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和“学”是有先后顺序的,“先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后教”又是学生学好知识的保障。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围绕以下几点阐述: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变。二、学生的学习观念要转变。三、学生的学习观念要转变。四、不能陷入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误区。
【关键词】先学后教;主动性;探索;学习主人
“教学”一词由来已久,顾名思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意思。从词的结构来看,“教学”一词并非并列式,“教”和“学”是有先后顺序的,即先有“教”后有“学”,从传统的观念看,当然先是教师在课堂上教知识,然后学生学知识,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观念。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众多陈旧的教育观念得到改变,这种“先教后学”的观念也将得到打破。
以前我们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各种技能,总的来说,就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要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我有以下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变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我们的数学教学都是先讲授新知,然后学生学,接着学生练习巩固,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然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的比较牢固,但更多的是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完全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对新知识采取自主学习,探索发现,然后教师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完成学习。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多数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沿着一条高(从一个顶点作出的高)剪开,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将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另一端,与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过程看上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其实这完全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中,整个过程是教师把握着方向,是教师让学生按上述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这种转化是教师的需要,而非学生内在的需要。在学生学习一个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把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一种将新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的需要,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活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不仅可以探究出上述的转化方法,也完全可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成为2个直角梯形,再拼成长方形。这样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就不会束缚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二、学生的学习观念要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相比较之下,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也必不可少。在以往长期“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已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在学习新知时,学生往往不善于思考,总等着教师的讲解,教师安排什么就做什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也没有兴趣。
去年我接手了六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前任教师是一位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总是以“先教后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遇到问题就坐等教师讲解,不去积极思考。我在教学中想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收效甚微。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先是帮助学生回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大多数学生都记不起来,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给我的新课教学带来了很大麻烦,我用了较多的时间复习了旧知。接着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是否可以将圆柱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在学生讨论时,我巡视了一圈,同样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也不知道该朝那个方向思考,只想着老师肯定会讲解的。一节课下来,连教学任务都没能完成。
那么要想学生遇到问题能够积极的思考,并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新知,这就要求教师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让学生在上每节新授课时,都养成遇到问题先主动地试着去思考,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去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不是降低了呢?显然不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未成年的小学生,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还是有限的。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收放自如并不容易。
我曾经听过一节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教师先出示了例1:
“王大叔想用18根1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本想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找到答案。但是此时教师并没有没有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也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活动。学生用了很多的时间来自主探究,到后来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这节课中教师虽然注意到了要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没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应有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
四、不能陷入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并不是就可以忽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只让学生对新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而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不去关注,那么这种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学生在探究新知后,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十分完善,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完善。知识的掌握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同样重要。所以“先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后教”又是学生学好知识的保障。
总之,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育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我忠心地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
【关键词】先学后教;主动性;探索;学习主人
“教学”一词由来已久,顾名思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意思。从词的结构来看,“教学”一词并非并列式,“教”和“学”是有先后顺序的,即先有“教”后有“学”,从传统的观念看,当然先是教师在课堂上教知识,然后学生学知识,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观念。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众多陈旧的教育观念得到改变,这种“先教后学”的观念也将得到打破。
以前我们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各种技能,总的来说,就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要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我有以下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变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我们的数学教学都是先讲授新知,然后学生学,接着学生练习巩固,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然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的比较牢固,但更多的是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完全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对新知识采取自主学习,探索发现,然后教师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完成学习。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多数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沿着一条高(从一个顶点作出的高)剪开,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将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另一端,与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过程看上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其实这完全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中,整个过程是教师把握着方向,是教师让学生按上述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这种转化是教师的需要,而非学生内在的需要。在学生学习一个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把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一种将新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的需要,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活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不仅可以探究出上述的转化方法,也完全可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成为2个直角梯形,再拼成长方形。这样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就不会束缚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二、学生的学习观念要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相比较之下,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也必不可少。在以往长期“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已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在学习新知时,学生往往不善于思考,总等着教师的讲解,教师安排什么就做什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也没有兴趣。
去年我接手了六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前任教师是一位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总是以“先教后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遇到问题就坐等教师讲解,不去积极思考。我在教学中想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收效甚微。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先是帮助学生回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大多数学生都记不起来,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给我的新课教学带来了很大麻烦,我用了较多的时间复习了旧知。接着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是否可以将圆柱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在学生讨论时,我巡视了一圈,同样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也不知道该朝那个方向思考,只想着老师肯定会讲解的。一节课下来,连教学任务都没能完成。
那么要想学生遇到问题能够积极的思考,并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新知,这就要求教师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让学生在上每节新授课时,都养成遇到问题先主动地试着去思考,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去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不是降低了呢?显然不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未成年的小学生,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还是有限的。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收放自如并不容易。
我曾经听过一节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教师先出示了例1:
“王大叔想用18根1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本想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找到答案。但是此时教师并没有没有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也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活动。学生用了很多的时间来自主探究,到后来教学任务都没有完成。这节课中教师虽然注意到了要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没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应有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
四、不能陷入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并不是就可以忽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只让学生对新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而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不去关注,那么这种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学生在探究新知后,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十分完善,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完善。知识的掌握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同样重要。所以“先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后教”又是学生学好知识的保障。
总之,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育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我忠心地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