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5年,韩国南新安海域发现一艘轰动世界的元代沉船,韩国方面经过将近10年的水下考古探索,断定沉船是中国制造的中国船,推断年代为14世纪初(公元1310年~公元1325年)。出水的陶瓷器总数达到20661件,其中龙泉系青瓷12399件、景德镇系白瓷与青白瓷5303件、钧釉系694件、陶器2305件、杂釉2306件、黑釉系列509件。
全世界著名的陶瓷学家、陆地与海底考古学家、博物馆学者、收藏家、航海史专家、贸易史专家从新安沉船发现至今。不间断地举行研讨会。针对沉船出水的器物展开全方位的比较,举办各种形式的联合展览,可谓一船激起千层浪,引发海上陶瓷之路的研究热潮,中国外销瓷的概念深化了陶瓷贸易对各个国家在文化经济上的重大影响。
在黑釉产品系列中有长颈瓶、圆形小盖壶、双耳罐、黑釉茶碗、小茶碗、黑釉褐斑茶碗、直腹直口盏、黑釉乳头纹壶等等。其中有10件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宋代黑釉茶碗。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属于辉煌而又动荡的年代,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缘起民间的简单斗茶方法传入了士大夫阶层,最后“茗斗”在宫廷里发挥得淋漓尽致,黑釉茶碗作为点茶使用的最佳茶碗应运而生。
黑釉建盏作为“御供”身价不菲。出现在元代的沉船上吸引陶瓷学家、考古学家、博物馆、收藏家的眼球,行家注意到这10件建盏多数都有使用过的痕迹,除了两件放在木制圆形容器里、口沿镶铜包边的黑釉茶碗是完整的,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从数量上看,这10件只是凤毛麟角,从年代上看宋亡元兴,历年数次考古发掘建窑遗址的资料方面认证,建窑黑釉茶碗的生产在南宋晚期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青白瓷。这10个建盏无疑是被聪明的商人重价求购,或许是为订购的大货主买的,或许是转手卖给古董商的,从单独放置建盏的行为可见珍贵的程度,而如此精心是为了谁?
或许就像有资料为证,船是有可能驶向日本的,因为沉船的位置距离日本遣唐使北上的航道只有4000米,是否在朝鲜西南海岸的深水处遇险沉没也未可知。但是日本从唐宋以来就有禅师将中国文化与饮茶方式传入本国,中国产的黑釉茶碗成为日本上层社会的热衷追求是有史可查的。目前为止海外发现建盏数量最多的是日本。而同时期的东南亚沿海各国无论是出土还是收藏方面,只有少量建窑黑釉茶盏。这些地区恰恰也是没有普及饮茶的国家,而能够把中国茶文化升华为精深茶道也算是日本传统的一绝。日本京都茶道资料馆声称建窑“天目瓷”先于“草庵茶”诞生之前,是在日本茶道形成过程中给予重大影响的陶瓷器。
1994年,中国福建博物馆与日本茶道资料馆在京都联合举办了《唐物天目》展。同时也将新安沉船打捞的黑釉碗展出。10件沉寂新安海底饱经沧桑的黑釉建盏,在万众瞩目下无语地展现它们的风采,连同保存过它们的那个木制圆形容器。和它们同期展出的还有一批被称为“南宋一元代”的黑釉小茶碗,许多著名的海内外陶瓷专家都鉴赏过,知道是福建的,但是不知道是哪个窑的,它们在数量上是同船黑釉茶碗里数量最多的,有200多件,簇新的。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当时我作为发掘建窑的中国学者在京都参加学术活动。1995年冬天为了配合南平水口库区的开发,我领队到茶洋窑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黑釉盏(浅腹),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以及施釉方法等。都与新安沉船打捞的同类茶碗相似或相同。新安沉船此类黑釉盏在黑釉器中所占比例最大,且未见使用痕迹,应当是当时的产品作为商品在沉船上。可见茶洋窑生产建窑系列的黑釉茶碗是在元代,而此时建窑早已不再烧黑釉建盏了。
发现了新安沉船上不明身份的黑釉小茶盏的出处,无疑对沉船展出的无名茶盏验明了正身。使之不用带着宋代的帽子,尽管在年代上晚些,它们还是宝贝。此后新版的图录和研究报告就给它们标上“福建茶洋窑”的头衔。久之,世界认识了茶洋窑,就像知道了建窑一样,不用再标福建二字,而福建有名气的茶和名窑已经众所周知了,这个“众”包括海内外。
注解:建窑,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南平茶洋窑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它是一处宋元时期颇具规模的民间经营外销瓷窑场,产品曾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近年来在国外出土的器物资料中发现有茶洋窑产品。
(作者系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应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讲学,是目前国内公认第一的水下考古专家。)
全世界著名的陶瓷学家、陆地与海底考古学家、博物馆学者、收藏家、航海史专家、贸易史专家从新安沉船发现至今。不间断地举行研讨会。针对沉船出水的器物展开全方位的比较,举办各种形式的联合展览,可谓一船激起千层浪,引发海上陶瓷之路的研究热潮,中国外销瓷的概念深化了陶瓷贸易对各个国家在文化经济上的重大影响。
在黑釉产品系列中有长颈瓶、圆形小盖壶、双耳罐、黑釉茶碗、小茶碗、黑釉褐斑茶碗、直腹直口盏、黑釉乳头纹壶等等。其中有10件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宋代黑釉茶碗。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属于辉煌而又动荡的年代,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缘起民间的简单斗茶方法传入了士大夫阶层,最后“茗斗”在宫廷里发挥得淋漓尽致,黑釉茶碗作为点茶使用的最佳茶碗应运而生。
黑釉建盏作为“御供”身价不菲。出现在元代的沉船上吸引陶瓷学家、考古学家、博物馆、收藏家的眼球,行家注意到这10件建盏多数都有使用过的痕迹,除了两件放在木制圆形容器里、口沿镶铜包边的黑釉茶碗是完整的,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从数量上看,这10件只是凤毛麟角,从年代上看宋亡元兴,历年数次考古发掘建窑遗址的资料方面认证,建窑黑釉茶碗的生产在南宋晚期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青白瓷。这10个建盏无疑是被聪明的商人重价求购,或许是为订购的大货主买的,或许是转手卖给古董商的,从单独放置建盏的行为可见珍贵的程度,而如此精心是为了谁?
或许就像有资料为证,船是有可能驶向日本的,因为沉船的位置距离日本遣唐使北上的航道只有4000米,是否在朝鲜西南海岸的深水处遇险沉没也未可知。但是日本从唐宋以来就有禅师将中国文化与饮茶方式传入本国,中国产的黑釉茶碗成为日本上层社会的热衷追求是有史可查的。目前为止海外发现建盏数量最多的是日本。而同时期的东南亚沿海各国无论是出土还是收藏方面,只有少量建窑黑釉茶盏。这些地区恰恰也是没有普及饮茶的国家,而能够把中国茶文化升华为精深茶道也算是日本传统的一绝。日本京都茶道资料馆声称建窑“天目瓷”先于“草庵茶”诞生之前,是在日本茶道形成过程中给予重大影响的陶瓷器。
1994年,中国福建博物馆与日本茶道资料馆在京都联合举办了《唐物天目》展。同时也将新安沉船打捞的黑釉碗展出。10件沉寂新安海底饱经沧桑的黑釉建盏,在万众瞩目下无语地展现它们的风采,连同保存过它们的那个木制圆形容器。和它们同期展出的还有一批被称为“南宋一元代”的黑釉小茶碗,许多著名的海内外陶瓷专家都鉴赏过,知道是福建的,但是不知道是哪个窑的,它们在数量上是同船黑釉茶碗里数量最多的,有200多件,簇新的。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当时我作为发掘建窑的中国学者在京都参加学术活动。1995年冬天为了配合南平水口库区的开发,我领队到茶洋窑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黑釉盏(浅腹),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以及施釉方法等。都与新安沉船打捞的同类茶碗相似或相同。新安沉船此类黑釉盏在黑釉器中所占比例最大,且未见使用痕迹,应当是当时的产品作为商品在沉船上。可见茶洋窑生产建窑系列的黑釉茶碗是在元代,而此时建窑早已不再烧黑釉建盏了。
发现了新安沉船上不明身份的黑釉小茶盏的出处,无疑对沉船展出的无名茶盏验明了正身。使之不用带着宋代的帽子,尽管在年代上晚些,它们还是宝贝。此后新版的图录和研究报告就给它们标上“福建茶洋窑”的头衔。久之,世界认识了茶洋窑,就像知道了建窑一样,不用再标福建二字,而福建有名气的茶和名窑已经众所周知了,这个“众”包括海内外。
注解:建窑,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南平茶洋窑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它是一处宋元时期颇具规模的民间经营外销瓷窑场,产品曾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近年来在国外出土的器物资料中发现有茶洋窑产品。
(作者系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应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讲学,是目前国内公认第一的水下考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