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幼师与家长的一些话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uesen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上幼儿园,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然而,幼师布置的一些“出其不意”的亲子手工作业却常常让新手父母不知所措,如树叶粘贴画、废旧物品制作、收集石头等。其实,幼师的初衷是通过亲子作业的互动形式,增进亲子交流,让家长陪伴孩子成长,同时帮助家长了解并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中,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那么,幼师究竟应如何布置“作业”?如何使教育达到预期效果,并得到家长的认可?家长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幼儿园作业,并与孩子产生高效互动,完成亲子“作业”?在这里,笔者有些话想分别对幼师与家长说。
  写给幼师的话
  1.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切莫揠苗助长
  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寓教于乐。幼师布置作业的出发点无论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审美,还是为了训练其动手能力,都应该注意难度的设置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切忌揠苗助长,即不可用超高的要求或标准来衡量幼儿。
  比如,在布置以“秋季”为主题的作业中,幼师应充分考虑大、中、小班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可以完成手撕画“秋天的大树”或“手指点画”等手工作业;中班幼儿可制作“落叶拼图”,或完成多种材料结合制作的“秋天的果实”;大班幼儿的作业难度可以略高一些,如举办亲子摄影作品展“我眼中的秋天”等。
  2.满足作业知情权,激发参与积极性
  想要得到家长对亲子作业的配合和支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告知家长。亲子作业属于幼儿园教育的环节之一,因此需精心设计,不能随心所欲。首先,作业一定要至少提前一周布置,留给家长和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构思、选材及制作;其次,幼师要满足家长对作业的知情权,如果只是布置任务却没有积极地与家长建立沟通或提供指导,致使家长不得其法,从而对亲子作业产生负面情绪。
  幼师和家长是教育合作伙伴,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享有知情权。所以,幼师在布置亲子作业时,最好能根据主题内容为家长预先提供书面告示,阐释本次活动的主题、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作业的要求及标准等内容,从而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评价原则:实用、适量、适度
  幼师对于亲子作业的评价标准应以幼儿参与度与家长互动程度为主,遵循实用、适量、适度的原则,而非将作品美观度作为华而不实的唯一评价标准。否则,不仅不利于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会催生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使亲子作业失去了真正的教育意义。
  另外,幼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主题内容,安排一月一次的亲子作业较为适宜。亲子作业的布置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真正做到实用、适量、适度。
  在幼师眼里,每个小朋友和家长共同完成的手工作品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不建议幼师对亲子作业进行任何形式的评比或评选。
  写给家长的话
  1.珍惜亲子时光,陪伴点滴成长
  幼师布置亲子作业,一方面鼓励幼儿多关注日常生活,通过手工制作、探索发现等形式,增加知识储备,发展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增加与幼儿的沟通交流,增进亲子感情,收获美好的亲子时光。
  有些家长埋怨亲子作业太过麻烦,要知道,当孩子不再麻烦自己时,可能已经长大成人,离你越来越远了。家长与孩子就是在“麻烦与被麻烦”中加深感情、体现价值的,这就是生活。所以,家长们应该珍惜每一次亲子作业中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机会。
  2.淡化攀比心理,提高陪伴质量
  有这样一些家长,因为自身的攀比心理过重,想让孩子的作业在班里获得较好的成績,却又担心孩子能力不足,于是就大包大揽。这样的做法实则剥夺了幼儿思考和摸索的机会。亲子作业的主体应该是幼儿,家长可以适度参与指导,让孩子全程参与。哪怕完成的作品不成形、不美观也不要紧,因为完成作业的实质并非追求完美,陪伴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在智力和能力方面都大不相同。作为家长,应了解、尊重并接纳自己的孩子,少与其他孩子攀比。并且,要学会多放手,给予孩子成长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完成作业的快乐,这样才能提高陪伴的质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P
其他文献
为了解目前苏州市社区人群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对18个居民点的910名成年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性别、年龄和文化层次等原因,部分社区居民卫生意识不强,不能做到合
准备牙刷,颜料,松塔,剪刀,橡皮泥,调色盘,假眼睛.把松塔的顶部用剪刀剪掉.
家园同步教育理念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首先,家园同步教育的主体是幼儿园和家长,二者间的地位是对等的,但所起的职能作用却是不同的。幼儿园是专职的教育机构,是教育行为的主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