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语感教学的常规结构模式,即: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生成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按这种模式进行语感训练,符合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下面,我以自己的一堂课为例,谈谈自己在语感训练方面的一些做法。
语文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二单元都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也可看作是回忆性叙事散文),其中有一篇叫《小巷深处》,写得十分感人,是很好的语感训练的材料。文章写一位盲母用自己卖冰棍儿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一个弃婴,并含辛茹苦把我养大,而“我”却因家庭贫困开始厌弃这个家,躲避母亲。最后,深深的母爱唤起了“我”的良知,“我”又回到了母亲身边。文中有几段是这样写的: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青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
这几段文字写得颇感人,既有对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的盲母的外貌的刻画,又有“我”的内心世界的真情表露,对这几段文字,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处理:
一、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我先范读了这几段文字,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思考:
这几段文字都写了什么内容?(盲母外貌,“我”的情感变化。)
其中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被母爱深深感动,对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深深自责。)
接着,让学生联系前文情节,默读这几段文字,揣摩语气、语调、朗读节奏,并指名朗读,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我”的情感世界。
二、品味语言,生成语感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我选择了两个内容作为语言品味点:
(1)对盲母的外貌刻画。
(2)“长长的”这一短语在文中的反复运用。
并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文中对盲母的外貌描写,让你联想到前文的哪些情节,触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凌乱的头发、苍老的脸颊——年老,行动不便;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生活艰辛,养育“我”不易;又光又亮的竹棒——唤起“我”的良知。)
(2)“长长的”这一短语在文中反复出现,这其中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包含了“我”对十几年含辛茹苦养育自己长大的盲母的感激之情,有“我”对养母的深深的爱,有“我”深深的愧疚与自责……)
这一步,主要是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生成语感。
三、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缓慢地语速朗读这几段文字,让学生凭借声音的抑扬顿挫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及自己的感悟,之后,我用幻灯片展示了冰心的《红莲》中的节选:“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并设计两个习题: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享受到的母爱。(提示:注意从平凡琐事中去挖掘生活中的人性美,学会用心感受母爱。)
(2)说出一句歌颂母爱的话,可借用名言,也可即兴创作,形式不拘。例:母爱像涓涓细流,滋润我的心田;母爱是冬日里的阳光,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布置完这两个题,我用多媒体播入了阎维文演唱的《母亲》,之后,又提示道:“母爱可能是一句安慰的话;可能是你摔倒时扶起你的那只手;可能是夏天里那摇动的薄扇;也可能是冬夜里你伏案苦读时,那杯放到你桌上的刚刚热好的牛奶;还可能是你熟睡时那久久注视你的无比温柔的目光……‘平平淡淡才是真’,母爱无私、伟大,却也平凡,更可贵的是她时时与我们相伴,我们应该学会从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去挖掘人性之美,学会用心感受亲情。”由于初一学生刚开始寄宿生活,再有了这些提示,自然引发了他们许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
这一步,通过指导学生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语言的独特魅力。这也是语感生成的基础。
有效的语感训练,除了要有一套常规的模式之外,还应注意训练材料的选择及一些相关问题。
(1)给学生选好参照物——语感训练的材料。这样的作文指导中,学生做得好不好,与参照物的质量高不高有直接关系。打个比方说:口吃的人,是很难教好孩子口语的。所以,语感的训练材料,应该出自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
(2)语感训练应该和语文知识的传授相结合。单靠语感,学生的写作有时还只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催动下的产物,要改变这种跟着感觉走的写作状态,使之生成理性状态下的表达,就应该在语感分析时,让学生知道用了什么句式,怎样的修辞格,怎样的论证方法,怎样的写作技巧等。
(3)语感训练还应加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即:课堂内教学生学习语言,要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揣摩、体味,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生活。
(4)语感训练尽可能服务于单元目标,但又不能过分受这个目标的束缚,应该关注到语感训练材料的典型性、个性化特征。例如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个议论文单元,它选了《纪念白求恩》、《谈语言》、《最苦与最乐》、《懒惰的智慧》这几篇文章,讲过这几篇课文的教师都知道,这几篇课文都不是很规范的议论文,对于初学议论文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文章不适于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于是,我找到了《理想的阶梯》及吴晗的《谈骨气》这两篇文章,把它们作为本单元语感训练的材料,而把这一单元的文章作为阅读练习。
以上这些,是我在借鉴名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所做的一些尝试,目的在于摸索出一套较为成功的写作指导的路子,使中学阶段的写作指导不再盲目,不再打乱仗。
语文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二单元都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也可看作是回忆性叙事散文),其中有一篇叫《小巷深处》,写得十分感人,是很好的语感训练的材料。文章写一位盲母用自己卖冰棍儿的微薄收入收养了“我”——一个弃婴,并含辛茹苦把我养大,而“我”却因家庭贫困开始厌弃这个家,躲避母亲。最后,深深的母爱唤起了“我”的良知,“我”又回到了母亲身边。文中有几段是这样写的: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青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
这几段文字写得颇感人,既有对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的盲母的外貌的刻画,又有“我”的内心世界的真情表露,对这几段文字,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处理:
一、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我先范读了这几段文字,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思考:
这几段文字都写了什么内容?(盲母外貌,“我”的情感变化。)
其中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被母爱深深感动,对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深深自责。)
接着,让学生联系前文情节,默读这几段文字,揣摩语气、语调、朗读节奏,并指名朗读,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我”的情感世界。
二、品味语言,生成语感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我选择了两个内容作为语言品味点:
(1)对盲母的外貌刻画。
(2)“长长的”这一短语在文中的反复运用。
并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文中对盲母的外貌描写,让你联想到前文的哪些情节,触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凌乱的头发、苍老的脸颊——年老,行动不便;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生活艰辛,养育“我”不易;又光又亮的竹棒——唤起“我”的良知。)
(2)“长长的”这一短语在文中反复出现,这其中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包含了“我”对十几年含辛茹苦养育自己长大的盲母的感激之情,有“我”对养母的深深的爱,有“我”深深的愧疚与自责……)
这一步,主要是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生成语感。
三、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缓慢地语速朗读这几段文字,让学生凭借声音的抑扬顿挫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及自己的感悟,之后,我用幻灯片展示了冰心的《红莲》中的节选:“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并设计两个习题: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享受到的母爱。(提示:注意从平凡琐事中去挖掘生活中的人性美,学会用心感受母爱。)
(2)说出一句歌颂母爱的话,可借用名言,也可即兴创作,形式不拘。例:母爱像涓涓细流,滋润我的心田;母爱是冬日里的阳光,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布置完这两个题,我用多媒体播入了阎维文演唱的《母亲》,之后,又提示道:“母爱可能是一句安慰的话;可能是你摔倒时扶起你的那只手;可能是夏天里那摇动的薄扇;也可能是冬夜里你伏案苦读时,那杯放到你桌上的刚刚热好的牛奶;还可能是你熟睡时那久久注视你的无比温柔的目光……‘平平淡淡才是真’,母爱无私、伟大,却也平凡,更可贵的是她时时与我们相伴,我们应该学会从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去挖掘人性之美,学会用心感受亲情。”由于初一学生刚开始寄宿生活,再有了这些提示,自然引发了他们许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
这一步,通过指导学生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语言的独特魅力。这也是语感生成的基础。
有效的语感训练,除了要有一套常规的模式之外,还应注意训练材料的选择及一些相关问题。
(1)给学生选好参照物——语感训练的材料。这样的作文指导中,学生做得好不好,与参照物的质量高不高有直接关系。打个比方说:口吃的人,是很难教好孩子口语的。所以,语感的训练材料,应该出自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
(2)语感训练应该和语文知识的传授相结合。单靠语感,学生的写作有时还只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催动下的产物,要改变这种跟着感觉走的写作状态,使之生成理性状态下的表达,就应该在语感分析时,让学生知道用了什么句式,怎样的修辞格,怎样的论证方法,怎样的写作技巧等。
(3)语感训练还应加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即:课堂内教学生学习语言,要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揣摩、体味,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生活。
(4)语感训练尽可能服务于单元目标,但又不能过分受这个目标的束缚,应该关注到语感训练材料的典型性、个性化特征。例如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个议论文单元,它选了《纪念白求恩》、《谈语言》、《最苦与最乐》、《懒惰的智慧》这几篇文章,讲过这几篇课文的教师都知道,这几篇课文都不是很规范的议论文,对于初学议论文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文章不适于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于是,我找到了《理想的阶梯》及吴晗的《谈骨气》这两篇文章,把它们作为本单元语感训练的材料,而把这一单元的文章作为阅读练习。
以上这些,是我在借鉴名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所做的一些尝试,目的在于摸索出一套较为成功的写作指导的路子,使中学阶段的写作指导不再盲目,不再打乱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