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而这些认知和发展获取的程度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各方面充分得到发展,因此,创建高效课堂是教师永远不变的话题. 怎样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
一、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保障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学习的目的和态度已大不如从前,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也层出不穷. 常常听到或者从书刊上看到,一些专家学者痛批我国的教育落后,吹捧西方教育的民主. 他们所描述的西方的课堂是学生喜欢怎么坐就怎么坐,座位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布局,孩子们上课时可以自由走动……很明显,这些专家学者们认为这才是理想的课堂,也许他们希望我们的课堂也是这么理想的. 有些老师学习了这些权威的观点,也去建构自己的民主课堂了. 在这里,我要提出疑问,这样的课堂,如何保证课堂的实效性呢?我认为,上课还是应该有上课的样子,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保证课堂的参与率. 如果学生坐得东倒西歪老师不管,学生开小差不听课老师不管,这样的课堂何谈实效.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需要教师时时刻刻地提醒,从细节入手,常抓不懈. 我还是坚持认为课堂上老师要有威信,特别是要能镇得住一些调皮的学生,以保证整节课的良好秩序.
二、研究学生是提高课堂实效的保证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仍把课堂教学比作“倒水”与“装水”的话,过去教师是只顾着把自己桶里的水倒完就算完成任务,而此时这些“装水的瓶子”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瓶口斜在那里,有的倒在地上,有的连瓶塞都没有打开. 新课程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一只只“瓶子”的状况,想方法把斜着的、倒着的扶正,瓶塞没打开的打开瓶塞,然后再把水准确无误地倒进“瓶子”里,这才真正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认真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考虑学生用什么学习方法可以省时高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懂得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果学法在备课时没有备好,那么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对学生的学法缺乏指导,教学的随意性大,影响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我们在讲“中心对称”时,就要预先准备课件和学具,既要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同时也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心对称的理解.
三、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前提
课堂教学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课堂提问质量的优劣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作为教师应掌握和多积累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提问要有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提问要难易适度,面向全体,数量要适中. 我们提问时要简要、清晰,避免问题的模糊性,问题的类型要有变化,不要拘于一种形式. 提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总之,课堂中合理的、到位的、新奇的、趣味的提问,才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的互动,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在讲几何题目时,往往会笼统地提问,你从图形中发现了什么?由于问题太空,学生总是无言以对,不知从何下手. 如果我们能具体到图形中的线段或角有什么关系,或者从某一个条件能推出什么结论,要得到某一个结论还差什么条件,那么学生就会有思考的方向,如果再给予充分的时间,那样你的提问就会收到效果.
四、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基础
合作学习是以集体授课、学生个人学习为基础,以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的学习交往活动来完成个人和小组的任务,并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是现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具有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作用,是一种比较受教师和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不注意合作学习过程的精心组织、指导和引导,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时间白白浪费,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 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实效,就要改进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在我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也常常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合理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确立学习的目标,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探讨中去,及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总结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自我,让每一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每一次学生分组讨论,都要预先准备好恰当的讨论题目,难度不宜太小,否则学生根本无需讨论,难度也不宜过大,如果学生老是卡壳,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选取合适的题目是合作学习的重点.
五,老师的引导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谈得最多的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有的老师对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解过于肤浅,教学行为走入误区.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然后进行教学,谓之以学定教. 但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通常是五花八门,离题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疲于解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出尽浑身解数,用了大量时间. 但是一节课下来发现,自己所订立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没有突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这样的课堂,实效性就肯定不高了. 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善于集中、总结问题,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实效.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进行艰苦的探索,认真的教学,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才能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一、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保障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学习的目的和态度已大不如从前,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也层出不穷. 常常听到或者从书刊上看到,一些专家学者痛批我国的教育落后,吹捧西方教育的民主. 他们所描述的西方的课堂是学生喜欢怎么坐就怎么坐,座位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布局,孩子们上课时可以自由走动……很明显,这些专家学者们认为这才是理想的课堂,也许他们希望我们的课堂也是这么理想的. 有些老师学习了这些权威的观点,也去建构自己的民主课堂了. 在这里,我要提出疑问,这样的课堂,如何保证课堂的实效性呢?我认为,上课还是应该有上课的样子,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保证课堂的参与率. 如果学生坐得东倒西歪老师不管,学生开小差不听课老师不管,这样的课堂何谈实效.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需要教师时时刻刻地提醒,从细节入手,常抓不懈. 我还是坚持认为课堂上老师要有威信,特别是要能镇得住一些调皮的学生,以保证整节课的良好秩序.
二、研究学生是提高课堂实效的保证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仍把课堂教学比作“倒水”与“装水”的话,过去教师是只顾着把自己桶里的水倒完就算完成任务,而此时这些“装水的瓶子”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瓶口斜在那里,有的倒在地上,有的连瓶塞都没有打开. 新课程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一只只“瓶子”的状况,想方法把斜着的、倒着的扶正,瓶塞没打开的打开瓶塞,然后再把水准确无误地倒进“瓶子”里,这才真正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认真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考虑学生用什么学习方法可以省时高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懂得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果学法在备课时没有备好,那么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对学生的学法缺乏指导,教学的随意性大,影响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我们在讲“中心对称”时,就要预先准备课件和学具,既要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同时也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心对称的理解.
三、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前提
课堂教学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课堂提问质量的优劣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作为教师应掌握和多积累一些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提问要有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提问要难易适度,面向全体,数量要适中. 我们提问时要简要、清晰,避免问题的模糊性,问题的类型要有变化,不要拘于一种形式. 提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总之,课堂中合理的、到位的、新奇的、趣味的提问,才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的互动,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在讲几何题目时,往往会笼统地提问,你从图形中发现了什么?由于问题太空,学生总是无言以对,不知从何下手. 如果我们能具体到图形中的线段或角有什么关系,或者从某一个条件能推出什么结论,要得到某一个结论还差什么条件,那么学生就会有思考的方向,如果再给予充分的时间,那样你的提问就会收到效果.
四、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基础
合作学习是以集体授课、学生个人学习为基础,以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的学习交往活动来完成个人和小组的任务,并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是现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具有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作用,是一种比较受教师和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不注意合作学习过程的精心组织、指导和引导,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时间白白浪费,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 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实效,就要改进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在我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也常常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合理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确立学习的目标,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探讨中去,及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总结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自我,让每一名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每一次学生分组讨论,都要预先准备好恰当的讨论题目,难度不宜太小,否则学生根本无需讨论,难度也不宜过大,如果学生老是卡壳,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选取合适的题目是合作学习的重点.
五,老师的引导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谈得最多的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有的老师对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解过于肤浅,教学行为走入误区.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然后进行教学,谓之以学定教. 但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通常是五花八门,离题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疲于解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出尽浑身解数,用了大量时间. 但是一节课下来发现,自己所订立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没有突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这样的课堂,实效性就肯定不高了. 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善于集中、总结问题,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实效.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进行艰苦的探索,认真的教学,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才能实现数学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