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大学生意识教育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eng46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危机教育预防是当前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丰富和完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适应性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学教育中对意识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青年学生的危机意识普遍不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视角剖析进行青年大学生危机意识培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在高校思政课程中进行危机意识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意识教育;思想政治辅导著名社会学家罗森塔尔在1989年曾提出,“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青年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独立性弱、生活环境相对单一、交际圈相对单纯,因此危机意识松懈,甚至根本没有树立健全的危机意识。
  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危机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进步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危机意识培养势在必行。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有道理的,所以危机教育应该是全民的。以高校大学生为切入点,更加具有代表性。因为,就目前整个中国的教育状况来说,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越来越多的公民将接受高等教育。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将成为培养社会公民危机意识传播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借助大学生的影响力来普及社会危机教育是可行的。全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将提高一个民族的应急能力、创造力、创新能力。在充满挑战的国际竞争中,没有预知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国家是很难立足的。同样,一个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是发展不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生命线,它承担着预防、减弱突发事件影响的使命。因此培养公民危机意识,是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要求。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危机意识培养迫在眉睫。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这一代人特殊的成长环境。由于物质条件优越,使得这一代学生对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认识不足;独生子女的特别身份使得他们成为家庭的核心,倍受宠爱,生活独立能力相对较弱;网络讯息的高度发达使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而性格成型期的大学生对信息的好坏甄别能力并不高,受不良信息影响的风险随之提高。这一代人的权利意识强于义务感和责任感。加之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钱权交易现象严重、公平正义受到挑战、人情大于法理、就业压力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显。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不深,自身认知能力也有限,造成对社会现实的认同片面化,进而使其行为走向极端化。所以,危机教育对成长在物质富足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十分重要,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又可以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为自己的人生未雨绸缪,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大学教育是大部分人跨入社会所接受的的最后学校教育,因此大学教育不仅仅应该停留在教授学生知识,也应该教授学生、生活的本领,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危机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积极有效的危机教育将有助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
  2大学生危机意识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看来,大学生危机意识培养与之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
  危机意识教育是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危机意识的培养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教育,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从理论体系上讲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危机意识的内容也包括国情危机,公共危机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危机教育就是提高学生预测、应对、解决国家和个人危机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理性认识危机的客观存在,懂得危机的来源、掌握一定应对危机的方法。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正视危机和抗击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危机意识教育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目前全国高校课程的设置中普遍可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是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出于政治需要,是一种“洗脑”教育,是一门空谈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学科,与将来自身发展和就业没有太大关联,因而学生主动性不够,学习热情不高。但是,事实上,关于危机意识的培养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因为危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因此,这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事业都息息相关。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特点看来,危机意识培养也与此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专业为划分标准。还未设置危机意识教育的相关专业和专门的课程。从性质上看,危机意识教育实际上是普遍能力的要求,相当于常识的普及,强调的是对危机意识培养的普遍性,所以从学科设置上看,开设相关的专业也是不合理的。而在大学中有这样一类课程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十分符合危机意识培养具有普遍性这一特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它符合我国高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危机意识培养的方法
  (1)重视专门性的理论教育,建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增设专门的危机意识教育的课程。意识形态的教育非常重要,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学生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目前,我过高校对危机意识培养没有作出量化的规定,所以很多高校往往只注重校园的安全稳定,却缺乏安全文化教育,大多数高校的危机意识教育流于表层,往往是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后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教育。现有的高校危机教育也比较片面,一般以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逃生自救为主要内容[2],缺乏政治、社会和心理危机的内容。因此,开辟专门的危机意识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障危机教育的开展。专门课程的设置,需要配备专门的教材、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教材内容不仅要介绍各种危机类型及其表现形式,危害结果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辨别危机的类型,同时要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更重要的是把危机应对措施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位置。教材不仅要不断完善,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撰。师资至关重要,学校应培养专门的进行危机教育的理论教育教师和危机应对技能教育的教师。只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两手抓,才能达到危机教育的效果。
  (2)加强渐进性的教育方法,建议危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家庭呵护到独立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个人价值观的成型阶段。应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对客观世界本质认识的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大一的学生,刚刚离开家庭,社会阅历不深,交际圈相对狭窄,他们的危机意识尚浅处于萌芽阶段,对他们可以进行危机意识的普及及简单的防范知识教育。大二、大三的学生应加强危机应对技能的训练。毕业班的学生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马上步入社会,社会责任加大,对公共安全、政治安全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面临恋爱、就业等的压力相对较大。因此这个阶段的危机意识教育应是全面广泛的,也是最高级别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认知危机,还要有危机预警能力、并熟练掌握危机处置技巧。
  (3)建立实效性的教育基地。危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应对危机,因此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具有实践功能的危机教育基地。 基地建设必须能够还原危机发生的模拟场景。通过情景演习、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面临危机、真正感受危机,并且在基地中组织必要的训练和演习,锻炼青年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策略和意志力的磨练。基地教育是,教授可行性危机应对方式的良好手段,它能使应对危机的方式不能拘泥于理论,结合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4)不忽视特殊个体教育的针对性。除了进行普遍教学外,危机教育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尤其是要注重对特殊个体的教育。特殊个体通常包括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譬如残障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甚至是贫困家庭或贫困地区学生等。危机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弱势群体要尤其关注、单独辅导。如自然灾害来临是,残障人士的抗灾能力可能比正常人弱些,因此要教会适合个体的特殊抗灾手段。这是一个细致的工作,但也是我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危机意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考文献
  [1]赵启会.构建大学生危机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2]王才领.大学生危机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10(3)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逻辑性很强,要想学好方法很重要。那么如何学好数学,学好数学又需要些什么呢? 作为教师我们要锻炼学生学数学的能力,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尤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关键词]兴趣;自信;教学框架;角色  一、兴趣与自信  经常有同学问“数学学习是靠
期刊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尤显重要。。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课堂提问讲实效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行为和手段,提问应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提问什么”和 “为什么提问这些”。前者是教师在
期刊
新课改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改所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  学案导学是当前研究热点,其特点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形式上,坚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力求让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在探索过程中去开发智力和个性;在教学关系
期刊
摘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加强自我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借助学生来进行——以学生为镜,便能及时发现自己的教学得失,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项创造性劳动,要想不断提升,就必须不断总结反思。  1观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当学生读完一本书后乐于和你交流,当学生遭遇困难愿意向你求助,当学
期刊
在小学阶段中,由于孩子年龄小,在其言行与心理上具有较强的向师性。教师成为孩子们崇拜和效仿的对象,这种情形在低年级学生中尤其明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孩子这样的声音:“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我肯定没有错。”这便印证了孩子喜欢用教师的评价来作为自己言行的准绳,更喜欢把教师的称赞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孩子一般容易漠视自己喜好的全过程,但对教师形成性和结论性的评价却显得尤为关心。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
期刊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因此,改革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诚如科学家克莱因所说:“音乐能使你焕发激情,美术能使你赏心悦目,诗歌能使你拨动心弦,哲学能使你增长智慧,科学能使你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你以上的一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情境  〖HJ1.5mm〗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诚如科学家克莱因所说:“音乐能使你焕发激情,美术能使你赏
期刊
体育是学校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可见,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实在必行。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故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更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之有机地结合是其他学科无法所比拟的。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通过教师讲授写作知识,剖析范文,引导鉴赏,然后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等手段实现。学生常常不得不冥思苦想、生编硬造、受尽煎熬,教师则要“负责”地一一批改,耗时费力,结果如何呢?大部分学生不过是草草溜一眼老师的评语就随手丢在一边儿,能根据老师的意见去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同学极少极少。于是,一次写作训练就这样在“过场”中“实现”了目标。日记的内容,没有什么规定限制,记人叙事、写景状物
期刊
[摘要]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它是指教师根据幼儿道德教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中国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农村,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及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现阶段幼儿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