史上杰出的发明——提花机。无钱无势的杰德狄亚费尽周折取得了机器的专利。他凭借手中的专利,开厂致富,资本越积越多。1769年他出资资助阿克莱特,帮助取得水力纺纱机的专利,又帮助在克朗福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工厂。两人成为当时的绵纺织业巨子。杰德狄亚给子孙留下五个棉纺织工厂。当时报纸说他“十年的一瞬间从一个不值五镑的穷鬼,成为拥有马车仆役的采邑地主,并买下了价值二万镑的地产。”19世纪,他的孙辈们被推上英国权力的宝座。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5)杰德狄亚的经营历程,给你哪些启示?
  材料七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工艺品。中国村里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6)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材料七说明了什么问题?简述晚清政府为促进中国工业化发展作出的努力及其结果。
  材料六 图四是版画《破坏机器者》(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7)读图四。工业革命改进了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新部门出现,就业机会增加,同时导致手工劳动力相对过剩,部分失业,出现了机器破坏者。探究生产技术进步、失业和再就业的关系。
  通过把旧人教版教科书的结论“还原”成材料,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性,也“感受”了面对进步应有的心态或观念。材料和提问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民工潮”“法制化”“创业”“下岗再就业”等概念及其中的矛盾与问题,也有了探究的兴趣,找到了新的学习探究领域,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所设计的问题中,(1)(2)(4)(6)是史实性分析理解问题,(5)是对学生人生具有启迪性的问题,(3)(7)是认识社会现实的问题。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进程。这比让他们背几条干巴巴的结论意义大得多。
  总之,教学中选用适当材料的问题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并研究的问题。如果结合我们自身教学实际,明确标准的真实内涵,建立起材料取舍的操作机制,通过可操作的程序,就能真正做到课堂选用的材料“既重要又有趣”。
  
  【责任编辑 任世江】
其他文献
2007年9月21日至25日,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全国高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在古都开封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来自全国近90所高校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教指委主任委员马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主持大会。与会各教指委委员作了主题发言。    一、历史学科教材建设问题    章清教授(复旦大学)从教材的功能、教材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教材产生的机制三个方
摘 要 18世纪中叶以后,领事制度愈加受重视,西方各国将领事制度作为争夺市场和向外扩张的工具。因葡萄牙国力相对较弱,与清政府关于澳门地位的谈判迟迟无法达至共识,致使葡驻广州领事的交涉事宜一拖再拖。在葡领事设置之前,葡国在广东等地的事宜多由外国商人或他国驻广州领事兼领。后经中葡多年交涉,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才得以正式设置。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地区,领事的主要职
【摘要】持续八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导致数以千万的中国人民沦为难民。他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战后在“联总”大量善后救济物资的帮助下,“行总”对这些难民进行了救助,并帮助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返回家乡。为了成功遣送难民,行总在署长蒋廷黻的领导下,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明确规定了遣送的标准、程序及遣送的路线、交通工具等问题。行总成立了专门的遣送难民的机构,遣送之前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准备工作。行总的难民遣
关键词 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命题准确性,答题,评卷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l(2009)19-0048-03    笔者参加了200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25A的阅卷工作,得知本题得分在6道主观题中最低。现把我参加批阅该题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做一介绍,供诸位同仁参考。为便于阅读,笔者将原题及答案摘抄如下: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扣阶级矛盾,
编译说明:诚如《历史教学》编辑在征文中所言,历史学科在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方面几乎还是空白。笔者在中国知网上键入“批判性思维”进行搜索,发现关于历史学科批判性思维的文章屈指可数,仅三两篇而已。这些文章基本都以理论为主,很少涉及实践操作层面。理论终究要与实践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历史课堂中,应该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国内没有可供借鉴的案例,这恐怕是将批判性思维教育融入我国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最大不利因素。当
“相对于发展成熟而多元化的西方医史,中国医史或医疗社会史在中国史学范围里的‘妥当性’似乎仍受到置疑。近年来我经常被问到我为何仍在做医疗史,为何不回去做传统的社会史。言下之意,医疗史在中国史里是有点偏门、有点不入流,甚至乏味,所以浅尝其中滋味即可,不宜久留。”[1] (p.3)  梁其姿教授在其新著中的这段告白,确乎道出了目前从事医疗史这一国内尚算不上主流史学研究的研究者的心声。本世纪以来,这一研究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3月份发表的一篇题为《新冠肺炎是新的历史分期的起点》的文章中提到,新冠肺炎将成为“公元前和公元后”那样的历史分期的起点。也就是说,新冠前和新冠后,将是如同公元前公元后一样的两个不同的时代。  所谓不同的时代,其实并不是在某一时间节点后突然“变幻”出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是,这确实意味着,某些事件会成为历史进程的加速器,比如新冠疫情。  在全球疫情走势仍不明朗的
摘 要 20世纪20年代前期,我国国内有关生活费的调查便已有所展开,但规模尚小且不完善。1926年社会调查部(1929年改称北平社会调查所)成立后,迅速成为近代社会调查的主要推动机关。作为一个专业调查研究机构,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创办初期即以劳工生活费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取得了丰硕的调查研究成果,留下大量可资利用的调查资料,同时在具体调查方法的推介和生活费指数的编制问题上,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与导向作用
[摘要]潮汕善堂始于宋代,崇奉大峰祖师。千百年来,潮汕善堂绵延不绝、深入民众、多方行善,广联海外,形成了独特的善堂文化。其特色表现为:民间信仰强力支撑其存续;具有强烈的延展性;生命力非常旺盛。潮汕善堂文化对于当今慈善发展的启示是:传统资源在慈善发展中大有可为;慈善组织应该行为规范服务社会;慈善组织必须把握方向合理定位。  [关键词]潮汕,善堂,文化,慈善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文章
[关键词]课堂教学,内容标准,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9-0060-02    2008年《历史教学》第3期刊出陆安先生《由“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引发的思考》一文,读后颇受感动:一是感动于陆老师的敬业精神、求实精神和探究精神;认识陆老师源于2001年大作《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的“软着陆”》,此后留心拜读他的文章,可谓“嘤其鸣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