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本文从课内体验式教学和课外体验式教学两个角度研究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落实课程教学内容的“三贴近”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运用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思政课枯燥乏味、理论说教,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思想上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行动上有体现,从而使本门课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因此,新形势下,探讨本门课的教学改革,引入体验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一、关于体验式教学法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
1.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知行统一。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动手实践、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为思维活动的基础,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互动过程[1]。学生通过体验使知行得以统一。
2.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发现,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体验”中,做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
3.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树立。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法,强调师生双向的感情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接纳学生、包容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温暖的情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能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现代汉语辞海》把体验界定为“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2]。这里,体验一词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感悟性。一句话,体验就是通过亲身实践引发的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认知。体验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认知,实现知、情、意、行统一,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真正实现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一)课内体验教学
课内体验式教学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所授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活动的互动交流。如在第一章中可设置“感悟青春,放飞理想”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此次主题演讲比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认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从现在做起,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勤奋学习、不断努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本章中还可进行辩论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在人生实践中摆正两者的位置,培养远大的理想信念,利于自身健康成长。如第三章可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录像,解读他们的人生历程,其所展示的人性光辉为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指明了方向。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氛围,增进师生感情,从而实现知识内化。
(三)课外体验教学
课外体验教学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强化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如在第二章可设置小记者活动:有关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爱国意识的访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写出新闻稿并上交,通过对学生爱国情感与爱国意识的访谈,使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还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爱国主义基地,通过参观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在第四章可让学生进行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通过调查,学生了解校园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思考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应如何从自身做起。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知情意行统一,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再思考
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法,较之传统说教教育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如何进一步提高,不再仅仅“被动”地进入老师设计好的情景或老师设计好的角色[3]。也就是说体验式教学方法应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验式教学虽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己,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通过亲身实践,“学会”向“会学”转变。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思维的创造性和行动的主动性。如开学第一课问学生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什么不同?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但关键时刻没人愿意试一试,最后我以自己的经历对此发表言论,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思维开阔了,气氛变得活跃了,最后很多人跃跃欲试,学生发言完成之后,我进行总结。课后学生反映这种方式非常好,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必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
(二)如何落实课程教学内容的“三贴近”
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课遵循“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了解学生、密切联系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使实践课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达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或教学目标。在绪论部分我对学生说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先认识自我“我是什么”,其次明白自己的责任“我该干什么”,最后确立奋斗目标“我要干什么”,学生对这几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地表达观点。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若要引发学生主动探求的愿望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从而使本门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枫,张宇宁.体验教学是高校情感教育功能的拓展[J].大庆社会科学,2008(2).
[2]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1024-1025.
[3]徐迅.对德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再思考[J].职教通讯,2012(6):52-54.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运用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思政课枯燥乏味、理论说教,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思想上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行动上有体现,从而使本门课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因此,新形势下,探讨本门课的教学改革,引入体验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一、关于体验式教学法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
1.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知行统一。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动手实践、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为思维活动的基础,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互动过程[1]。学生通过体验使知行得以统一。
2.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发现,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体验”中,做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
3.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树立。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法,强调师生双向的感情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接纳学生、包容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温暖的情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能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现代汉语辞海》把体验界定为“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2]。这里,体验一词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感悟性。一句话,体验就是通过亲身实践引发的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认知。体验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认知,实现知、情、意、行统一,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真正实现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一)课内体验教学
课内体验式教学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所授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活动的互动交流。如在第一章中可设置“感悟青春,放飞理想”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此次主题演讲比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认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从现在做起,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勤奋学习、不断努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本章中还可进行辩论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在人生实践中摆正两者的位置,培养远大的理想信念,利于自身健康成长。如第三章可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录像,解读他们的人生历程,其所展示的人性光辉为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指明了方向。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氛围,增进师生感情,从而实现知识内化。
(三)课外体验教学
课外体验教学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强化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如在第二章可设置小记者活动:有关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爱国意识的访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写出新闻稿并上交,通过对学生爱国情感与爱国意识的访谈,使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还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爱国主义基地,通过参观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在第四章可让学生进行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通过调查,学生了解校园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思考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应如何从自身做起。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知情意行统一,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再思考
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法,较之传统说教教育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如何进一步提高,不再仅仅“被动”地进入老师设计好的情景或老师设计好的角色[3]。也就是说体验式教学方法应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验式教学虽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己,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通过亲身实践,“学会”向“会学”转变。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思维的创造性和行动的主动性。如开学第一课问学生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什么不同?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但关键时刻没人愿意试一试,最后我以自己的经历对此发表言论,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思维开阔了,气氛变得活跃了,最后很多人跃跃欲试,学生发言完成之后,我进行总结。课后学生反映这种方式非常好,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必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
(二)如何落实课程教学内容的“三贴近”
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课遵循“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了解学生、密切联系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使实践课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达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或教学目标。在绪论部分我对学生说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先认识自我“我是什么”,其次明白自己的责任“我该干什么”,最后确立奋斗目标“我要干什么”,学生对这几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地表达观点。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若要引发学生主动探求的愿望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从而使本门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枫,张宇宁.体验教学是高校情感教育功能的拓展[J].大庆社会科学,2008(2).
[2]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1024-1025.
[3]徐迅.对德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再思考[J].职教通讯,2012(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