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报评论版的创新操作路径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市报是“最基层”的报纸,评论遭遇尴尬,如果只是追随热点,那就不够贴近本地读者;如果就本地题材做评论,即使是褒扬,也会有人质问“为何表扬他们而不是我们”。如何破局?虽然业界普遍认为,从新闻品种角度观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优势,在于深度报道和高质量的评论。但在操作实务中,在市场化媒体中已成为重点标配产品的评论,却在县市报寥寥无几。近年来,浙江的《乐清日报》《瑞安日报》,湖南的《浏阳日报》都创办了评论 County newspapers are the most “grassroots” newspapers, comments embarrassed, if only follow the hot, it is not close enough to local readers; if the local themes to comment, even praise, there will be people questioned “Why praise them not us”. How to Break Through? Although the industry generally believes that from the news breed point of view, paper media in the new media age competitive advantage lies in in-depth coverage and high-quality comments.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marke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tandard media products in the comments, but few in the county newspaper. In recent years, Zhejiang’s “Yueqing Daily”, “Ryan Daily”, Hunan’s “Liuyang Daily” have set up a comment
其他文献
2011年,吉林朝鲜文报社金清洙的通讯《归国劳务人员在图们江畔建起一座“百年部落”》一文获得了第21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二等奖。这是以朝鲜文出版的报刊第一个获得中国
“眼高手低”平民化rn一个默默工作50多年的先进典型,新形势下怎样挖掘、塑造好?在题材的把控上丽水广电总台提出“眼高手低”,即主题立意要高,提炼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在
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三农报道近年进入低谷阶段。其具体表现为“三少一多”:媒体上以三农为主题的新闻内容偏少,有分量有影响的三农报道数量更少;以三农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媒体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在阐述文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国内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就如何更深入地开展文化教学作了探索.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文通过对某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性、目的性、方法性、学习监控和自我评价进行的问
近几年来,《河南科技报》积极拓宽报道思路,以系列报道为突破口,在服务大局、深化农村科技新闻报道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围绕大局做文章2004年至
几年前,我刚到江西吉安电视台工作时,一位即将退休的新闻前辈送给我一句话:“工作在新闻战线,要处处如履薄冰,事事如临深渊。”当时,我并不理解他的意思。这位前辈退休前的一
大学生在校各门课程中投入英语的学习时间几乎最长、下的功夫最大,但是英语作为语言交流工具最后所收到的效果却很差,这说明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必定存在问题。本文旨在对于
寻找生动“点”吸引力产生规模效应rn如何做到“生动”,做到意态灵活能感动人,这是摆在地方媒体文化报道面前的一道课题,做新闻首先要寻找生动“点”.rn《湖州日报》从上世纪
语法教学的地位是近来争论的焦点。Ellis[1,8]和Paltridge[2]都指出以形式为中心的语法教学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显著的作用。Ellis[1]提出正式的语法教学有着长期而并非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