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化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活动进行了概述,指出了现行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情境教学 政治 教学策略
问题是创设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只注重最后的结果,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的唯一指标。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识记知识,无暇思索和探究更多的问题,最终丧失了创新愿望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精神,探究开始于发现问题,而问题的产生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大,就越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组织学生探讨与协作,已经成为了高中政治开放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一、高中政治问题情境教学概述
问题情境探究教学是一种以诱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教学情境中的各种资料来发现问题、思索问题。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情境把教材中的知识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构联系起来形成有意义学习,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知识结构、形成新概念图式、拓展思维。政治课是一门与时俱进时代性很强的学科,更要求课程的教学是开放性的。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应该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是提倡启发式教学原则。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高中政治课程应该紧密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的实际,引入和学生贴近的,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和自己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从而解决政治教材相对滞后的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课堂知识,增强教学的效率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一贯捧着课本、作业本照本宣科的教学正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应用问题情境教学,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更客观全面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有成效更有不足,问题情境教学有时脱离了教学目标,盲目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无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还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距离真正达到合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现行问题情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1.设计问题过于封闭或开放。很多情况下教师为了问题情境准备了翔实的材料,逐步把学生引入其中,而提问方式则过于封闭或开放。过于封闭方面,比如说要求学生判断对错、回答是否。学生虽然看似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但是却并未真正取得思维发散和探究创造的空间,没有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符的。过于开放是指教师给学生进行提问时,对于答案不加引导不设限制漫无边际,使学生不知该从何处入手。缺乏围绕教学目标的充
分预设,学生就难以捕捉、利用情境和自身所提供的资源,教师也难以开发课堂动态资源,课堂教学很有可能陷入尴尬和苍白的状态,这样的课堂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完成。
2.问题情景教学过于刻板。许多教师都对问题情境的设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或许在整个的构想和备课阶段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教学活动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有些教师过于墨守陈规,不能够及时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当一个有价值的信息闪过时,教师为了按照自己教学设计的进行视而不见,给学生留下教学刻板印象,导致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降低。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使用中不能过于刻板、封闭,应该留下变动的机会和空间,使教学具有弹性。而且,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过程中变化变动,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实现教学的动态、高效生成、让课堂更具活力。
三、情景教学的策略尝试
1.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基础。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是通过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如教师或同伴的协作,通过会话交流协作活动而实现知识构建的过程。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多向交往比单项交往和双向交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某一学生的新看法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看法,榜样作用在班级内部效用明显。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气氛,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交流沟通状态,这是一堂好课取得预设教学效果的基础。
2.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能够和要讲授的知识有良好的契合点,能够运用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或者哲学的知识。其次,问题情景的设置应该是开放的、真实存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将学习置于复杂的实际情境中可以促进知识的提取,有利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也有助于学习新问题时的迁移。最后,课程中问题的设计应注意新颖性和层次性,不要千篇一律一直说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多设计"为什么"的问题,少设计"是什么"的问题,让教学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拓展。
3.重视思维的深化与迁移。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在高中想政治课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引导和帮学生深化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看待政治课堂中的教学境,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件表面。应该透过现象关注本质,通过这一事件学生学到了什么政治学、经济学或哲学的知识,面对知识进一步进行迁移,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样处理,争取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 政治 教学策略
问题是创设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只注重最后的结果,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的唯一指标。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识记知识,无暇思索和探究更多的问题,最终丧失了创新愿望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精神,探究开始于发现问题,而问题的产生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大,就越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组织学生探讨与协作,已经成为了高中政治开放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一、高中政治问题情境教学概述
问题情境探究教学是一种以诱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教学情境中的各种资料来发现问题、思索问题。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情境把教材中的知识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构联系起来形成有意义学习,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知识结构、形成新概念图式、拓展思维。政治课是一门与时俱进时代性很强的学科,更要求课程的教学是开放性的。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应该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是提倡启发式教学原则。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高中政治课程应该紧密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的实际,引入和学生贴近的,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和自己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从而解决政治教材相对滞后的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课堂知识,增强教学的效率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一贯捧着课本、作业本照本宣科的教学正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应用问题情境教学,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更客观全面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有成效更有不足,问题情境教学有时脱离了教学目标,盲目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无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还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距离真正达到合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现行问题情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1.设计问题过于封闭或开放。很多情况下教师为了问题情境准备了翔实的材料,逐步把学生引入其中,而提问方式则过于封闭或开放。过于封闭方面,比如说要求学生判断对错、回答是否。学生虽然看似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但是却并未真正取得思维发散和探究创造的空间,没有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符的。过于开放是指教师给学生进行提问时,对于答案不加引导不设限制漫无边际,使学生不知该从何处入手。缺乏围绕教学目标的充
分预设,学生就难以捕捉、利用情境和自身所提供的资源,教师也难以开发课堂动态资源,课堂教学很有可能陷入尴尬和苍白的状态,这样的课堂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完成。
2.问题情景教学过于刻板。许多教师都对问题情境的设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或许在整个的构想和备课阶段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教学活动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有些教师过于墨守陈规,不能够及时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当一个有价值的信息闪过时,教师为了按照自己教学设计的进行视而不见,给学生留下教学刻板印象,导致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降低。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使用中不能过于刻板、封闭,应该留下变动的机会和空间,使教学具有弹性。而且,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过程中变化变动,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实现教学的动态、高效生成、让课堂更具活力。
三、情景教学的策略尝试
1.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基础。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是通过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如教师或同伴的协作,通过会话交流协作活动而实现知识构建的过程。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多向交往比单项交往和双向交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某一学生的新看法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看法,榜样作用在班级内部效用明显。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气氛,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交流沟通状态,这是一堂好课取得预设教学效果的基础。
2.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能够和要讲授的知识有良好的契合点,能够运用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或者哲学的知识。其次,问题情景的设置应该是开放的、真实存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将学习置于复杂的实际情境中可以促进知识的提取,有利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也有助于学习新问题时的迁移。最后,课程中问题的设计应注意新颖性和层次性,不要千篇一律一直说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多设计"为什么"的问题,少设计"是什么"的问题,让教学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拓展。
3.重视思维的深化与迁移。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在高中想政治课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引导和帮学生深化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看待政治课堂中的教学境,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件表面。应该透过现象关注本质,通过这一事件学生学到了什么政治学、经济学或哲学的知识,面对知识进一步进行迁移,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样处理,争取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