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最近几年,我国的水稻单产(指平均667 m2产量)达500 kg左右,并没很大的进步。通过研究发现,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水稻种植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22
  1 对“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认识
  1.1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的概念
  利用“三围立体”进行强化栽培其实就是将稻田免耕的平衡施肥、水稻早育秧、水稻强化的栽培技术、盖膜栽培等技术相融合的技术。这一技术具有明显的控制杂草生长、省工高效率、有效节省水源、抵抗干旱及保持稳定的高产的特点,并且提升水源的利用效率。能明显降低因肥料所导致的水体污染现象,能够改善由于稻田缺水所导致的水稻年产量下降的问题。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栽培技术既提高了原水田的收益,也提高了水旱轮作田的收益。
  1.2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的原理
  “三围立体”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的原理对水稻的幼苗提前进行栽种植,之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并结合细植和湿、晒、浅间的灌溉技术来让这些水稻的幼苗可以很大量分孽、早生快发;同时,促使水稻的幼苗长出强壮的根,使水稻的植株更加健康的生长。其后,可以适量地运用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相结合的方法和“减前增后”法(施肥方法的一种,指在作物生长的前期可以适当的减少所需的肥料,生长的后期适当的增加所需肥料。此法可延缓根、叶的早衰现象)来减缓水稻的植株在生长的后期存在的稻株根、叶早衰的问题,这种方法还可以提高水稻的植株在后期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产物的累积,实现水稻的丰产以及穗大和粒大的目的[1]。
  2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的主要优点
  2.1 及时掌控嫩秧早栽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可以使稻农及时的掌控嫩苗的早栽。“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在那些单季稻的地方栽种的稻苗的数量最好是2~3叶龄的,而在那些双季稻地区稻苗栽种的最好的数量是3~5叶龄的。这种栽种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稻苗的早生快发,明显地发挥出水稻大田分孽的优势。此外,可以根据进行大量的早期低节位分孽来增加成熟稻穗的整体质量。
  2.2 有效处理稀植壮株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还可以对稀植壮株进行有效的处理。尤其是在217 m的开厢,厢面所需的宽度要在183 m为宜,沟宽和沟深在0.33 m和0.23 m为佳。而且要运用双三角形种植的方法,且每一株稻苗之间的种植距离和种植的密度最好是在(30 cm×30 cm)~(50 cm×50 cm)。假如是在瘦田型的土地上栽种的那么种植的密度就要相对的低一些,如果种植的土地是肥沃性的土地,那么种植的密度就可以相对高一点,这样的科学的种植可以使土地的空间能力发挥到最大。
  2.3 提高土地湿润度,促进根系生长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土地湿润度,促进根系生长。稻苗移植后会在田地间实施以湿润灌溉为主的浅、晒、薄、湿节水灌溉方法。减少灌溉的用水量可以促进稻苗根系的生长。稻苗的返青期需要土壤有足够的湿度来保证稻苗的需要,在稻苗的分孽的前期可以采取干湿交替方法来进行灌溉。最好保证土壤可以湿3~5 d,干3~5 d。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稻苗分孽早生快发,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土地的充气程度保证稻苗的生长,使稻苗进入到分孽后期[2]。此外,在使全田的总苗数达到预想的18万~21万的有效刀穗时,要注意排水工作的及时进行和对稻田的晾晒。
  2.4 双三角形栽插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采用的是东西行向双三角形栽植的方法。进行这种科学的排行和合理错窝,每一窝都要依据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来进行分散的栽植,且最好使3苗,而且每株之間最好保持6~12 cm的距离。来保证稀疏结合,保证稻苗的充分成长,保证高产,进而提高收益。
  2.5 促进高产
  在水稻种植中采用有机肥的增施可以保证土地肥料的利用程度,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保证稻米的质量。采用这种的方法要注意遵守“减前增后”提高穗、粒肥的使用量。控制好氮肥中的底肥、分孽肥和穗肥之间的比例,来满足高产的要求。底肥要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料速效化肥为辅,以满足高产所需[3]。
  3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注意事项
  3.1 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
  水稻受气候的影响加大,实行“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水稻的种植一般分为三季,但是现在的四川地区几乎没人种早稻和晚稻,水稻的种植一般是在农历的三月,因此农历二月的上旬就得买种子然后播,等水稻大约长到20 cm时就可以分出来栽到田里。在合适的时间里播种有利于全苗壮苗。
  3.2 少量栽培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水稻技术采取的双三角形栽插,每株的距离约35 cm× 35 cm,排行错窝,每667 m2插5 400~6 000窝,每窝内按等边三角形三穴栽3苗,苗距6~ 10 cm。播种的时候要注意疏密合适,减少种子的用量,增加田地的透光和通风程度。
  3.3 准确用肥、浅层灌溉
  “三围立体”栽培水稻需要的是复合肥,可以把有机农家肥与无机化肥配合使用,保证水稻所需要的磷肥,氮肥,钾肥。在不同的时期施肥的比例不相同,因此要掌握“攻头、稳中、保尾”原则,来确保超高产需肥要求。
  3.4 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三围立体”强化水稻栽培技术种植出来的水稻在前期稻田空间会比较大,并且有很多的杂草。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田地内用谷壳把稻苗之间的空间给遮盖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并增加水稻的产量。此外,可以在水稻的分蘖期进行几次人工除草或适当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除草。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下配置出来的水稻很少会生病但是却经常会发生虫灾,尤其是螟虫。害虫防治主要是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这些害虫为主,可以采用化学除虫剂来进行防治,不过在使用时应该适当地多加一些水。
  4 结语
  经过2 a的种植证明,“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具有传统的水稻种植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坚持推广“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l]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等.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459-4461.
  [2]隋亚云,王宇.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J].河北农业科学,2008,38(5):64-66.
  [3]高荣,刘国安.北方水稻超高产栽培全程技术总结[J].北方水稻,2008,38(2):54-56.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层乡镇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一步,特别是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基层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服务水平显得非常紧迫。基于此,阐述我国基层乡镇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背景,分析基层乡镇农业机械化服务面临的问题,并详细探讨了基层乡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对策,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基层乡镇;农业机械化;服务;探究  中图分类号:F3
分析目前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前人经验及自身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感受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谈关于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针对实验
(广西百色市那坡林业技术指导站,533900)  摘 要 良好的经营和管理油茶,能够提高产量,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那坡县的坡荷、城厢、德隆、百都、百省等9个乡镇对油茶发展并不重视,致使油茶生产量较低,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油茶生产水平提高,创造较多经济效益,推动油茶产业良好发展,应当加强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分析茶油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和探讨软枝油茶造林的技术措施
摘 要 结合杭州临安区1959—2016年的气象灾害资料,分析了杭州临安区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给出了几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以确保农作物高产丰收。  关键词 气象灾害;农业生产;防御措施;临安区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6.053  农业气象灾害是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发展中的一大障碍,气象灾害对临安区国民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会是学校教育和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P2P网络借贷作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目前中国P2P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