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防止被别人永远打下地狱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大目标”是混不下去的
  
  2008年秋天我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去,晚上9点哈尔滨的大街上就没几个人了,冷清得不行,但是那里的科研人员接北京的科研项目却干得热火朝天。其实按照北京的报酬标准,钱确实不多,但他们还觉得挺满足、挺开心的。我到他们的一些重点实验室去看了看,确实有些项目做得很不错。项目负责人都很年轻,真是敢想敢干。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样的学校不就是当年准备打仗逼着建起来的吗?
  朝鲜战争一结束,苏联给了我们156个项目,大部分是军工方面的,东北就火了。后来1964年跟苏联闹掰了,又玩了“大三线”,以四川为中心建立了一大堆军工企业。这些军工产业,后来很多人认为是资源浪费,没有收益。但是他们怎么不想想,如果没有当初这些产业的步兵武器通过成昆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越南北方,把美国几十万军队牵制在那里,哪有后来中美缓和的机会呢?记得1995年,宋宜昌在《战略与管理》杂志就讲了这样的话:一条铁路拖垮了两个超级大国。
  我们应该感谢历史,应该为还有哈尔滨工程大学这样的民族传奇而欣慰。今天这些工业是中国最关键时刻可以拼命用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还要感谢几个人,包括李登辉和陈水扁,没有他们闹“台独”,中国这些老底子没准儿真的就被人家给粉碎了。后来美国为什么压陈水扁,在两岸问题上玩起了缓和,不就是用台湾问题测试了一下中国的民意吗?
  也许一个国家的“大目标”正是在一种“战争危机”中逐渐形成的,直白地说,是给逼出来的。虽然有一些人现在跟着西方叫嚷“中国威胁论”,我们自己也称是“和平崛起”等等,但是至少怎么避免战争、遏制战争也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因素。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西方几百年来形成的“持剑经商”的传家宝是不会丢弃的,你想靠自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感化人家放下手中的剑,跟你温和地做买卖,这可能吗?这其实是机会主义!
  媒体曝光的2006年上海交大汉芯穿帮,咱们某型武装直升机穿帮,都是我们想干事的时候发生的。其实包括毒牛奶也是同样的问题,毒牛奶这个事情,如果往深处追究,很多事情的源头就是机会主义,没有想清楚中国未来到底要怎么走,有什么样的大目标。芯片、直升机都一样,你的产业是生产背心、裤衩,还想在高科技产品上要好东西,那可能吗?
  
  谨防被别人永远打入地牢
  
  有了“大目标”之后,你才能回过头来一点点地审视自己的本质是什么,找准自己在世界的相对位置。2008年8月关于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冲突,我在凤凰台做了一期《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做节目前,窦文涛在化妆,问咱们怎么说,我说就说老黄瓜刷绿漆,说太专业的军事技术没有意义。他挺好奇,问这是怎么回事。我说,从军事上看,俄罗斯就是老黄瓜没刷绿漆,美国人是老黄瓜刷了绿漆,其实在本质上都是老黄瓜,半斤八两。做完节目之后,军科院的哥们儿立即给我发短信说:你宋晓军终于把我们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了!
  为什么?因为经过冷战之后,虽然苏联垮了,美国实际上也是“半残”,花不起这么多军费玩下去了。1972年美国与苏联就签署了反导协议,当时西方经过上世纪60年代经济高增长的繁荣后,终于出现了经济衰退。就是你夯钱,我夯钱,最终两家都夯不动了。结果两个争霸的大佬坐在一起谈,谈出这么一个反导条约,就是双方只能在首都附近建立两个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那时咱们中国与美苏两家都闹掰了,于是1964年毛泽东决定自己搞,叫“640工程”。到了1978年,“640工程”下马了,现在很多年轻的军事迷谈到“640工程”时还觉得十分惋惜。虽然他们不知道当时国家确实有困难,但是他们能感知到当年中国有“大目标”时那种劲头。反过来说,就是现在我们倒显得软得过了头,缺少了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
  2001年底小布什撕毁了反导条约,玩起了全球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尽管这个系统大部分是用“架上的商品”,就是芯片技术——利用克林顿时代吹起来的IT技术。但是俄罗斯毕竟当过大国,有过大目标,普京马上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很严重,这是将俄罗斯民族永远打人地牢的一招。换句话说,一旦美国搞了“反导”,将大大限制俄罗斯最后一块王牌——核武器。于是俄罗斯想尽一切办法,不惜拿格鲁吉亚开刀也要遏制“反导”这个东西。
  俄罗斯最清楚美国是老黄瓜刷绿漆,因为他们俩一直是对手,俄罗斯的态度就这样:你是老黄瓜我清楚,你刷点绿漆,在我家门口你也不敢夯,远了咱们找一个居中的地方我可能练不过你,因为你比我多一层绿漆,但是近了你肯定没戏。中国不是这样,上世纪90年代之后学人家,就开始采用铺天盖地的信息战,买无数的电脑,看演习画面全是信息战,你机械化还没完成呢,“信息至上”有点赶早了吧?玩信息战不能替代机械化。在网吧里就能把战争打赢了?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的影响很深,其危害程度不仅仅是军事层面,在产业经济层面影响也很大,现在经济危机来了,大家才醒悟过来。
  
  纠错战略以后的“大目标”
  
  有了“大目标”后,一个国家才会认真审视自己的能力和现状,每一步怎么走心里就清楚,就踏实,同时,对对手的情况就能下工夫摸索了。中国有很多年轻人在网上给军方出主意,慢慢地他们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了。纵观近现代史,日本在不到i00年的时间里,打了一场军战、一场商战,就那么点国土、资源和人口,日本人怎么就敢想,中国人就不敢想了?自英国工业革命后,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当然他们把好战的武士道精神转移到了商战,现在成了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我们不可能变成日本那样,我们农业社会太发达了,太舒服了,可是工业化后被欺负了,要改变不公平的世界秩序,总要有真正的大国心态吧。现在好像一提“大国崛起”就看经济,可是看看中国是什么经济啊,这次金融危机看清楚了吧,人家不要我们的东西,我们就出现民工回乡潮了,嘴上喊着“与国际接轨”,实际上就是给人家当加工厂。现在见了棺材,落了泪没有啊?还这么混着吗?我看年轻人不愿意就这么混着。除了国内的一些现实问题以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年轻人的刺激是最大的,最终他们会发现让他们真正不高兴的原因在哪里。后发国家有一个算一个,看看伊朗、委内瑞拉就明白了。走向现代化不动员年轻人、不解决让他们不高兴的事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解决,他们迟早会想办法自己解决的。
  年轻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就工业化而言,中国是嫩黄瓜。从大的历史轨迹看,中国虽然从封建社会角度讲是老黄瓜,但是从工业化角度来讲,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比咱们走得快,他们是中年,我们还年轻、还朝气蓬勃。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成长,总有出头的一天。比如“神七” 上天的时候,美国人就希望中国的飞船有一天能为他们在太空搞运输,因为到了2010年后,美国的航天飞机就不能飞了,而他们的飞船还没有搞出来。冷战的时候美国相当于壮年,但是美国太冒进了,砸了很多钱,航天飞机是好东西,但是无法持续,说白了就是体力不行了,没有能力砸那么多钱了。当然,现在时间确实比较紧迫,特别是随着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人的这次经济“试错”震撼了世界,中国原来想扒着人家肩膀走路,现在肩膀塌了,怎么办?最关键的是,人家经历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知道危机有导致战争的可能,所以美国从来没有忘记打造手中的剑,也就是大英帝国的传家宝——持剑经商。轰炸南联盟,打伊拉克,都是“持剑经商”。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就是这样,因为你手中有核武器,就相当于有拼命的煤气罐,他们搞的导弹防御系统最终就是让你的煤气罐点不着。到时你拿煤气罐跟人家叫板,人家就不理你了。这个道理很简单,很多喜欢军事的年轻人都看出来了,就是着急,所以遇到这些事情就不高兴。
  这种不高兴的历史并不长,前30年时间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是相当乐观的。前30年觉得不行,发展模式要变,目标变了,叫开放引进(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引进了大型化工项目等等)。物质文化的引进必然附着精神文化。我们先羡慕人家的物质文化,自然而然会对人家的精神文化顶礼膜拜。物质文化跟着精神文化引进,这也没什么不好。但是为什么日本人、德国人,甚至苏联人在1929年西方经济危机的时候,也大量引进西方的化工、矿产机械、汽车技术(包括军工技术)这些东西,人家的文化为什么没变?就是因为当时有大目标——我引进你的技术是为了将来超过你,所以文化不跟着你变,文化还是俄罗斯的文化,我只是物质文化引进。虽然后来苏联解体了,但这段“强国前史”值得深思。但是我们当时没这个闸口,一引进全是人家好。20世纪80年代初蛤蟆镜、喇叭裤那些东西,就是一个文化引进,你已经戴上蛤蟆镜,穿上喇叭裤,不唱《图兰朵》是不可能的。顶礼膜拜还来不及呢,赶超别人的目标早忘了。现在随着加工贸易的增多,发现大头儿利润都是人家拿走了,儿子到了外企老爹老妈挺高兴,并不知道孩子在外国人底下受着“人家吃肉你喝汤”的委屈。这种委屈积压多了,大家自然也会想到大目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情况更明显,因为那时距离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时间近,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和1937年日本人占据了北京和上海后,这种东西就自然冒出来了。否则那时本来可以过着不错的白领日子的青年男女,怎么就跑到延安去了呢?清华、北大那些去延安的年轻人,通过亲身经历的历史,后来在解放初期大都成为了新中国重化工业、军事工业的主力,他们兢兢业业为之奋斗的“大目标”是现实逼出来的,现在的“两弹一星”里面都有他们的身影。现在我们说那时的“大目标”导致了后来的“左”倾冒进,搞得人民生活太苦了,但是这不能成为不设定“大目标”的理由。2008年,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后,随着时间推移,很可能是经过纠错的“大目标”重新逐渐形成的开始。
其他文献
如果一定要给出这个“为什么”一个答案,或许是公交车的搭乘体验糟糕吧:摇晃,闷热,甚至还有扒手、咸猪手。久居日本,和中国的“亲密接触”主要是通过出差,偶尔也会坐公交车去一些地方,体验一下中国的变化。但是,在中国搭乘公交车,和在日本搭乘公交车,完全是不一样的。  当我也即将成为一名高龄者,我愈发地开始认老,年龄不仅给我的体力以剥夺,还给我的关节带来负担。在中国下公交车,对我来说,有时就像小时候“试胆游
1963年12月15日晚通宵下大雪,16日晨北京城已是银装素裹。天刚亮,传达室的王老头就敲门喊我。我急忙穿好衣服,踏着厚厚的积雪跑去接电话。朱政科长说有急事,要我立即赶到景山后街地安门西大楼门口灯塔。见到朱政,他说罗荣桓元帅的病情加重了,马上去北京医院,首长们有事情交待办理。   到了北京医院罗帅住的病区,看到医护人员来往穿梭,眼睛红红的,彻夜未停地全力在抢救罗帅。我俩在离病房不远的一间休息室待命
如今的麦当劳并不只是卖快餐的了,麦当劳总部的员工们整天在琢磨的事情,就是哪个地段是一个城市将来人流最旺的地方。论证完毕后,就买下看中的地块并建起快餐店,然后寻找特许经营的合作伙伴,将快餐店租给他们经营,向他们收取特许经营费和这块商业旺地的铺租。麦当劳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一家经营房地产的企业。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数万块黄金地段的麦当劳,绝对是个房地产运营的绝顶高手。    地产捞金  麦当劳的创
打开“国货墙”网站的首页,就可以看到“经济不景气,国货当自强,日韩贵己货,华夏岂空忙”的句子,背景音乐唱的是“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国货墙”网站的创始人程亮在《我们为什么要买国货》中写道:“买国货并非狭隘,而是传承。”    支持国货,并非只因为记忆    程亮今年29岁,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最年轻的导演,徐静蕾电影《我和爸爸》、《宫里的日子》的执行导演,对国货情有独钟。  谈到国货,已
11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解除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的职务,由莫斯科州州长、前紧急情况部长谢尔盖·绍伊古接替。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透露,普京解除谢尔久科夫的职务,是为了让10月爆出的国防部房产腐败丑闻的调查能顺利进行。普京表示:“为创造条件,以便对所有相关事项展开客观调查,我决定免除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的职务。”  今年10月,俄罗斯调查人员突击搜查了国有防务企业Oboronservis
海外中国人的另一种生存方式。“走家人”,是个新鲜词。指的是挨家挨户到埃及人家中推销商品的中国人。    “走家”,是个新鲜词。但在埃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中国人,就是以“走家”为生的。近两年,中国去埃及“走家”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去埃及“走家”的中国人估计约有2~3万。这些越来越多的“走家”人在埃及都干什么?现状如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埃及人如何看待这些中国“走家人”?     “走家”
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就肯定没有伟大的未来。    中国为何在近代战争中次次失败    1820年中国的经济水平及GNP曾居世界第一,但20年后中国却在东海惨败于英国的“坚船利炮”;189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5.28倍,但5年后中国又为日本在海上打败并为此遭受险被彻底肢解的厄运。由此可以说明中国近现代的失败并不在于GNP及其增长速度不够或不如西方,与100多年前的俄罗斯彼得大帝以及同时代
在2月26日落下帷幕的阿布扎比国际武器展上,俄罗斯向中东客户亮出了自己最引以为豪的S-400(即萨姆-20)防空导弹系统。“1套S-400顶3套S-300(萨姆-10)”,俄罗斯人喊出的口号对于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严重依靠俄制防空武器的阿拉伯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以色列的免费广告       S-400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反空导弹,据生产企业“金刚石-安泰”公司提供的数据,S-400在速
前不久,家住罗兰冈的方女士回中国台湾探亲,回美时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在洛杉矶国际机场,方小姐的光鲜打扮显得格外靓丽。“你的包真漂亮。很贵吧?”海关一位女官员和正在接受行李入关检查的方小姐攀谈。“不贵,不是真的。”方小姐随口回答。心想大家都认为华人爱显富,如今自己又背名牌,不要让人误解。女官员随后在方小姐的入关货物检查单上随便画了一下。  两周之后,方小姐突然接到一封来自洛杉矶法院的通知,说是她在两
美国中学生与印度和中国中学生相比,实在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一部在2007年9月拍摄完成的纪录片,经过小范围的放映,到2008年的年初,逐渐走出了学术界和教育界,开始在美国媒体和大众中引发热议。这部片子就是《200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  《200万分钟:一次全球考察》是一部怎样的片子?又为何在美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呢?  所谓“200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