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坡,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在地图上看是一个极易被忽略的地方。然而,这里却是有名的“藏刀之乡”,享誉雪域高原的白玉藏刀便产自这里。早在1 300多年前,当地人便开始铸造兵器,如今家家户户仍然传出敲打金属的铿锵,让人心驰神往。
格萨尔王的兵器库
从白玉县城出发,向北沿金沙江江岸驶过几千米路况很好的柏油路,然后东拐沿金沙江支流赠曲河溯流而上,在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了1小时后,河坡乡便到了。
初夏的赠曲河,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田地里的青稞还是嫩苗,一片翠绿。一栋栋独立的藏式民居散落在山坡上,有的面对大河,有的仰望雪峰,在雾气飘渺的夏日清晨显得既神秘又祥和。清凉的河风顺着山沟吹来,田里的苗、河里的水、山上的树、天上的云,都泛起一层微微的波澜,让人不禁感叹曾经以金戈铁马转战草原的霍尔部落的后人,如今却过上了田园诗画的农耕生活。农牧之余,身怀绝技的他们便在自家的手工作坊里敲敲打打,制作藏刀及其他手工艺品。
河坡的传统手工艺历史久远,相传在松赞干布时期,藏王屯兵康区,不断向东南内地扩张时,这里就开始铸造兵器。到了岭国格萨尔王兴起时,河坡便成了“格萨尔王的兵器库”,为格萨尔王东征西讨提供了精良的武器。当时这一带广集能工巧匠,他们采用土法炼铁,如今在靠近河坡乡的热加阿仁沟一带,还能见到炼铁遗迹。到了清朝时期,河坡乡已经从单一的兵器制造,逐渐演变成了以刀具、佛具、日用手工艺品为主的藏族手工艺基地,闻名整个藏区,产品在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也享有盛誉。
“河坡乡现有16个村,566户人家,几乎每家都从事手工艺品加工。”向导介绍。想象中,这里应该是一派作坊连片、热火朝天的场景,然而除了刚进村引起的几声狗叫外,暖阳下的河坡乡显得非常安静。原来,河坡乡的手工艺制作不是集体作业,而是采用家庭作坊模式,各家的原材料与工艺不尽相同,所产藏刀各具特色,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手工艺文化。
看来,只有走进藏族同胞家中,才能一睹白玉藏刀的制作工艺了。
百锤千敲一把刀
在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一栋三层楼的藏式民居前,楼下几乎听不到任何敲打声。不太会说汉语的女主人微笑着带我们穿过有些阴暗的堂屋,爬上木质楼梯,来到位于三楼的藏刀制作室,然后微笑着退到一边。看得出来,女主人很会持家,虽然家里生活区和工作区位于同一栋楼里,但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四名男子盘腿坐在地上,正在錾刻着刀鞘上的花纹。他们手持小铁锤仔细地敲打着錾子,錾头如雨点般落在垫有各类花纹印模的白铜皮上,蟠龙、祥云、团花等图案一点点显现出来。不知道是因为面对镜头害羞,还是因为錾花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他们的头低得都快贴在工件上了。工作室很简陋,与内地一些偏僻地区所见的手工作坊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这里的工具特别多。男主人罗真介绍,这间工作室里的榔头、錾子、剪刀等工具加起来不下300件,其中很多都已经严重磨损,那些是他的父亲、爷爷甚至更远的先祖留下的“传家宝”。“有些錾子原本长20多厘米,用到现在,只剩五六厘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白玉藏刀上那些精美的花纹就是用这些毫不起眼的工具一点一点敲打出来的。
“听长辈说,我们家族第一代传人就是格萨尔王时期有名的工匠。”罗真说,言语中充满了自豪。从18岁开始,他就跟父亲学习锻制藏刀,至今已有40多年。2009年,他被评选为“白玉河坡藏族金属锻造技艺”的传承人。
罗真带我们来到一旁的藏刀陈列室,他随手拿起一把,刀鞘上布满了复杂的缠枝纹和佛教八宝,图案细腻,工艺精湛。正当我们啧啧称赞时,罗真已经抽刀出鞘,顿时寒光凛凛、摄人心魄。他举刀砍向一根铁管,“当”的一声,铁管“皮开肉绽”,而刀却没有一丝卷刃。罗真说,打制这样一把上好的白玉藏刀,要用到铁、银、铜、牛骨、牛角、木材等10多种材料,大大小小的工序有近百道。锻造刀叶时,先要冶铁,然后将铁锻打并加钢成形、淬火;制作刀鞘,需经过卷形、焊接、錾花、抛光、镀银等环节,处处倾注着工匠们的心血。
过去的河坡,并不是家家都可以打制藏刀,全乡也只有两个家族有这种资格。那时候匠人分工严格,做刀的就做刀,做佛像的就做佛像,做马鞍的就做马鞍,不能乱来。现在不同了,河坡的手艺人什么都做。罗真家也不例外,除了做藏刀外,也接受做别的金属工艺品。
藏刀之变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雪山冰川、深谷高峡、湍流大江让白玉藏刀避开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金属加工技艺因之得以延续千年。如今,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白玉藏刀不再像以前那样“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以几百元到上万元的价格作为旅游纪念品出现在游客面前。
从罗真家出来,遇到来乡里收购藏刀和其他金属手工艺品的商人泽翁贡布。他的商店位于白玉县城河东中街,规模很大,汇集了河坡出产的藏刀、佛具、法器、生活用品等各种手工艺品,据说年销售额能达到300万元。他以前在拉萨做生意,5年前看到白玉交通改善,人流量也大了,就回到县里开了这家店。泽翁贡布说,以前都是外地客商到白玉来订货,每年也就三四十万元的销售额。如今,他更多是“走出去”跑订单,不仅到成都参加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国际非遗节,还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做宣传。因为生意做得很大,河坡乡半数手艺人都与他有合作关系。以前当地手艺人都没有保留自己作品的习惯,而是随定随做,不定就不做,在泽翁贡布的影响下,如今他们也在家里建起了手工艺品陈列室,便于在洽谈时随时可以看到成品。
道别泽翁贡布,我们来到河坡藏族金属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在一楼窗边,四个八九岁大的孩子正跟着老师根秋丹真学唐卡绘画。绘画是制作藏刀、首饰等手工艺品的基础,只有绘画学到位了,才有资格进入二楼的制作室,学习錾花、焊接、上色、抛光等工艺。根秋丹真说,在河坡,过去手艺的传承都是父传子,范围窄,易失传。而现在则是会聚民间艺人为孩子们免费授课,这让工艺文化的传承变得更科学。“政府还提供补贴,很多河坡的手艺人都乐意来上课,在技艺上也没有什么保留。”根秋丹真说,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傍晚,夕阳染红了远处的山坡,嘎拖寺沐浴在一片静穆中。在返回白玉的路上,耳边总是回响着錾头敲打金属的声音,混着车窗外赠曲河的潺潺水声,竟生出一种特别的韵味来。我想,这延续千年的敲打,不仅是金银铜铁灵魂的重塑,还寄托着藏族人对生活的希望吧。
格萨尔王的兵器库
从白玉县城出发,向北沿金沙江江岸驶过几千米路况很好的柏油路,然后东拐沿金沙江支流赠曲河溯流而上,在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了1小时后,河坡乡便到了。
初夏的赠曲河,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田地里的青稞还是嫩苗,一片翠绿。一栋栋独立的藏式民居散落在山坡上,有的面对大河,有的仰望雪峰,在雾气飘渺的夏日清晨显得既神秘又祥和。清凉的河风顺着山沟吹来,田里的苗、河里的水、山上的树、天上的云,都泛起一层微微的波澜,让人不禁感叹曾经以金戈铁马转战草原的霍尔部落的后人,如今却过上了田园诗画的农耕生活。农牧之余,身怀绝技的他们便在自家的手工作坊里敲敲打打,制作藏刀及其他手工艺品。
河坡的传统手工艺历史久远,相传在松赞干布时期,藏王屯兵康区,不断向东南内地扩张时,这里就开始铸造兵器。到了岭国格萨尔王兴起时,河坡便成了“格萨尔王的兵器库”,为格萨尔王东征西讨提供了精良的武器。当时这一带广集能工巧匠,他们采用土法炼铁,如今在靠近河坡乡的热加阿仁沟一带,还能见到炼铁遗迹。到了清朝时期,河坡乡已经从单一的兵器制造,逐渐演变成了以刀具、佛具、日用手工艺品为主的藏族手工艺基地,闻名整个藏区,产品在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也享有盛誉。
“河坡乡现有16个村,566户人家,几乎每家都从事手工艺品加工。”向导介绍。想象中,这里应该是一派作坊连片、热火朝天的场景,然而除了刚进村引起的几声狗叫外,暖阳下的河坡乡显得非常安静。原来,河坡乡的手工艺制作不是集体作业,而是采用家庭作坊模式,各家的原材料与工艺不尽相同,所产藏刀各具特色,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手工艺文化。
看来,只有走进藏族同胞家中,才能一睹白玉藏刀的制作工艺了。
百锤千敲一把刀
在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一栋三层楼的藏式民居前,楼下几乎听不到任何敲打声。不太会说汉语的女主人微笑着带我们穿过有些阴暗的堂屋,爬上木质楼梯,来到位于三楼的藏刀制作室,然后微笑着退到一边。看得出来,女主人很会持家,虽然家里生活区和工作区位于同一栋楼里,但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四名男子盘腿坐在地上,正在錾刻着刀鞘上的花纹。他们手持小铁锤仔细地敲打着錾子,錾头如雨点般落在垫有各类花纹印模的白铜皮上,蟠龙、祥云、团花等图案一点点显现出来。不知道是因为面对镜头害羞,还是因为錾花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他们的头低得都快贴在工件上了。工作室很简陋,与内地一些偏僻地区所见的手工作坊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这里的工具特别多。男主人罗真介绍,这间工作室里的榔头、錾子、剪刀等工具加起来不下300件,其中很多都已经严重磨损,那些是他的父亲、爷爷甚至更远的先祖留下的“传家宝”。“有些錾子原本长20多厘米,用到现在,只剩五六厘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白玉藏刀上那些精美的花纹就是用这些毫不起眼的工具一点一点敲打出来的。
“听长辈说,我们家族第一代传人就是格萨尔王时期有名的工匠。”罗真说,言语中充满了自豪。从18岁开始,他就跟父亲学习锻制藏刀,至今已有40多年。2009年,他被评选为“白玉河坡藏族金属锻造技艺”的传承人。
罗真带我们来到一旁的藏刀陈列室,他随手拿起一把,刀鞘上布满了复杂的缠枝纹和佛教八宝,图案细腻,工艺精湛。正当我们啧啧称赞时,罗真已经抽刀出鞘,顿时寒光凛凛、摄人心魄。他举刀砍向一根铁管,“当”的一声,铁管“皮开肉绽”,而刀却没有一丝卷刃。罗真说,打制这样一把上好的白玉藏刀,要用到铁、银、铜、牛骨、牛角、木材等10多种材料,大大小小的工序有近百道。锻造刀叶时,先要冶铁,然后将铁锻打并加钢成形、淬火;制作刀鞘,需经过卷形、焊接、錾花、抛光、镀银等环节,处处倾注着工匠们的心血。
过去的河坡,并不是家家都可以打制藏刀,全乡也只有两个家族有这种资格。那时候匠人分工严格,做刀的就做刀,做佛像的就做佛像,做马鞍的就做马鞍,不能乱来。现在不同了,河坡的手艺人什么都做。罗真家也不例外,除了做藏刀外,也接受做别的金属工艺品。
藏刀之变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雪山冰川、深谷高峡、湍流大江让白玉藏刀避开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金属加工技艺因之得以延续千年。如今,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白玉藏刀不再像以前那样“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以几百元到上万元的价格作为旅游纪念品出现在游客面前。
从罗真家出来,遇到来乡里收购藏刀和其他金属手工艺品的商人泽翁贡布。他的商店位于白玉县城河东中街,规模很大,汇集了河坡出产的藏刀、佛具、法器、生活用品等各种手工艺品,据说年销售额能达到300万元。他以前在拉萨做生意,5年前看到白玉交通改善,人流量也大了,就回到县里开了这家店。泽翁贡布说,以前都是外地客商到白玉来订货,每年也就三四十万元的销售额。如今,他更多是“走出去”跑订单,不仅到成都参加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国际非遗节,还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做宣传。因为生意做得很大,河坡乡半数手艺人都与他有合作关系。以前当地手艺人都没有保留自己作品的习惯,而是随定随做,不定就不做,在泽翁贡布的影响下,如今他们也在家里建起了手工艺品陈列室,便于在洽谈时随时可以看到成品。
道别泽翁贡布,我们来到河坡藏族金属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在一楼窗边,四个八九岁大的孩子正跟着老师根秋丹真学唐卡绘画。绘画是制作藏刀、首饰等手工艺品的基础,只有绘画学到位了,才有资格进入二楼的制作室,学习錾花、焊接、上色、抛光等工艺。根秋丹真说,在河坡,过去手艺的传承都是父传子,范围窄,易失传。而现在则是会聚民间艺人为孩子们免费授课,这让工艺文化的传承变得更科学。“政府还提供补贴,很多河坡的手艺人都乐意来上课,在技艺上也没有什么保留。”根秋丹真说,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傍晚,夕阳染红了远处的山坡,嘎拖寺沐浴在一片静穆中。在返回白玉的路上,耳边总是回响着錾头敲打金属的声音,混着车窗外赠曲河的潺潺水声,竟生出一种特别的韵味来。我想,这延续千年的敲打,不仅是金银铜铁灵魂的重塑,还寄托着藏族人对生活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